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甘肃省天水市天水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理(普通班,含解析)
1天水市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级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化学试题(理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Fe-56、Cu-64、Zn-65、S-16、Cl-35.5、Br-80、I-127、Ba-137、Ca-40、K-39第I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B.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C.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D.增大反应物浓度时,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答案】C【解析】A.当活化分子之间发生有效碰撞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A错误;B.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不一定为有效碰撞,当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故B错误;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为有效碰撞,故C正确;D.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但百分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活化能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注意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以及活化能等概念的理解,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不一定为有效碰撞,当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2.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按照国家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放置B.工业废水经过静置、过滤后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C.植物的秸秆、枝叶和人畜粪便等生物质能可转化为沼气D.氢气是一种有待大量开发的“绿色能源”【答案】B【解析】【详解】A、将垃圾进行分类放置,提高利用率,有效减少污染,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A不符合题意;B、工业废水经过静置、过滤只会将泥沙等固体杂质除去,并未除去重金属离子,会对环境2造成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B符合题意;C、将植物的秸秆、枝叶、和人畜粪便加入沼气发酵池中,经过缓慢、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得到沼气,从而有效利用生物质能,故C不符合题意;D、氢气燃烧得到水,对环境无污染,且放出热量高,因此氢气称为“绿色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3.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测定和利用是关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H2和Cl2在混合光照时发生爆炸,而H2在Cl2中点燃能安静燃烧,说明在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反应条件不同,ΔH也不同B.将锌片直接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另取同样的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再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两者放出的热量相同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热D.为了充分利用热能,可在燃烧时通入大量的空气以确保燃料完全燃烧【答案】C【解析】【详解】A.△H的大小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状态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故A错误;B.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的焓变与起始状态和终了状态有关,与变化过程无关,将锌片直接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另取同样的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再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发生的反应相同,因此充分反应后,两者的焓变相等,但放出的热量不同,后者还转化成了电能,故B错误;C.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的焓变与起始状态和终了状态有关,与变化过程无关,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热,故C正确;D.加入远远过量的空气,会带走大部分的热量,可能使温度降低,燃烧效率反而降低,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反应的焓变不一定都是一热能的形成呈现。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2B(s)2C(s)+3D(s)ΔH0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温度不变,增大B的投入量,正反应速率增大D.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A的浓度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无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则升高温度该反应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A错误;B.容器内只有A是气体,反应从开始到达到平衡状态,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是定值,即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不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错误;C.固体质量多少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B是固体,其质量多少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故C错误;D.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即K=1Ac不变,则压缩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A的浓度不变,故D正确;故答案为D。5.在2A(g)+3B(g)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4mol/(L·s)B.v(B)=0.3mol/(L·s)C.v(C)=0.15mol/(L·s)D.v(D)=0.5mol/(L·s)【答案】A【解析】【详解】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vA2=mol0.4/L2s=0.2mol/(L·s);B.vB3=mol0.3/L3s=0.1mol/(L·s);C.vC1=mol/0.15L1s=0.15mol/(L·s);4D.vD4=mol0.5/L4s=0.125mol/(L·s),显然A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选A。6.某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mL0.50mol/L的盐酸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B.用如图装置可以完成中和热测定的实验C.为防止混合溶液时溅出产生误差,因此混合时速度要慢D.若将盐酸体积改为60mL,不考虑热量损失,理论上所求中和热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A.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选项A错误;B.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选项B错误;C.为防止混合溶液时溅出产生误差,因此混合时速度要快,否则存在热量的散失,选项C错误;D、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若将盐酸体积改为60mL,两次实验所求得中和热相等,选项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有关中和热测定原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注意比较中和热大小时要考虑“-“号,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7.热还原法制备MgO材料的原理为MgSO4(s)+CO(g)MgO(s)+SO2(g)+CO2(g)△H0,T℃时,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MgSO4(s)和CO(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能:E正E逆B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H减小C.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通入Ar(g),平衡逆向移动【答案】A【解析】【详解】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A项正确;B.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ΔH,B项错误;C.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C项错误;D.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通入Ar(g),由于容器体积不变,所以各物质浓度都不变,平衡不移动,D项错误。故选A。【点睛】向容积不变的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不影响气体浓度,所以不会使反应速率改变,也不能使平衡移动。如果向容积可变的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会使容器体积变大,使气体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如果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等,则平衡会向气体系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即相当于降低压强。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B.500℃、30MPa下,将0.5mol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1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1)△H=-571.6kJ·mol-1【答案】D【解析】【详解】A.燃烧热指的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H2O(g)应转化为液态水,故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6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1,故A错误;B.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因反应为可逆反应,则1molN2和3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小于38.6kJ,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数值错误,故B错误;C.H2SO4和Ba(OH)2反应生成水外还生成硫酸钡沉淀,生成沉淀时继续放热,故C错误;D.2gH2为1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可知2mol氢气燃烧放出571.6kJ的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571.6kJ⋅mol−1,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中和热需注意是稀的强酸强碱,生成1mol水,燃烧热的定义需注意物质的量都是1mol,完全燃烧,稳定的氧化物,需要对比,辨析它们的不同。9.如图所示,反应:X(气)+3Y(气)2Z(气);△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下(p1>p2),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A.B.C.D.【答案】C【解析】【详解】由方程式X(气)+3Y(气)2Z(气)△H0,可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移动,则生成物Z的百分含量减小,A、B错误;反应前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则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生成物Z的百分含量增大,又P1>P2,则C正确,D错误,选C。10.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甲容器保持容积不变,乙容器保7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α,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A.等于αB.大于αC.小于α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详解】先假定甲、乙的体积都不变,达到平衡后再保持乙的压强不变,此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待等体积达平衡后,欲保持乙的压强不变,就需要减小体积。减小体积则乙的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平衡正向移动,所以,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α,则乙的SO3的转化率将大于甲的,即大于α,故选B。【点睛】正确理解等效平衡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中先设为同等条件,平衡后再改变某一条件使之符合题设条件,根据改变的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分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11.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xC(g)ΔΗ=QkJ•mol-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表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C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C%)的关系曲线,则()A.T1>T2,P1>P2,m+n>x,Q>0B.T1<T2,P1<P2,m+n<x,Q>0C.T1>T2,P1<P2,m+n<x,Q<0D.T1<T2,P1<P2,m+n>x,Q<0【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象可知,温度为T1时,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可知P2>P1,且压强越大,C的含量越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即m+n<x;压强为P2时,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可知T1>T2,且温度越高,C的含量越低,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Q<0;故选C。812.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
本文标题:甘肃省天水市天水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理(普通班,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6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