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P:31S:32Ca:40Fe:56Cu:64Zn:65Sn:119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而又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人身安全、环境安全等问题,《中学生实验室守则》是我们实验的“保护神”。据你现有知识判断,以下各项中不可能是《中学化学实验室规则》内容的是()A.实验课前要认真预习,理解实验的目的、步骤、操作及注意事项B.爱护公物,严禁乱动水电开关,可以随心所欲去做自己想做的实验C.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D.实验后的废液应倒在指定的容器内,妥善处理易燃、易爆、易腐蚀及有毒物质【答案】B【解析】【详解】A.我们带着实验目的进入实验室,按照课前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同时注意安全,A正确;B.进入实验室,按照课前老师的安排去做实验,不能随心所欲,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B错误;C.实验时,一定要注意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小心谨慎,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C正确;D.实验后的废液应倒在指定的容器内,不能随意乱倒,尤其是危险物品,如易燃、易爆、易腐蚀及有毒物质,更需按照要求放置,D正确。故选B。2.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提示:NaBH4中H元素为−1价)A.NaBH4中的H得到电子,转化为H2B.NaBH4中的Na失去1个电子2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D.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几组概念进行判断。【详解】A、NaBH4中H显-1价,根据反应方程式,-1价H转化成0价的H,NaBH4中H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故A错误;B、根据反应方程式,Na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B错误;C、反应前B的化合价为+3价,NaBO2中B的化合价为+3价,B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D、1molNaBH4中H被氧化,H的物质的量为4mol,2molH2O中H由+1价→0价,被还原的H的物质的量为4mol,即被氧化的H与被还原的H质量比为1:1,故D正确。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Fe溶于过量稀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B.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D.0.1mo1·L﹣1MgCl2溶液中含有的Mg2+数目小于0.1NA【答案】C【解析】【详解】A.1molFe溶于过量稀硝酸,生成Fe(NO3)3、NO和H2O,电子转移数为3NA,A错误;B.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不能利用22.4L/mol进行分子数目的计算,B错误;C.46gNO2和46gN2O4,都含有3mol原子,所以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C正确;D.没有提供0.1mo1·L﹣1MgCl2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所含Mg2+的数目,D错误。故选C。4.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的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X-、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的阴离子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Y>Z>X>W3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W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ZD.X可分别与W、Y形成化合物,其所含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则W为碳(C);X-、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为氟(F),Y为钠(Na);Z的阴离子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则Z为氯(Cl)。【详解】A.比较原子半径时,先看电子层数,再看最外层电子数,则原子半径Na>Cl>C>F,A错误;B.非金属性FClC,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W,B正确;C.非金属性CCl,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Z,C错误;D.X与W、Y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CF4、NaF,前者含共价键、后者含离子键,D错误。故选B。5.现代火法炼锌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三个主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2ZnS(s)+3O2(g)=2ZnO(s)+2SO2(g)△H1=akJ·mol-1②2C(s)+O2(g)=2CO(g)△H2=bkJ·mol-1③ZnO(s)+CO(g)=Zn(g)+CO2(g)△H3=ckJ·mol-1A.以上三个反应中,只有①是放热反应B.反应②的作用是仅为反应③提供还原剂C.反应ZnS(s)+C(s)+2O2(g)=Zn(g)+SO2(g)+CO2(g)的△H=12(a+b+2c)kJ·mol-1D.碳的燃烧热为12bkJ·mol-1【答案】C【解析】【详解】A.①、②都是燃烧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A错误;B.反应②的作用,既可为反应③提供还原剂,又可为反应体系提供热量,B错误;4C.将反应(①+②)×12+③可得ZnS(s)+C(s)+2O2(g)=Zn(g)+SO2(g)+CO2(g)的△H=[12(a+b)+c]kJ·mol-1,C正确;D.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放出的热量才是燃烧热,D错误。故选C。6.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强酸性环境中K+、Na+、Cl-、HCO3-不能大量共存:HCO3-+H+=CO2+H2O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32-+2H2OH2CO3+2OH-C.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D.将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SO2+H2O+ClO-═SO42-+Cl-+2H+【答案】A【解析】【详解】A.强酸性环境中K+、Na+、Cl-、HCO3-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HCO3-与H+会发生反应,生成CO2和H2O,A正确;B.碳酸钠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离子反应为CO32-+H2OHCO3-+OH-,B错误;C.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离子反应为OH-+CO2=HCO3-,C错误;D.将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离子反应为SO2+H2O+3ClO-═SO42-+Cl-+2HClO,D错误。故选A。【点睛】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我们很容易把离子方程式写成SO2+H2O+ClO-═SO42-+Cl-+2H+,错因是我们忽视了过量ClO-与H+的反应。7.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在FeCl3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苯层呈紫色Fe3+的氧化性比I2强B向PbO2中滴入浓盐酸生成黄绿色气体PbO2具有还原性C向溶液X中滴加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石蕊试纸不变蓝溶液X中无NH4+5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D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Na2O2没有变质A.AB.BC.CD.D【答案】A【解析】【分析】氯化铁与K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碘易溶于苯;向PbO2中滴入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Pb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铵根离子和稀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久置的Na2O2粉末中可能含碳酸钠,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为无色的二氧化碳。【详解】A、在FeCl3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苯层呈紫色,说明铁离子和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I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氯化铁是氧化剂、碘是氧化产物,Fe3+的氧化性比I2强,故A正确;B、向PbO2中滴入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说明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Pb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则二氧化铅是氧化剂、氯气是氧化产物,二氧化铅具有氧化性,故B错误;C、铵根离子和稀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不加热得不到氨气,故C错误;D、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也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则不能根据气体颜色判断过氧化钠是否变质,故D错误。答案选A。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29分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6(1)装置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______(填序号)。a.碱石灰b.浓硫酸c.生石灰d.五氧化二磷e.烧碱固体(2)若探究氨气的溶解性,需在K2的导管末端连接下表装置中的_____(填序号)装置,当装置D中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打开K3,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备选装置(其中水中含酚酞溶液)ⅠⅡⅢ(3)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需打开K1、K3,K,2处导管连接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①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生成气体必须通过盛有_____试剂的洗气瓶;②D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③从K3处导管逸出的气体中含有少量C12,则C装置中应盛放_____溶液(填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1).ace(2).II或III(3).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片刻(其他合理答案均可)(4).饱和食盐水、浓硫酸(5).3C12+8NH3=6NH4Cl+N2(6).NaOH(7).Cl2+2OH-=Cl-+ClO-+H2O【解析】(1)氨水易挥发,升高温度能促进氨水分解生成氨气,为促进氨水分解,则烧瓶中加入的物质遇氨水后能放出大量热,且和氨水不反应,装置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a.碱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热,能使氨水温度升高,且和氨水不反应,故a选;b.浓硫酸和氨水反应,故b7不选;c.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热,能使氨水温度升高,且和氨水不反应,故c选;d.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磷酸,和氨水反应,故d不选;e.烧碱固体遇水放出大量热,能使氨水温度升高,且和氨水不反应,故e选;故选ace;(2)利用压强差将烧杯中的水排到烧瓶中,操作为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烧瓶中的空气进入烧杯中,导致大气压强大于烧瓶中气体压强,从而使烧杯中的水通过导管进入烧瓶中产生喷泉实验,氨气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吸收氨气的装置中应该有缓冲装置,Ⅱ、Ⅲ装置中都有缓冲装置,Ⅰ没有缓冲装置能产生倒吸,不能在K2的导管末端连接图乙中的I;要引发喷泉,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片刻(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①浓盐酸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防止干扰实验,氯气在进入烧瓶前,应该用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氮气,所以其反应方程式为:3Cl2+8NH3=6NH4Cl+N2,③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导致氯气的水溶液呈酸性,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9.铁、铝、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1)生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Fe3C)。X在足量的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有磁性的固体Y,将Y溶于过量盐酸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Y与过量浓硝酸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2)某溶液中有Mg2+、Fe2+、Al3+、Cu2+等离子,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将滤渣高温灼烧,并将灼烧后的固体投入过量的稀盐酸中,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___。A.Mg2+B.Fe2+C.Al3+D.Cu2+(3)氧化铁是重要的工业颜料,用废铁屑制备它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Ⅱ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写出生成FeCO3沉淀的离子方
本文标题: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59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