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命题人:罗燕如审题人:钟志军(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右图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4题。1.下列现象中,甲、乙两地共有的是:A.广泛种植水稻B.水运发达C.冬季河流结冰D.雨热同期2.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B.水分C.热量D.土壤3.关于乙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B.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D.人口多,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大量粮食4.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沙漠化严重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严重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拦截了几乎全部上游来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城市发展,各类用水剧增,民勤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并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读右图回答5~8题。5.民勤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气候变暖C.旱涝灾害D.土地荒漠化6.民勤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A.植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C.多内流河,有断流现象D.地势低平,地形以盆地为主7.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樵采B.过度用水C.过度放牧D.过度开垦8.治理该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2①合理调配流域水资源,节约和合理用水②以治为主,全面恢复荒漠植被③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④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下图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9.图中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破坏后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分别是: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10.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B.工业过度发展,环境污染加剧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11.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正确描述的是:A.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B.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C.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D.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12.对于山西省煤炭开采的综合利用,描述正确的是:A.继续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其余产业起辅助作用B.提高煤炭利用技术,减少三废危害,促进环境保护C.扩大煤炭开采量,输出大量煤炭原材料D.大量对煤炭工业投资,减少对农业、轻工业和旅游业的投入13.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现代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下图为不同泥沙含量的水体对太阳光反射的波谱图,读下图完成14~15题。14.以此作为理论依据,可以监测流域内:A.植被生长状况B.水体营养化状况C.水土流失状况D.空气污染状况315.遥感所选取的最佳波段是:A.0.4μm~0.5μmB.0.6μm~0.7μmC.0.9μm~1.0μmD.1.0μm~1.1μm16.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深刻影响着人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量大小)。读图完成17~18题。17.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C.生物条件D.地质条件18.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向高排列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我国南方的红壤丘陵山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读图回答19~20题。19.从上图可知,在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山区,水土流失现象最严重的区域是:A.植被覆盖率高、坡度大的区域B.植被覆盖率低、坡度小的区域C.植被覆盖率高、坡度小的区域D.植被覆盖率低、坡度大的区域20.导致我国南方丘陵山区植被覆盖率下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道路交通建设导致植被破坏B.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导致植被破坏4C.人地关系紧张,过度开垦,过度樵采D.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使潜水面下降,导致植被枯死澳大利亚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据此回答21~23题。2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左所示的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2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A.收集雨水B.方便通信C.通风换气D.增加采光2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①室温不变②冬暖夏凉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因干旱多沙漠而呈金色)。读右图完成24~25题。24.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D.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25.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①—“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B.②—“银色中国”—纬度位置所致C.③—“绿色中国”—地形影响D.④—“黄色中国”—流水侵蚀所致5二、综合题。(共50分)26.下面的三幅图为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图中甲、乙两箭头,能正确表示出当地风向的是。(2分)(2)三图按治沙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序为。(2分)(3)目前世界上许多沙漠边缘地区出现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自然原因是。(6分)(4)我国受风沙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有、华北和东北地区。为防止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我国正在建设的世界最大的林业生态工程是。(4分)27.深圳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南极科考与“3S”技术的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赴南极执行科考任务。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之后,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将在此次科考中确定选址。材料二在南极中山站前使用探测仪器的科考队员。(1)南极科考队为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4分)(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对“数字南极”利用,叙述错误的是()(2分)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4分)628.读“山西省煤炭外运图线路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山西省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其中向东的铁路输煤专线有哪几条?(6分)(2)山西省的煤炭除了通过铁路、公路、海运等运输方式向外运输外,还可以通过哪种运输方式向外输送能源?简析这种形式有何好处?(6分)29.下表是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分析数据回答问题。(14分)统计项目耕地面积(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mm)河流含沙量(%)人口(万人)1970年418334301.5301980年4.410383704.535(1)该地区1970—1980年间,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森林覆盖率减少了8%,耕地增加了_____%,人均耕地减少了_____%。(4分)(2)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哪些改变?(6分)(3)分析该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本文标题: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无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93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