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山东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PDF)
(共7页)第1页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山东师大附中2018级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学习监测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客观题1-21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主观题22-26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元朝统治者黔驴技穷....,文天祥漫长的囚禁生涯开始了。站在文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人类的一场灾难。一个死去700年犹然光芒四射的人物,一个再过700年将依然如钻石般璀.灿.的人物,当年,。且慢,正是站在文明文化的角度看,这又是人类的一大骄傲。迄南宋以来,不,迄有史以来,东方爱国主义圣坛上(一幅/一副)最具典型价值的人格,恰恰是在元大都兵马司的炼狱..里丰盈,完满。说到文天祥的崇高人格,我们不能不想到那些撼天地、慑(shè)鬼神的诗篇。请允许我在此将笔稍微拐一下。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旋(xuàn)涡里分娩(miǎn)。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垂死挣扎)。这方面,中国的例子读者都很熟悉,就不举了。国外太大,姑且画一个小圈子,限定在文天祥同一时代。我想到意大利的世界级诗人但丁,他那在欧洲文学史上具有(跨/划)时代意义的《神曲》,便是在流亡生活里苦难的阶段孕育。圈子还可以再画小,比如威尼斯旅行家,仅仅早文天祥四年到达燕京的马可·波罗,日后也是在热那亚的监狱里,口述他那部蜚(fēi)声世界的游记。本文前面提到的太史公司马迁和南唐后主李煜,亦无例外,他二人分别是在刑余和亡国之后,才写下(石破天惊/可歌可泣)的力作。观照文天祥,情形也是如此。1.文中划线词语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慑(shè)鬼神B.旋(xuàn)涡C.分娩(miǎn)D.蜚(fēi)声世界2.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黔驴技穷B.璀灿C.炼狱D.高亢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一副孤注一掷划可歌可泣B.一幅孤注一掷跨石破天惊(共7页)第2页C.一幅垂死挣扎划石破天惊D.一副垂死挣扎跨可歌可泣4.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巅峰状态的生命,却是被狭小的土牢所扼杀、窒息B.他巅峰状态的生命,狭小的土牢却把它扼杀、窒息了C.他生命的巅峰状态,狭小的土牢却把它扼杀、窒息了D.他生命的巅峰状态,却是被狭小的土牢所扼杀、窒息二、文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21分)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终鲜.兄弟(少)B.博闻强志.(毅力)C.舅夺.母志(强行改变)D.庶.刘侥幸(或许)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人穷.则反本(贫困)B.臣具以表闻.(被……知道)C.一日,大母过.余曰(探访)D.冀幸君之一.悟(一次)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形影相吊.(慰问)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免除)C.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D.亡国破家相随属.(连续)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则告诉..不许(申诉)B.墙往往..而是(经常)C.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治理国家)D.形容..枯槁(描述事物形象)9.下列句中全都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①愿陛下矜悯愚诚②离骚者,犹离忧也B.①余扃牖而居②靡不毕见C.①皭然泥而不滓者也②系心怀王不忘欲反D.①过蒙拔擢,宠命优渥②前辟四窗,垣墙周庭10.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译:朝廷的诏书急切而严厉,责备我有意拖延,行程缓慢。B.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译:为什么竟然每天默默地在这儿,太像个姑娘家了!(共7页)第3页C.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译:秦王就让张仪假装离开秦国,用丰厚的礼物呈献上去作为见面礼为楚国效力。D.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译:那之后楚国就一天天地削减,几十年后竟然被秦国灭亡。1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中的“孝廉”,在汉魏时期都是指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B.“左迁”是贬官的委婉说法,单用“迁”字则表示官职调动,如“再迁为太史令”“顷襄王怒而迁之”里均是。C.《项脊轩志》中“先大母”“先妣”中的“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妣”则指母亲。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东宫”则是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三、古代诗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2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8题。豆卢毓字道生,少英果,有气节。汉王谅出镇并州,毓以妃①兄为王府主簿。从赵仲卿北征突厥,以功授仪同三司。及高祖崩.,炀帝即位,征谅入朝。谅纳谘议王頍之谋,发兵作乱。毓苦谏不从,因谓弟懿曰:“吾匹马归朝,自得免祸。此①身计,非为国也。今且伪从,②思后计。”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帝以为然,许之。贤密遣家人赍敕书..至毓所,与之计议。谅出城,将往介州,令毓与总管属朱涛留守。毓谓涛曰:“汉王构逆,败不旋踵,吾岂坐受夷灭,孤负家国邪!当与卿出兵拒之。”涛惊曰:“王以大事相.付,何得有是语!”③拂衣而去。毓追斩之。时谅司马皇甫诞前以谏谅被囚,毓于是出诞,与之协.计,及开府盘石侯宿勤武、车骑安成侯元世雅........、原武令皇甫文颢等,闭城拒谅。部分未定,有人告谅,谅袭击之。毓见谅至,绐.其众曰:“此贼军也。”谅攻城南门,毓时遣稽胡守堞,稽胡不识谅,射之,箭下如雨。谅复至西门,守兵皆并州人,素.识谅,即开门纳之。毓遂见害,时年二十八。及谅平,炀帝下诏曰:“褒显名节,有国通规,加等饰终,抑推令典。毓深识大义,不顾姻亲,出于万死,首建奇策。去逆归顺,殉义亡身,追加荣命,宜优恒礼,赠大将军,封正义县公。”赐帛二千匹,谥.曰愍。子愿师嗣.,寻拜仪同三司。(选自《隋书》,有删节)【注】①此处的妃指豆卢毓的妹妹,是汉王杨谅的王妃。1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句是(3分)A.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B.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共7页)第4页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C.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D.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崩,在古代指帝王或王后以及诸侯王的死亡,此处是指隋高祖皇帝驾崩。B.敕书,指隋炀帝的诏令,敕书中的“敕”字一般指君王的诏命、诏令。C.车骑安成侯元世雅,是用官职、封号、姓名称人,是古代称人方式之一。D.谥,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行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以大事相.付相:互相B.毓于是出诞,与之协.计协:协商,合作C.素.识谅,即开门纳之素:一向D.子愿师嗣.,寻拜仪同三司嗣:继承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为②以③则B.①乃②而③因C.①为②而③则D.①乃②以③因16.下列文中句子行文简省,括号内补充出的省略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A.毓苦谏(炀帝)不从B.今且伪从(懿)C.帝以(贤言)为然D.赐(愿师)帛二千匹17.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汉王杨谅谋划造反,打败朝廷不过是转过脚后跟那么快的事情,我们怎么能白白地被杀死,辜负国家呢?B.汉王杨谅纠集反贼,失败是连脚后跟都不能转过那么快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受牵连而被杀死,辜负国家呢?C.汉王杨谅谋划造反,失败是连脚后跟都不能转过那么快的事情,我们怎么能白白地被杀死,辜负国家呢?D.汉王杨谅纠集反贼,打败朝廷不过是转过脚后跟那么快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受牵连而被杀死,辜负国家呢?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豆卢毓守节不渝。他曾苦谏发动叛乱的杨谅,但未获采纳;他假意顺从,转而与杨谅斗争;后城破被杀,以身殉国。B.豆卢毓遇事果断。他策动朱涛共同出兵抵抗杨谅,失败后当即将其斩杀;并联合多位将领坚壁应战,拒绝杨谅入城。C.豆卢毓机智应变。他用计骗过守城的士兵,用箭射退攻打南门的杨谅;并安排稽胡积极备战守城,把杨谅逼至西门。D.豆卢毓荣显身后。他死后因智谋大义受到朝廷封赏,儿子因此继承爵位,不久又享(共7页)第5页受到和父亲一样的高阶待遇。(二)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9-20题。【双调】蟾宫曲·咏史元·阿鲁威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19.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在赤壁一战中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D.最后一句紧承上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20.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四、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对面的碗王若冰坐在餐桌前,面前又是已经盛满米饭的碗。碗面上是一只腾飞的金凤凰,碗的边缘是一圈金色,与凤凰交相辉映。骨瓷,薄,剔透,泛着凝白的光芒。小路看了好一会儿,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致的碗。老人将一块牛肉放到小路的碗里,“你尝尝,这是我小火三个小时炖出来的。”老人的话听起来漫不经心,似解释,又似自言自语。小路的眼睛湿润了。她想起已经过世的母亲。小路与老人相识于偶然。那天,她到这座楼里看房子,因租金太高而放弃。高楼之外的天空,秋阳飘洒在窗外,落叶纷纷扬扬地在距离有限的楼宇间飘荡。小路想起家与父母,想到在都市里打拼的艰辛,不由落泪。老人就是在那个时刻出现的。她身穿圆领黑毛衣,搭一条酒红色披肩,藏蓝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戴一副金丝花边眼镜,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在听到小路要租房的时候,她笑着说:“要不,你看看我那房子是否满意?”说罢,老人不等小路回答,径直走向电梯对面的门。那扇深棕色的门一打开,房子内部就展现在小路的眼里了。她一看,刚迈进的一条腿又缩回来,不好意思地对老人说:“阿姨,我还是不看了。我,租不起。”老人一把拉住她的胳膊,先进来(共7页)第6页看看吧。房子是中式风格,含蓄婉约中透着特有的美感。墙上挂着山水画,客厅的博古架上,摆满了精美的瓷器。美术系毕业的她,非常喜欢这样的风格与氛围。可是越看就越觉得是在做梦。老人说:“两个房间,一个朝南,一个向北。你随便选择,价格都是一个月六百元。”小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是黄金地段啊!老人笑着说:“价格便宜是因为我有要求,你每天下班回来都得帮我带一瓶牛奶。”小路听后,感激地说了无数声“谢谢阿姨!”搬入的第二天下班,小路发现老人坐在餐桌前,对面摆放着一只盛满米饭的碗。老人不经意地说:“我的朋友原本要过来吃饭,
本文标题:山东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PDF)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5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