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技术领域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新特点及影响
当前库:经济类2007年二季度(XG)控制面板关闭上一篇下一篇顶部底部打印下载定制高技术领域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新特点及影响【原文出处】国际贸易【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73【原刊页号】47~52【分类号】F8【分类名】世界经济导刊【复印期号】200706【作者】鲁桐【作者简介】鲁桐,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摘要题】跨国公司研究【责任编辑】李自满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和科技全球化极其重要的驱动力量。在信息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下,跨国公司正在进行全球经营战略的调整,重组全球各个经济体和各种经济关系。这种变化将对未来的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及时把握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脉搏和方向,制定适时的经营策略,才能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21世纪高技术领域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的新特点在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及制药、仪表设备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中,巨型跨国公司主导着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方向。这是由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特征所决定的。高技术领域跨国公司表现出以下的共同特征: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全球生产一体化程度高。在世界500强的行列中,他们的身影无所不在,如IBM、诺基亚、波音、西门子、摩托罗拉、微软、默克、索尼、三星、强生等等。这些引领行业发展,乃至对竞争格局产生直接影响的商业巨子,面对社会经济的变化不断变革与创新。其变革和创新涉及到经营理念、战略思想、技术演进、生产流程、市场营销、组织调整等企业运行的所有方面。(一)经营环境的变化促使跨国公司进行战略调整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三个因素促使跨国公司进行战略调整:1.第一个影响因素是技术变革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是全球化新一轮发展的动力。新技术革命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可以用九个字概括: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不仅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而且造就了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互联网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使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日益扩散到全球范围。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瞬间就可以与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使地球变成了真正的“地球村”。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商务的全球化步伐,网络的蔓延使得地理上分离的公司在网络上近在咫尺,这注定要求改变以往的商务模式。2.第二个因素是经济自由化的加速发展从80年代中期起,在全球经济迅速变化和更广泛的市场导向改革的背景下,大多数国家对本国的外资政策进行了修改,旨在创造更有利的投资环境。近十年来,各个层次的国际投资和与投资有关的缔约活动不断加强,其主要方向是加强投资保护和投资自由化。越来越多的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截至2005年年底,已签署的双边投资条约共2495项,双重征税条约2758项。世界各国促进投资自由化方面的主要措施包括简化手续、加强激励、减少税收,以及加大对外国投资者的开放力度等。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在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规范世界贸易行为准则、解决贸易争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第三个因素是企业竞争加剧在技术变革和经济自由化的影响下,市场边界在延伸,行业垄断逐渐打破,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企业之间在研究与开发、市场、人才、销售渠道、客户资源等方面的争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激烈。变革和创新成为企业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中的必要条件。(二)高技术领域跨国公司发展策略的主要趋势1.趋势之一:以知识为基础,整合市场和技术,实现全球生产网络的转型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实现在组织形式上主要是通过在全球生产网络(GPN)来布局和实现的,即以跨国公司总部为核心,根据价值链分工或者全球供应链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从而形成以跨国公司作为旗舰企业的全球生产网络。在高技术领域,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技术能力和创新速度。在竞争压力的影响下,跨国公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重要的选择,内部化还是外部化,专业化还是多元化?国际生产体系发展的趋势之一是走专业化道路,集中资源以加强核心竞争能力。在生产价值链的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和市场营销三大环节中,跨国公司更多的是“抓两头”,即紧紧抓住技术创新、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新产品的开发和升级,同时,控制产品销售渠道,在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甚至售后服务几个环节上不惜重金。非核心职能,如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密集型部分、不太复杂的产品装配、产品分销的物流组织等则被外包到低成本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全球生产体系的建立是以实现技术优势为前提的。以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英特尔为例。英特尔通过整合其生产体系,使其达到“将特定的活动部署在最合适的地方”的战略部署。英特尔将半导体成本结构中高附加价值部分——硅片生产与加工以及核心技术的研发活动留在美国,而将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装配和测试活动转移到低成本地区。目前,英特尔大约2/3的制造劳动力在美国、11%在马来西亚、8%在菲律宾、4%在爱尔兰、3%在以色列、1%在中国。英特尔因此保持了其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内部化。英特尔的许多竞争对手如摩托罗拉、飞利浦、东芝、NEC等也先后以同样的企业内部分工为基础,重新组织自己的国际生产体系(世界投资报告)。2.趋势之二:技术创新全球化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跨国公司只有在技术这一战略要素上取得主导权,才能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和地位。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作为一种战略行为,就是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利用,整合全球的技术和知识资源,以达到实现和保持技术优势的目标。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科技产业的跨国公司加快了技术创新国际化的步伐,一改以往单一在母国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做法,根据不同国家在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的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进行研究与开发合作,以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研究分散化意味着跨国公司体系将自己的发明能力与东道国的技术力量结合在一起,创造了更多的技术,增强了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的跨国R&D活动显然正在随着跨国公司其他职能的全球化与一体化而走向全球化,尽管速度要慢一些。随着跨国公司建立新的沟通与组织系统,内部交易与协调成本的不断下降,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增长必然导致更多的国外(适应性和支持性)R&D努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全球分散化。Kuemmerle(1999年)在对医药和电子业世界最大32家跨国公司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些跨国公司共在海外建立了156个R&D分支机构,平均每家有海外研究与开发机构4.9个。如日本佳能公司在5个国家建立8家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摩托罗拉在7个国家建立14家研究机构。随着海外研发机构的增多,跨国公司海外R&D投入也大幅增长。二是以技术为主的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研究与开发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性,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单独承担研发的成本及风险。以医药行业为例。医药跨国公司之间战略联盟的90%表现为国际技术战略联盟。现代生物医药的研发过程表现为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资金投入、技术、人才以及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表明,跨国医药公司研发一种新药需要3亿—8亿美元的投入,研发周期为7-10年。因此,随着研发活动对资源投入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医药跨国公司对自身资源有限性和全球战略重要性认识的逐步深入,医药业特别是生物制药行业国际技术战略联盟持续发展,呈现出一种迅猛上升的趋势。资料表明,生物医药行业占总国际技术战略联盟的比重从1995年前的14%提高到1999年的28%。当然,高科技产业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也表现出国际分工的阶梯性特征。一般而言,母国研发机构主要面向全球市场进行基础性研发,核心技术仍然被保留在其总部;设立于海外的研发机构则侧重于开展能够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的研发或是为了降低研发成本以及利用其他国家丰富资源等,这种动机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图1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动因、形态、效果互动模型图1是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动因、形态和效果的动态互动系统模型图,在大的边框内的箭头表示系统内各因素的作用方向。左边横跨边框内外的虚线箭头表示系统外因素对投资诸动因的作用,诸如经济全球化的制度性因素、以信息化为中心的现代科技革命引起的技术性因素、产业组织系统的竞争与垄断及其相互关系带来的经济环境因素、经济和科技发展不平衡所引起的资源组合的结构性变化因素等等。这些都是系统外变量,它们会不断地以错综复杂的动态形式影响海外R&D投资动因,我们用两条虚线表示这一影响路径,意思是这种影响是不断进行的、反复进行的。如果再将它和系统内的各因素联系起来,就表示投资动因的动态变化还会因系统外因素的变化而进一步作出调整。图1最重要的还是要说明投资动因、投资形态、投资效果三个模块之间的动态关系。上述分析已经说明了投资动因的二种或三种因素组合便会带来投资行为,而且决定了不同的因素组合会采取不同目的或不同性质的投资形态;投资行为的结果是带来投资效果,因投资形态的不同也会相应地带来不同的效果。3.趋势之三: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为内容的“归核化”近十几年来,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经营业务进行调整。有人把它称为“归核化战略”,即把公司的业务归拢到最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上;把经营重点放在核心行业价值链中自己优势最大的环节上;强调核心能力的培育、维护和发展;通过实施战略性外包以扩大公司的差异性竞争优势。归核化战略不等于专业化战略,多数大企业在实施归核化战略后仍有多项核心业务,只是它们的多元化程度有所降低。归核化战略强调的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保持和增强,因此,也可以把归核化战略概括为“围绕核心能力的适度多元化战略”。在高技术产业领域,跨国公司实施归核化战略是通过三个途径实现的:第一,将市场前景黯淡、盈利能力差的业务部门“砍掉”。松下电器集团从2003年开始进行彻底的事业结构重组,把原有的200多个事业部改造为14个新的事业领域;索尼公司也从2003年4月开始将100多个业务领域重组为7个分支机构,包括4个网络公司和3个业务集团。第二,通过兼并与收购,强强联合,优势互补。20世纪末,世界排名前列的跨国医药公司大多进行了不同规模的兼并、重组,形成了一批超大规模的制药企业。目前,世界前20家制药跨国公司的市场集中度达到60%。第三,对附加价值低的业务进行战略性外包。据2001年华尔街公布的一份有关业务外包的调查报告显示,通过对电脑及外围设备、电子通信、工业及仪器制造、医疗设备、航空航天、消费类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200家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主要厂商和240位产业专家进行的调查,得出了目前全球业务外包/专业代工的特点:77%的OEM主要厂商计划在未来几年里下达高额的业务外包订单,这种订单占销售额的比例从1998年的30%提高到2002年的54%,其中电子通信产业从36%提高到63%。伴随着跨国公司外包业务的扩大,合同制造商的兴起也成为近年来国际生产体系的新趋势。目前,全球最大的四家合同制造商的年营业额都超过了100亿美元。4.趋势之四:以战略联盟为主要形式的企业间合作进一步加强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多为长期性联合与合作,是自发的、非强制的,联盟各方仍旧保持着原有企业管理的独立性和完全自主的经营权。因此,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总会在一定的时间或一定的区域受到自身资源有限的束缚,而组建战略联盟可以拓展企业可配置资源的范围,实现优势互补,产生更大的综合优势。因而战略联盟或各种各样的合作成为众多软件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选择。例如,英特尔(Intel)公司与微软的“Wintel联盟”就是软硬件企业间合作的一个典范:在个人计算机(PC)
本文标题:高技术领域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新特点及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9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