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浙江专用)2020高考化学综合模拟卷(二)
(浙江专用)2020高考化学综合模拟卷(二)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泥、水玻璃、水晶均属于硅酸盐产品B.防晒霜能够防止强紫外线引起皮肤中蛋白质的盐析C.利用肥皂水处理蚊虫叮咬,主要是利用肥皂水的弱碱性D.食品包装盒中的生石灰或铁粉,都可以起到抗氧化作用答案C解析水泥、水玻璃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属于硅酸盐产品,但水晶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故A错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不是盐析,应注意防晒,故B错误;肥皂水(弱碱性)可与酸性物质反应,可减轻蚊虫叮咬引起的痛痒症状,故C正确;铁在食品包装盒中起到了吸收氧气的作用即抗氧化作用,生石灰不能与氧气反应,可以作干燥剂,不能作抗氧化剂,故D错误。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H×+―→··B.溴化铵的电子式:C.在空气中加热金属锂:4Li+O2=====△2Li2OD.16667Ho中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99答案B解析HCl是共价化合物,H原子和Cl原子通过电子对的共用形成共价键,故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H×+―→,故A正确;溴化铵中含有铵根离子和溴离子,电子式中阴阳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及最外层电子,其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Li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锂,反应方程式为4Li+O2=====△2Li2O,故C正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7,质量数为166,则中子数为166-67=99,故D正确。3.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将SO2通入水中B.烧碱溶于水C.将HCl通入水中D.硫酸氢钠溶于水答案D解析SO2、HCl不含有离子键,所以通入水中不会有离子键被破坏,A、C两项不符合题意;烧碱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Na+和OH-,没有共价键被破坏,B项不符合题意;硫酸氢钠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溶于水时电离出Na+、H+和SO2-4,既有离子键被破坏,也有共价键被破坏,D项符合题意。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铜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3===Cu2++2NO2↑+H2OB.用氨水吸收足量的SO2气体:2OH-+SO2===SO2-3+H2OC.Ca(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CO2-3+2H2OD.用酸性K2Cr2O7溶液检验酒精:3CH3CH2OH+2Cr2O2-7+2H2O===4Cr(OH)3↓+3CH3COO-+OH-答案C解析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故A错误;氨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离子方程式为:SO2+NH3·H2O===NH+4+HSO-3,故B错误;Ca(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故C正确;酸性条件下K2Cr2O7电离出的Cr2O2-7具有强氧化性,能被乙醇还原成Cr3+,用酸性K2Cr2O7溶液检验酒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2H5OH+2Cr2O2-7+16H+===3CH3COOH+4Cr3++11H2O,故D错误。5.在一定温度下,等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2A(g)+3B(s)2C(g),下列叙述中,是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与A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生成2molA,同时消耗3molB;③A、B、C的分子数目比为2∶3∶2;④A、B、C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A.①②B.②④C.②⑤D.③⑥答案B6.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a=1.8×10-5)和一氯乙酸(乙,Ka=1.4×10-3)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答案B解析根据甲、乙的电离平衡常数得,这两种物质都是弱电解质,在温度不变、浓度相等时,电离程度CH3COOH<CH2ClCOOH,可以排除A、C;当浓度增大时,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减小,排除D选项,故B项正确。7.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N2(g)+3H2(g)===2NH3(g)ΔH=-(b-a)kJ·mol-1B.N2(g)+3H2(g)===2NH3(g)ΔH=-(a-b)kJ·mol-1C.2NH3(l)===N2(g)+3H2(g)ΔH=2(a+b-c)kJ·mol-1D.2NH3(l)===N2(g)+3H2(g)ΔH=2(b+c-a)kJ·mol-1答案D解析图示说明0.5molN2(g)与1.5molH2(g)完全反应生成1molNH3(g)时放出(b-a)kJ热量,若生成1molNH3(l)放出(b+c-a)kJ热量。A项,表示1molN2参加反应,错误;B项,一是表示1molN2参加反应,二是反应放热,ΔH0,错误;C项,ΔH计算错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均属于强电解质B.SiO2、SO2、SO3均属于酸性氧化物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D.纯碱的分子式是Na2CO3答案B解析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均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选项A错误;SiO2、SO2、SO3均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选项B正确;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选项C错误;纯碱是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不存在分子,化学式为Na2CO3,选项D错误。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中所含阴离子数均为NAB.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g,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2NAC.4.6gC2H6O的分子中含有C—H键数目一定为0.5NAD.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电子数为2NA答案D解析没有告诉Na2O和Na2O2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含有的阴离子数目,故A错误;电解过程中,活泼性较强的杂质铁、锌等金属先放电,则阳极减少6.4g时,转移的电子不一定为0.2mol,转移电子数不一定为0.2NA,故B错误;4.6gC2H6O的物质的量为0.1mol,若为乙醇则含0.5NA的C—H键,若为二甲醚则含0.6NA的C—H键,故C错误;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镁元素由0价升高到+2价生成Mg2+,1molMg失2mol电子,数目为2NA,故D正确。10.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可通过蒸馏或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B.做金属钠和水反应实验时,切割下来的表层物质,不能直接丢弃到废纸篓里,而应放回原试剂瓶C.酸式滴定管在润洗时,可在滴定管中加入少量待装液,润洗后将溶液从滴定管的上口倒入废液缸中,重复2~3次,润洗完毕D.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当高锰酸钾晶体结块时,应在研钵中用力研磨,以得到细小晶体,有利于加快反应或溶解的速率答案B解析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得到乙酸钠,不是乙酸,A错误;做金属钠和水反应实验时,切割下来的表层物质中含有钠,容易与水等物质反应,发生意外事故,故不能直接丢弃到废纸篓里,而应放回原试剂瓶,B正确;酸式滴定管在润洗时,可在滴定管中加入少量待装液,润洗后将溶液从滴定管的下端放出,重复2~3次,C错误;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当高锰酸钾晶体结块时,不能在研钵中用力研磨,以防止发生高锰酸钾晶体的迅速分解而发生意外事故,D错误。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W在同一主族,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Z的氧化物来制备Z单质,Y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ZWXY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XC.X的单质与W的氧化物反应可以制备W的单质D.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可以生成盐和水答案B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应为第2周期元素,则最外层电子数为4,X为C;X、W在同一主族,W为Si;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Z的氧化物来制备Z单质,Z为Al;Y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高,Y为N。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ZWXY,故A正确;非金属性XW,则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故B错误;X的单质为C,W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硅,高温下反应生成Si、CO,故C正确;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硝酸、氢氧化铝,二者反应生成硝酸铝和水,故D正确。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简式为C2H4O的有机物一定可以发生银镜反应B.不粘锅表面的高分子涂层可以由四氟乙烯通过缩聚反应合成C.分子结构中含有4个甲基、碳原子数最少的烷烃的系统命名为:2,2二甲基丙烷D.甘油和甲苯只有在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时,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水,才与等质量的甘油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水相同答案C解析最简式为C2H4O的有机物可能是环氧乙烷,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错误;不粘锅表面的高分子涂层可以由四氟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B错误;分子结构中含有4个甲基、碳原子数最少的烷烃的结构简式为C(CH3)4,系统命名为:2,2二甲基丙烷,C正确;甘油的化学式C3H8O3,相对分子质量为92,甲苯的化学式为C7H8,相对分子质量为92,两种物质含H量相同,无论如何混合,只要质量与甘油相等,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水就相等,D错误。13.利用人工模拟光合作用合成甲酸的原理为:2CO2+2H2O――→太阳能光触媒2HCOOH+O2,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1周围pH增大B.电子由电极1经过负载流向电极2C.电极2的反应式:CO2+2H++2e-===HCOOHD.该装置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电能答案A解析根据方程式,C的化合价由+4价变成+2价被还原,O的化合价由-2价变成0价被氧化,因此CO2在正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O2+2H++2e-===HCOOH,H2O在负极发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A项,电极1周围pH减小,错误;B项,电子由负极(电极1)经过负载流向正极(电极2),正确;C项,电极2的反应式:CO2+2H++2e-===HCOOH,正确;D项,根据图示,该装置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电能,正确。14.将1.00mol·L-1NaOH溶液滴入20.00mL1.00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中,测得混合溶液的pH和温度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时,HA的电离度约为10-6B.图中B点时,溶液的Kw大于1×10-14C.图中C点时,溶液中c(A-)=c(Na+)>c(H+)=c(OH-)D.图中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成的NaA水解吸热答案B解析根据图像,1.00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的pH=3,因此HA的电离度=0.001mol·L-11-0.001mol·L-1×100%≈10-3,A错误;B点时,溶液的温度高于25℃,Kw大于1×10-14,B正确;C点时,溶液温度高于25℃,pH=7时,溶液显碱性,c(H+)<c(OH-),C错误;HA属于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在氢氧化钠加入之前HA电离了一些氢离子,加入碱发生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开始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电离吸收的热量,温度上升,当HA主动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完时温度达最大。继续加碱,电离吸收的热量大于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温度逐渐降低,D错误。15.将下列反应所得气体通入溶液中,实验现象能够支持实验结论的是()选项气体溶液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蔗糖加入浓硫酸搅拌产生的气体溴水橙色变为无色蔗糖经浓硫酸脱水后产物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O2B碳酸钠固体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硅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浑浊酸性:硫酸碳酸硅酸CCu与浓硫酸加热450℃产生的
本文标题:(浙江专用)2020高考化学综合模拟卷(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6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