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上将洪学智》观后感征文范例
《上将洪学智》观后感征文范例说实话,我好几年没看电视剧了,因为我怕我认识的一点点历史和人物都是“演的”、“剧的”、“肥皂的”。但是电视剧《上将洪学智》的29集,我一集都没看完,经常挤出时间去央视“审旧知新”。原因有三:一是父亲在我的童年时代就已经把“洪学智是走出金寨最好的官员”深深地放在心里;第二,一上任,真的感受到太多洪将军施舍金寨百姓的温暖故事;第三,我目睹了《上将洪学智》剧组在天堂寨八湾和新五湾古民居拍摄的场景。天堂寨的很多中小学老师都作为群众演员参与了拍摄。还和饰演洪学智的演员姚刚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在童年记忆的夏夜里,父亲和邻居熊老爷子经常面对面地坐着,从三皇五帝到前秦后汉,从抗日救国到抗美援朝,从邓公三起三落到洪学智出生入死,讲得头头是道,生动传神,有时互相附和,有时各持已见。因此,有关洪学智的英雄故事我是耳熟能详。1979年,在破旧的祝氏祠里,开始了我的执教生涯,有一位沈姓同学父亲是抗美援朝老兵,家里孩子多,全靠政府救济度日,沈同学一年四季都穿着绿色军大衣,即使盛夏酷暑也还得用它遮羞,直到不能穿为止。放学站队,我的眼前经常是一片“绿”(那时很多孩子都穿着救济的军衣)。老百姓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金寨要不是出了一个洪将军,哪来许多的救济衣、救济粮、赊销布啊?在他们的心里,不管是哪方面的政府救济,都一厢情愿地认为是洪将军争取来的。虽然该剧少数地方与历史有些许出入(如在1947年9月14日之前还没有“金寨”一说,金寨人采茶不背背篓),个别画面有穿帮镜头(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没有基建房和大盖瓦),但瑕不掩瑜,纵观全剧,画面大气磅礴,情节跌宕起伏,语言朴实无华,台词振聋发聩,细节催人泪下,人名地名物产真实可信,尤其是姚刚不愧是资深的老戏骨,把一位饱经风霜、戎马一生的老将军饰演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形象饱满,让我这个土著金寨人深有看得见、摸得着,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亲近感。《上将洪学智》匠心独运,在片尾运用特写和素描的手法,将画面切换到洪老将军与夫人张文携手徒步走上梅山水库大坝顶上,鸟瞰梅山县城,面对金寨人民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十几万革命先烈英灵安息的烈士陵园;面对着金寨人民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奉献的代表之作————梅山水库,发出了由衷地感叹:“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大别山!我在想,从金寨走出的红军将士,一千个人才活下来一个人。也就是说,我们这每一个活着的人身上,起码要担上一千个人的愿望和使命。每次回来啊,我都会面对他们的灵魂,回想这一辈子走过的路。仰头面对青天,低头面对英灵,扪心自问,我这一辈子还算问心无愧了。老伴啊,我死了,就把我的骨灰安放在这里,我要跟金寨的烈士们永远在一起。”老将军这一大段心灵独白,不仅把其戎马生涯,人生沉浮,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作了较为生动地诠释,还让将军的伟大博爱,化成一股股暖流,流进观众的心田,融入到人民的骨髓中去了。看过此剧后,我上下班经过镇政府门前,都会驻足仰望镇政府大门顶上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熠熠生辉的金色大字,情不自禁地想到,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都能像老将军一样,终生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铭记革命的初衷,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那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真正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的小康社会也就会触手可及、指日可待了......
本文标题:《上将洪学智》观后感征文范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65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