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政治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北京冬奥组委面向全球征集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设计方案②李克强总理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出席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③某县举办老年人书画展④丹霞地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甲骨文象形字“马”就像一匹有马鬃、四条腿的马,“月”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鱼”像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这启示我们()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B.文化就是语言、文字C.文化只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3.“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下列对创新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A.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B.创新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唯一途径C.创新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D.创新是文化的来源4.文化的力量总是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和社会中,孕育无形的凝聚力、向心力及亲和力。这说明①文化已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④文化总是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5.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生产关系走向灭亡,封建制生产关系逐步建立,使社会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都开始变化。这主要说明()A.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C.社会制度的更替,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6.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开发的结合是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传承和延伸,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利用,一方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使文化资源变为脱贫致富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激发当地居民支持旅游、参与旅游的热情,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这表明()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加快文化发展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③文化发展有助于增强综合实力④文化建设应成为当前地方各项工作的中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依据是()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2②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却越来越激烈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8.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面临发展选择的问题,我们一味地强调国内生产总值、强调经济、强调金钱,如果不强调文化,不强调心灵的塑造,我们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这说明()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③文化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④文化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9.某人大代表提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应该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建设好自己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发展现代文明的同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我们保持民族凝聚力、培育和重塑全民族文化自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意义重大。该人大代表提出这一建议的《文化生活》依据是()①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②优秀文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物质和精神都富有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当前,我国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A.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B.把文化生产力作为综合国力的基础C.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D.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11.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B.自然科学素养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社会科学素养12.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依据对其理论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是()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A.①→③→④→②B.④→①→③→②C.①→②→③→④D.③→④→①→②13.中国人和美国人饮茶习惯迥然不同:中国人爱喝热茶,而美国人则偏爱冰茶;中国人重视茶叶质量,高档茶叶有市场,而美国人则偏爱饮用快速、方便的茶。这表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B.中美两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迥然不同C.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D.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14.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英国人喜爱现煮的浓茶,并放一两块糖,再加少许冷牛奶。美国人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浪费时间,因此他们常喝乌龙、绿茶等罐装冷饮茶。俄罗斯人喜爱喝红茶,茶味浓厚。日本茶文化同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多以喝清茶为主。不同国家饮茶文化各有差异是因为()A.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和普遍规律B.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C.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D.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15.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性交往活动,都3可视为文化传播。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的是()①商人的贸易活动②人口迁徙③教育④亲朋聚会、外出旅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6.近年来,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手机网等网络媒体都通过手机网络实现了将全国“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向世界各地直播。这表明()①大众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消失②大众传媒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④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③④17.瓷器被誉为“火的艺术”,在瓷都景德镇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里,分布着许许多多古窑址。古窑址是景德镇市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点。保护古窑是对()A.传统建筑的继承B.传统文艺的继承C.传统习俗的继承D.传统思想的继承18.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从文化的本质来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A.人类的文化比动物的文化要高明B.文化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C.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D.文化是人类预先设计的精神产品19.西成高铁开通运行后,从西安出发四小时后到达成都,一路风景一路吃!搭上西成高铁,蜀文化和秦文化更“铁”了,西成高铁让西部经济文化再次腾飞。这表明()①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②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20.中国姓氏文化经历几千年发展,至今仍在凝聚力量、促进团结、拼搏进取、传播文化等方面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这主要说明了传统文化()①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③其中的优秀思想,今天仍然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④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1..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猜灯谜、吃月饼、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下列对中秋节习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C.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22.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①文化继承的不确定因素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④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重要手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3.下列现象能体现“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是()①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②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③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④随着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4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④D.③④2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虽然比现在落后,但当时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这一历史事实主要说明()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文化能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D.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25.文化发展的实质是()A.文化创新B.文化传承C.文化交流D.文化融合26.一卷书香,一杯茶香,茶和书安静地交汇,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图画,给人以从容淡定之感。这说明人的文化素养()A.是与生俱来的B.要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来培养C.是由人的价值观念决定的D.取决于人们的生活方式27.面对复杂的全球化浪潮以及多变的国际环境,在汲取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营养的同时,要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保持其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特点的独立品格,是民族文化交流面临的重要任务。这说明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时()①要以其他民族文化为主②要充分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③要以我为主,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④要重点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而不是内容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28.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一代文化先驱,正是吸纳和借鉴了西方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科学思想,才构建了他们的现代文化思想,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这启示我们,文化发展应该()A.兼收并蓄,海纳百川B.弃古学西C.吸纳和借助西方文化D.大胆革新29.校园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它会让人不自觉地受其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材料说明()①物质载体要通过一定的校园文化表现出来②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校园文化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④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清质美,就必须清理和维护好它的源与流;文化创新,则意味着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把握好这两组关系,就必须()①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②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③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④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至今仍是激励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学习、领悟、践行五四精神,某高校开展了系列活动:“图说五四精神”主题板报展览、“五四百年,我的青春宣言”签名活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五四之名重走红军长征路主题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重温了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加深了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用历史的光芒照亮了未来。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把人生奋斗汇入时代洪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开展“学习、领悟、践行五四精神”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12分)532.材料: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
本文标题: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58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