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F-19Na-23Mg-24Al-27Si-28P-31S-32Cl-35.5Ca-40Mn-55Fe-56Cu-64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甲醇【答案】D【解析】【详解】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甲醇不属于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D。2.人类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的转换形态),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不属于“太阳能文明”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答案】A【解析】【详解】A.菠菜蛋白质“发电”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生物质能为太阳能的转换形态,属于“太阳能文明”,A错误;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利于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缓了温室效应,B正确;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C正确;D.由题意知,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D正确;故合理说法是A。3.1993年的世界十大科技新闻称:中国学者许志福和美国科学家穆尔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其中1个分子由1134个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关于此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烃类化合物B.常温下呈固态C.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硬度D.易被氧化【答案】C【解析】只有碳氢两种元素的物质为烃,当碳原子数超过16时,一般为固态;烃一般为分子晶体,硬度较小;从其分子组成来看,远没有达到饱和,故含有不饱和键,易被氧化。故答案为C4.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硫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甲烷在O2中的燃烧D.灼热的炭与CO2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铝片与稀硫酸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C.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D.灼热的炭与CO2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5.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CH3CH2COOH和CH3COOCH3B.O2和O3C.和D.12C和13C【答案】A【解析】【详解】A.CH3CH2COOH和CH3COO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前者属于羧酸,后者属于酯,二者是同分异构体,A符合题意;B.O2和O3是氧元素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B不符合题意;C.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4个C—H键完全相同,二氯甲烷是四面体结构,故这两个图示表示的是同一物质,C不符合题意;D.12C和13C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A。6.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炔能使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两者原理相同B.乙烯的空间构型是平面型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答案】A【解析】【详解】A.乙炔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由于发生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是由于发生加成反应,褪色原理不相同,A错误;B.乙烯的键角是120°,乙烯分子中的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因此空间构型是平面型,B正确;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都是取代反应,因此反应类型相同,C正确;D.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7.有关苯的结构和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是同分异构体B.苯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完全,燃烧时冒浓烟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与苯发生氧化反应而褪色D.向2mL苯中加入1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震荡后静置,可观察到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答案】B【解析】【详解】A.和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二者是同种物质,故A错误;B.苯分子中含碳量高,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完全,燃烧时冒浓烟,故B正确;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能和苯发生反应,故C错误;D.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苯的密度比水的小,因此在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红色,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苯的性质,明确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同分异构体的判断。8.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4+Cl2CH3Cl+HClB.+Br2+HBrC.CH2=CH2+HBrCH3CH2BrD.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答案】C【解析】【详解】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产生一氯甲烷和HCl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不符合题意;B.苯与液溴在Fe存在下反应生成溴苯和HBr,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不符合题意;C.乙烯与HBr反应生成CH3CH2Br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C符合题意;D.CH3CH2OH与CH3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9.下列表示物质或微粒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次氯酸分子结构式H—Cl—OB.钙离子的电子式:Ca2+C.二氧化碳电子式∶∶C∶∶D.Mg2+的结构示意图:【答案】B【解析】【详解】A.次氯酸分子中O原子分别与H、Cl形成共用电子对,结构式是H-O-Cl,A错误;B.Ca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变为Ca2+,钙离子的电子式:Ca2+,B正确;C.二氧化碳分子中C原子与2个O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故CO2的电子式为,C错误;D.Mg2+是Mg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的,所以Mg2+的结构示意图是;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0.对于A2+3B22C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度最慢的是A.υ(B2)=0.8mol/(L·s)B.υ(B2)=3mol/(L·min)C.υ(C)=0.6mol/(L·s)D.υ(A2)=0.4mol/(L·s)【答案】B【解析】【详解】都转化为用B2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速率单位用mol/(L·s)表示,然后再比较大小。A.υ(B2)=0.8mol/(L·s),B.υ(B2)=3mol/(L·min)=0.05mol/(L·s);C.υ(C)=0.6mol/(L·s),则根据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的比,可知υ(B2)=32υ(C)=3 2×0.6mol/(L·s)=0.9mol/(L·s);D.υ(A2)=0.4mol/(L·s),根据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的比,可知υ(B2)=3υ(A2)=1.2mol/(L·s),故反应速率最慢的是B;故选项B符合题意。11.下列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晶体SiO2与干冰B.NaCl与HClC.金刚石和C60D.NH4Cl与NaOH【答案】D【解析】【详解】A.晶体SiO2是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干冰是分子晶体,干冰分子内化学键是共价键,二者晶体类型不同,A不符合题意;B.NaCl是由离子键形成的离子晶体,而HCl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HCl分子内的化学键为共价键,二者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不相同,B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而C60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C60分子内的化学键为共价键,二者的化学键类型相同,但晶体类型不相同,C不符合题意;D.NH4Cl与NaOH都是离子晶体,都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12.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A.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C.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12O3,将Al片改成Al粉D.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中没有气体参与,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A错误;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铁钝化,得不到氢气,B错误;C.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则将Al片改成Al粉反应速率加快,C正确;D.水是纯液体,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不能改变反应速率,D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不可能存在其他化学键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C.NaHSO4、Na2O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D.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答案】B【解析】【详解】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存在其他化学键,如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错误;B.原子晶体中,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因此只存在共价键;而稀有气体的原子是稳定结构,因此一个原子就是一个分子,能形成分子晶体,B正确;C.NaHSO4的阳离子是Na+,阴离子是HSO4-,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C错误;D.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4.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电流从a极流向d极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dabcB.bcdaC.abcdD.abdc【答案】A【解析】【详解】第一个装置中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a为负极,b为正极,说明金属活动性ab;第二个装置没有形成原电池,由于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说明b可以置换酸中的H,c不能置换酸中的H,所以金属活动性bc;第三个装置构成了原电池,其中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d为负极,c为正极,说明金属活动性dc;第四个装置中,电流从a极流向d极,a为正极,d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da;综上所述,可知金属活动性有强到弱的顺序是dabc。故合理选项是A。15.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CH4(g)+4O2(g)=2CO2(g)+4H2O(l)△H═+890kJ/molB.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C.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D.1 2CH4(g)+O2(g)=12CO2(g)+H2O(l)△H═﹣890kJ/mol【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H2O(l)放出热量445kJ,则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H2O(l)放出热量890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A,∆H应为-1780kJ/mol,A项错误;B,∆H应为-890kJ/mol,B项错误;C,符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C项正确;D,∆H应为-445kJ/mol,D项错误;选项C合理。16.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A+2D3B+4CB.反应进行到1s时,v(A)=v(B)C.反应进行到5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mol/(L·s)D.反应进行到5s时,v(A)=v(B)=v(C)=v(D)【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A物质增加了1.2mol、D物质增加了
本文标题: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95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