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伊西哈拉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分钟90分钟I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答案】B【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均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是化学平衡状态。所以可逆反应的特征是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均不再发生变化,A不正确;C不正确,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D不正确,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只能适用于气体体系,且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等,所以的答案选B。2.本题列举的四个选项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答案】C【解析】【详解】A项,化学反应速率指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A项正确;B项,根据化学平衡理论,结合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可根据反应方程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温度、压强等,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使有限的原料多出产品,B项正确;C项,化学反应速率研究一定时间内反应的快慢,不研究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C项错误;D项,根据化学平衡理论,结合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可根据反应方程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温度、压强等,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D项正确;答案选C。3.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SO2和1molO2充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7kJ/mol,当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O2和SO3共2molB.生成SO32molC.放出197kJ热量D.含氧原子共8mo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在化学反应中各元素的原子遵循原子守恒,所以化学平衡时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原子的物质的量等于反应初始时二氧化硫的质量,故A正确;B.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将2molSO2和1molO2充入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SO2和O2不可能完全转化为三氧化硫,故B错误;C.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将2molSO2和1molO2充入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SO2和O2不可能完全转化为三氧化硫,放出的能量小于197kJ,故C错误;D.在化学反应中各元素的原子遵循原子守恒,平衡时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等于初始时二氧化硫和氧气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可逆反应的限度及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原理等。4.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答案】C【解析】A.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化学平衡2NO2N2O4,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是因为加压后二氧化氮的浓度变大了,后来变浅说明化学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动了,A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合成SO3的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后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B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有利于氨的合成,但是不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钾的方向移动,D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本题选C。5.关于A(g)+2B(g)3C(g)的化学反应,下列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v(A)=0.6mol/(L•min)B.v(B)=1.2mol/(L•min)C.v(C)=1.2mol/(L•min)D.v(B)=0.03mol/(L•s)【答案】D【解析】【详解】该反应中A、B、C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2:3,均转化为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比较大小。A.v(A)=0.6mol/(L•min);B.v(B)∶v(A)=2∶1,故v(A)=0.5v(B)=0.5×1.2mol/(L•min)=0.6mol/(L•min);C.v(C)∶v(A)=3∶1,故v(A)=13v(C)=13×1.2mol/(L•min)=0.4mol/(L•min);D.v(B)∶v(A)=2∶1,故v(A)=0.5v(B)=0.5×0.03mol/(L•s)=0.015mol/(L•s)=0.9mol/(L•min);故D的反应速率最快,答案选D。6.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s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1·s-1,则10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1.6molB.2.8molC.2.4molD.1.2mo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mol/(L·s),则消耗A的物质的量是0.12mol/(L·s)×2L×10s=2.4mo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C的物质的量是2.4mol,答案选C。考点:考查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反应速率含义以及计算依据的了解掌握情况,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供学生的应试能力。该题也可以利用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得出C的反应速率,然后再列式计算即可。7.在某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2A(g)+B(g)C(g)△H<0。开始充入2molA和2molB,并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再充入2molA,平衡正移,A的转化率增大B.如果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C.如果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体积分数减小D.再充入1molC,C的物质的量浓度将增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再充入2molA,A的浓度增大,则平衡右移,但A的转化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相比较,加入的多,转化的少,转化率反而减小,故A错误;B.如果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减小,故B错误;C.如果增大压强,平衡不一定右移,B的体积分数不一定变化,如加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分压不变,平衡不动,故C错误;D.再充入1mol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B的浓度增大,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则平衡时C的浓度增大,故D正确;故选D。【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反应的特点,结合方程式以及影响因素解答该题。2A(g)+B(g)C(g);△H<0,该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气体的体积大于生成物气体的体积,则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放热,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8.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ΔH0,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A、随着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A错误;B、根据图像,改变条件的那个时刻,v逆增大,v正不变,说明这一条件改变的是浓度,即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故B正确;C、温度高,反应速率增大,即500℃时先达到平衡,故C错误;D、随着反应的进行,A的转化率增大,故D错误;答案选B。9.一定条件下,将10molH2和1molN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能是A.25%B.30%C.35%D.75%【答案】A【解析】【详解】假设1molN2完全转化,则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为:n消耗(H2)=3n(N2)=3.0mol,实际化学反应具有一定的限度,N2完全转化是不可能的,因而消耗H2的物质的量绝对小于3.0mol,故H2的最大转化率为:α最大(H2)<310molmol×100%=30%,故符合题意的答案只能是A。故选A。10.对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A+BC+D,若t0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如图所示(v代表反应速率,t代表时间),下列有关A、B、C、D的状态叙述中正确的是()A.A、B、C是气体,D不是气体B.A、B是气体,C、D有一种是气体C.C、D是气体,A、B有一种是气体D.C、D有一种是气体,A、B都不是气体【答案】C【解析】【分析】t0时刻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然后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分析;【详解】t0时刻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说明反应物气体物质的量之和小于生成物气体系数之和,A、如果A、B、C都是气体,D不是气体,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B、如果A和B都是气体,C、D有一种气体,生成物的气体系数之和小于反应物气体系数之和,即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B不符合题意;C、如果C、D是气体,A、B有一种气体,反应物气体系数之和小于生成物气体系数之和,即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故C符合题意;D、压强增大只影响气体的化学反应速率,如果A、B都不是气体,则在t0时刻,正反应速率不会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点睛】速率-时间图像的分析,先根据“断点”,判断出这一时刻改变条件可能是什么因素,然后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出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作出合理判断。11.可逆反应H2(g)+I2(g)2HI(g)H<0达到平衡后,当改变外界条件如物质浓度、体系压强、温度等而发生下列项目的变化时,能作为平衡一定发生了移动的标志的是A.气体的密度变小了B.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均变为原来的2倍C.气体的颜色变深了D.体系的温度发生了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A项,若增大体积,减小压强,混合气体的密度变小,但平衡没有发生移动;B项,若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2,增大压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但平衡没有发生移动;C项,若缩小体积,增大压强,c(I2)增大,气体颜色变深,但平衡没有发生移动;D项,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体系的温度变化了,则平衡一定发生了移动;故选D。12.某温度时,N2+3H22NH3的平衡常数K=a,则此温度下,NH332H2+12N2的平衡常数为()A.1-2aB.12aC.1a2D.a-2【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进行分析;【详解】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N2+3H22NH3,K1=23322c(NH)c(N)c(H),NH312N2+32H2,K2=1322223c(N)c(H)c(NH),则有K1=221K,求的K2=1a,故A正确;答案选A。13.关于冰融化为水的过程判断正确的是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答案】A【解析】【详解】同种物质,液态的能量大于固态,则冰融化为水的过程是吸热过程,即ΔH0,液态时的熵大于固态时的熵,则冰融化为水的过程是熵增加的过程,即ΔS0,答案选A。14.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的转化率变大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D.a<c+d【答案】D【解析
本文标题: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伊西哈拉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9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