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能源可划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成为二次能源。下列能源中属于一次能源的是A.氢能B.电能C.核能D.水煤气【答案】C【解析】【详解】A.我们所能利用的氢能是经过一定加工手段制得的,所以属于二次能源,故A错误;B.电能是通过物质燃烧放热转化成的,或是由风能、水能、核能等转化来的,是二次能源,故B错误;C.核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取得,属于一次能源,故C正确;D.水煤气是二次能源,故D错误;故选C。【点睛】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记住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概念,以及常见的能源分类,然后灵活运用即可。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错误的是()A.镁是第IIA族元素B.第IA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C.氧族中含金属元素D.第3周期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答案】B【解析】A.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所以12号镁最外层有2个电子,是第IIA族元素,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氢是非金属,并不是全部是金属,故B错误;C.氧族中84号元素钋是金属,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钠、镁、铝是金属,其余是非金属元素,所以第3周期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答案选B.点睛:氧族不全是金属元素,氧族中钋元素是金属元素。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4C中含有14个中子B.1H、2H、3H是同一种核素C.H2O与D2O互称同位素D.C6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答案】D【解析】【详解】A.14C中含有中子=14﹣6=8,故A错误;B.1H、2H、3H质子数相同为同种元素,质量数不同为不同原子,是三种不同核素,故B错误;C.H2O与D2O(重水)是化合物,不是同位素,故C错误;D.C60、金刚石、石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故答案为D。4.放射性物质铱—192可使人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严重偏低。则19277Ir中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A.115B.38C.269D.1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分析解答。【详解】19277Ir中质子数是77,质量数是192,又因为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所以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192-77-77=38。答案选B。5.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ⅣA族,称为类铅元素。下面关于它的原子结构和性质预测正确的是A.类铅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B.它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比铅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弱C.它的金属性比铅强D.它的原子半径比铅小【答案】C【解析】【详解】A.位于第ⅣA族,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则类铅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A错误;B.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在增强,则它的金属性比铅强,则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比铅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强,故B错误;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在增强,则它的金属性比铅强,故C正确;D.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在增大,则它的原子半径比铅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r的非金属性比I强,HBr比HI的稳定性强B.P的原子半径比N大,H3PO4比HNO3的酸性强C.Na熔点比K高,NaOH的碱性比KOH强D.非金属性Cl>Br>I,沸点HCl>HBr>HI【答案】A【解析】【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Br>I,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Br>HI,故A正确;B.原子半径大小与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酸性强弱无关,其最高价氧化物是水合物酸性强弱与非金属性强弱有关,故B错误;C.碱的碱性强弱与金属单质的熔点高低无关,与金属的金属性强弱有关,故C错误;D.氢化物的熔沸点高低与非金属性无关,与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关,氢化物的稳定性与非金属性强弱有关,故D错误;故答案为A。7.某元素M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MH3,则M的最高价氧化物为A.MOB.M2O3C.MO2D.M2O5【答案】D【解析】【详解】元素M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MH3,则M的化合价为﹣3价,最外层应有5个电子,则最高正价为+5价,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为M2O5,故答案为D。8.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①MgCl2②Na2O2③NaOH④NH4Cl⑤CO2⑥H2O2⑦N2A.②③④B.②④⑤⑦C.①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答案】A【解析】【详解】①MgCl2只存在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故①错误;②Na2O2氧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所以过氧化钠是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②正确;③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氢氧根离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所以氢氧化钠是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③正确;④NH4Cl中含氮氢共价键,所以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④正确;⑤CO2只含共价键,故⑤错误;⑥H2O2只含共价键,故⑥错误;⑦N2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故⑦错误;故答案为A。9.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①Ca(OH)2②H2S③OH﹣④Al3+Al3+⑤N2⑥CO2A.①②③④B.⑤⑥C.②③⑤⑥⑦D.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氢氧化钙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故①正确;②硫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②错误;③氢氧根离子为阴离子,电子式中需要标出电荷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为:,故③错误;④铝离子电子式为:Al3+,故④正确;⑤氮气中存在三对共用电子对,为三键,但每个氮原子还有两个孤对电子,故氮气的电子式为,故⑤错误;⑥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2个碳氧双键,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故⑥错误;故答案为D。10.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N2(g)和1molO2(g)完全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B.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C.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D.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答案】C【解析】【详解】A.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生成2molNO的反应热是(946+498-2×632)kJ/mol=180kJ/mol,因此1molN2(g)和1molO2(g)完全反应吸收的能量为180kJ,故A错误;B.N2(g)和O2(g)放电或高温下反应生成NO,故B错误;C.为吸热反应,则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故C正确;D.NO为无色气体,与水不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C。11.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铝粉与盐酸反应D.氧化钙溶解于水【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或氢气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应等,以此来解答。【详解】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只有A符合,B、C、D中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A。12.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简易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作正极B.碳棒上有气泡产生C.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电子由碳棒经滤纸流向锌片【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Zn为负极,负极上Zn失去电子,Cu为正极,氢离子在正极上得到电子,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以此来解答。【详解】A.电池工作时,Zn失去电子,作负极,故A错误;B.碳棒为正极,氢离子在正极上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有气泡产生,故B正确;C.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D.Zn为负极,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碳棒,故D错误;故答案为B。13.下列图示的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A.该装置中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且平行插入稀硫酸中,形成闭合回路,且铁和稀硫酸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构成原电池,故A错误;B.该装置中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且平行插入稀硫酸中,形成闭合回路,且锌和稀硫酸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构成原电池,故B错误;C.该装置铜和银与稀硫酸都不反应,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C正确;D.该装置中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且平行插入稀硫酸中,形成闭合回路,且铝和稀硫酸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构成原电池,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明确原电池的组成结构是解题关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为:①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②电极材料平行的插入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14.下列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3D(g)达到平衡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A、B全部转化成了C、DB.反应已经停止C.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D.v(C)∶v(D)=2∶3【答案】C【解析】【分析】2A(g)+B(g)⇌2C(g)+3D(g)为可逆反应,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特征为: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等变量不再变化等,据此分析。【详解】A.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成生成物,故A错误;B.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到达平衡时反应没有停止,故B错误;C.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故C正确;D.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v(C):v(D)始终为2:3,与平衡状态无关,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化学平衡的标志有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两大类。一、直接标志: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注意反应速率的方向必须有正向和逆向。同时要注意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必须符合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的比值;二、间接标志:①各物质的浓度不变。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③对于气体体积前后改变的反应,压强不变是平衡的标志;④对于气体体积前后不改变的反应,压强不能做标志;⑤对于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气体体积前后改变的反应密度不变是平衡标志;⑥对于恒温恒容下的反应,有非气体物质的反应,密度不变是平衡标志。15.化学反应速率受外界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催化剂等的影响。烧烤时,用扇子向红热的木炭扇风,火会更旺,其原因是()A.使O2浓度增加,反应加快B.温度降低,反应减慢C.使CO2浓度增加,反应加快D.压强降低,反应减慢【答案】A【解析】【详解】碳和氧气反应,碳的表面积和氧气的浓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烧烤时,用扇子向红热的木炭扇风,可增大氧气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火会更旺,故选A。16.将气体A、B置干容积为2L的密用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A(g)+B(g)2C(g),反皮进行到4s末,测得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mol、0.4mol、0.2mol。则用反应物B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A.0.025mol·L-1·s-1c.B.0.0125mol·L-1·s-1C.0.05mol·L-1·s-1D.0.1mol·L-1·s-1【答案】B【解析】容积为2L,发生反应4A(g)+B(g)2C(g),根据生成C的物质的量2mol,可以求出消耗B的物质的量1mol,c(B)=1/2=0.5mol·L-1,v(B)=0.5/4=0.0125mol·L-1·s-1;正确选项B。17.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所示:()元素符号XYZRT原子半径(nm)0.1600.0800.1020.1430.074主要化合价+2+2-2,+4,+6+3-2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本文标题: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9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