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广西桂林十八中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8月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广西桂林十八中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8月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38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姓名、考号、座位号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第Ⅰ卷共21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S-32Fe-56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B.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C.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答案】A【解析】【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异味和吸附颜色,利用的是物理性质,不具有杀菌作用,故选择A项;B.硅是半导体,可以用于制作光感电池,不选B项;C.碳化硅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不选C项;D.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碘酒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不选D项。答案选A。2.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易溶于水及甲苯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2-苯基丙烯含碳碳双键,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项错误;B.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含亲水基团,不易溶于水,B项错误;C.碳碳单键可旋转,故苯环不一定与碳碳双键共面,且两个碳氢单键一定不和碳碳双键共面,C项错误;D.2-苯基丙烯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原子共面问题要注意“三键直线,双键平面,单键可转”。3.为实现随处可上网,中国发射了“中星16号”卫星。NH4ClO4是火箭的固体燃料,发生反应为2NH4ClO4N2↑+Cl2↑+2O2↑+4H2O,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NH4ClO4溶于水含NH4+和ClO4-离子数均为NAB.反应中还原产物分子数与氧化产物分子总数之比为1:3C.产生6.4gO2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8NAD.0.5molNH4ClO4分解产生的气体体积为44.8L【答案】B【解析】【详解】A.NH4+为弱碱的阳离子,在水溶液中要水解,因此1molNH4ClO4溶于水含NH4+离子数少于NA,故A错误;B.2NH4ClO4N2↑+Cl2↑+2O2↑+4H2O反应中还原产物为氯气,氧化产物为氮气和氧气,还原产物分子数与氧化产物分子总数之比为1∶3,故B正确;C.6.4gO2的物质的量=32g6.4g/mol=0.2mol,根据2NH4ClO4N2↑+Cl2↑+2O2↑+4H2O,产生6.4gO2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4NA,故C错误;D.未告知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0.5molNH4ClO4分解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故D错误;-3-答案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使用气体摩尔体积需要注意:①对象是否为气体;②温度和压强是否为标准状况。4.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FeCl2溶液(FeCl3)Fe粉BNaCl溶液(MgCl2)NaOH溶液、稀HClCCl2(HCl)H2O、浓H2SO4DNO(NO2)H2O、无水CaCl2A.AB.BC.CD.D【答案】B【解析】【分析】发生的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反之,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FeCl3与Fe反应生成FeCl2,2FeCl3+Fe=3FeCl2,此过程中Fe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MgCl2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MgCl2+2NaOH=Mg(OH)2+2NaCl,过量的NaOH溶液可用HCl除去HCl+NaOH=NaCl+H2O,此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符合题意;C.部分氯气与H2O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反应过程中氯元素化合价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反应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4-【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注意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题目难度不大。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4.6g由NO2和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B.0.2gD216O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0.1NAC.6.2克白磷分子(P4)中含P—P键为0.05NAD.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时,生产0.1molNO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答案】C【解析】【详解】A.NO2和N2O4分子中N、O原子数目比均为为N:O=1:2,故4.6g混合气体含有原子总数为:AA4.6N0.3N14162,不选A项;B.每个D216O分子中含有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10,故0.2gD216O中含有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AA0.210N=0.1N22+16,不选B项;C.6.2克白磷分子(P4)中含P—P键为AA6.24N=0.2N431,选择C项;D.铁与足量稀硝酸发生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氮元素由+5价变成+2价,故生产0.1molNO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不选D项。答案选C。6.[2019·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五月调研考试]室温下,用0.100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均为20.00mL0.100mol·L−1的HCl溶液和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20.00mL-5-C.V(NaOH)=20.00mL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D.V(NaOH)=10.00mL时,醋酸中c(Na+)>c(CH3COO-)>c(H+)>c(OH-)【答案】C【解析】【详解】A.未滴加NaOH溶液时,0.1mol/L盐酸pH=1,0.1mol/L醋酸pH>1,所以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Ⅰ,故A错误;B.V(NaOH)=20.00mL时恰好生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若pH=7,则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应该稍小,即V(NaOH)<20.00mL,故B错误;C.V(NaOH)=20.00mL时,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醋酸钠,醋酸根发生水解,浓度小于氯离子,即c(Cl-)>c(CH3COO-),故C正确;D.V(NaOH)=10.00mL时,与醋酸反应后得到等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由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Na+),溶液中正确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CH3COO-)>c(Na+)>c(H+)>c(OH-),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图象曲线变化的含义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7.图甲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有机废水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图乙为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装置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极要与Y极连接B.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当N电极消耗5.6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则a电极增重64gC.不论b为何种电极材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一定为2C1--2e-=Cl2↑D.若有机废水中主要含有乙醛,则图甲中M极发生的电极应为:CH3CHO+3H2O-l0e-=2CO2↑+l0H+【答案】D-6-【解析】【分析】图甲中,M电极上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为电源负极,N电极上O2发生还原反应,为电源正极;图乙中,a极上Cu2+发生还原反应,连接电源负极,即X极,b极上Cl-发生氧化反应,连接电源正极,即Y极。【详解】A.图甲中,X极为电源负极,Y极为电源正极;图乙中,a极上Cu2+发生还原反应,连接X极,b极上Cl-发生氧化反应,连接Y极,故A项错误;B.理论上,N电极消耗5.6LO2(标准状况下)时,转移电子数为5.64mol=1mol22.4,又a极上发生反应Cu2++2e-==Cu,生成0.5molCu,质量为32g,故B项错误;C.当b为活泼电极时,比如锌、铁、铜等,电极材料均会发生氧化反应,故C项错误;D.若有机废水中主要含有乙醛,则图甲中M极发生的电极应为:CH3CHO+3H2O-10e-=2CO2↑+l0H+,D项正确。答案选D。8.硫酸铁铵[NH4Fe(SO4)2·xH2O]是一种重要铁盐。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探究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具体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______。(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温度保持80~95℃,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最合适的装置为_______(填标号)。-7-(3)步骤③中选用足量的H2O2,理由是____。分批加入H2O2,同时为了防止Fe3+水解,溶液要保持pH小于0.5。(4)步骤⑤的具体实验操作有___,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5)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所含结晶水数,将样品加热到150℃时,失掉1.5个结晶水,失重5.6%。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答案】(1).碱煮水洗(2).加快反应(3).热水浴(4).C(5).将Fe2+全部氧化为Fe3+,不引入杂质(6).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7).NH4Fe(SO4)2·12H2O【解析】【详解】(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油污在碱性条件下容易水解,所以工业上常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清洗,即碱煮水洗;(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温度保持80~95℃,由于保持温度比较恒定且低于水的沸点,故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热水浴);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硫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为了防止倒吸可以加装倒置的漏斗,故选择C装置;(3)步骤③中选用足量的H2O2,H2O2可以将Fe2+氧化为Fe3+,且H2O2的还原产物为H2O,不会引入新的杂质,故理由是:将Fe2+全部氧化为Fe3+,不引入新的杂质。因为H2O2本身易分解,所以在加入时需分量加入,同时为了防止Fe3+水解,溶液要保持pH小于0.5;(4)为了除去可溶性的硫酸铵、铁离子等,需要经过的步骤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5)设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NH4Fe(SO4)2∙x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66+18x,1.5个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18=27,则27/(266+18x)=5.6%,解得x=12,则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NH4Fe(SO4)2∙12H2O。【点睛】因H2O2的还原产物为H2O,不会引入新杂质,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作氧化剂。9.三氯化硼(B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制备BCl3的原理:B2O3+3C+3Cl2=2BCl3+3CO,某实验小组利用干燥的氯气和下列装置(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备BCl3并验证反应中有CO生成。(已知:BCl3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请回答下列问题:-8-实验Ⅰ:制备BCl3并验证产物CO(1)BCl3接触潮湿空气时会形成白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该实验装置中合理的连接顺序为G→___→___→
本文标题:广西桂林十八中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8月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46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