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案(共10篇)是网友精心推荐的,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带来参考。第一篇范文:数学教案目标预设1、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2、在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重点、难点】探索有序的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设计理念】“因数与倍数”这节课的内容,传统教材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系统安排的,在除法和整除的基础上,由整除直接演绎推理出来的。这种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没有学生经历的过程,学生获得的概念是刻板的、冰冷的。而本节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借助表象进行操作和想像活动,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以及其中的“因倍关系”,进而生成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种意义的建构是基于学生原有经验之上的,是学生自主操作、积极思考的结果。【设计思路】例1通过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出不同的长方形的操作,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在此基础上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例2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接着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再找出两个数的倍数,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例子,发现一个数的倍数中最小的数、最大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例3教学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过程和例2基本相同。“想想做做”利用倍数和因数的概念阐述两个数的关系。最后的游戏既检验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又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教学过程】一、感受并认识因数和倍数1、拼长方形导入(课件演示12个小正方形)这里有12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请你用它们摆出一个长方形,行吗?提出要求:能想象的就想象着在脑子里摆一下,不能想象的就在本子上画一画。2、谁能用一个乘法算式来表示你的摆法?(学生回答)3、根据学生回答,提问:请大家想象一下他可能是怎样摆的?还可能是怎么摆的?4、还可以怎么摆?同样用一道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学生回答)他有可能是怎样摆的?能想象出他的摆法吗?(依次让学生回答,教师课件演示,并在屏幕上显示这三种摆法)5、讲述: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摆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由此,我们还得出三道不一样的乘法算式。以3×4=12为例,3×4=12,从数学的角度看,我们还可以说,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我们还可以说,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板书:因数和倍数)6、结合另外两道乘法算式,你能分别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请同座两个学生相互说一说。)7、说明:为了研究的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专指不是零的自然数。[设计意图:“因数与倍数”这节内容,传统教材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系统安排的,在除法和整除的基础上,由整除直接演绎推理出来的。这种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没有学生经历的过程,学生获得的概念是刻板的、冰冷的。而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借助表象进行操作和想像活动,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以及其中的“因倍关系”,进而生成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种意义的建构是基于学生原有经验之上的,是学生自主操作、积极思考的结果。]二、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1、从刚才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知道12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是不是只有12呢?你还能找出一个来吗?把3的倍数用你认为合理的方式写在纸上(师巡视)2、展示一个学生的作业纸让其说出找3的倍数的方法,在取得学生统一的意见之后师归纳小结方法。总结:我们可以根据想3×()=()的方法来有顺序的找3的倍数。3、试一试:2的倍数、5的倍数4、引导学生观察3、2、5的倍数的共同特点,并归纳出书上的结论。三、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你能找出36的所有因数吗?2、试一试,看谁能挑战成功。(学生独立找36的因数)3、交流找的方法。交流时注意:(1)你是怎么找一个数的因数的?(2)你怎样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3)找到什么时候结束?4、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是:从小到大找;一对一对找提问: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5、完成试一试:找出15、16所有的因数。6、观察上面的例子,说说有什么发现吗?(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得出书上的结论。)强调:找一个数的因数要按顺序成对地找。三、巩固、提升练习1、想想做做2学生填表。提问:“应付元数”分别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其实都是4的倍数,你能还能举出一些4的倍数吗?写的完么?2、想想做做3学生填表排数都是24的因数吗?每排的人数呢?3、提高练习(课件显示:下面哪些数一定是□□的因数。1、2、3、4、5、6、7、8、9、10)(1)方框后面藏着—个两位数,看谁能很快说出下面10个数中,哪些是它的因数?(课件单击一下,出示“21”。)(2)接着出示“□4”,哪些是它的因数呢?说说你的想法?要使这个数一定有因数2,那么个位上还可以是哪些数字?(3)出示“□0”。你知道除了1和2外,还有哪些数也是它的因数?(4)最后出示“□□”。这一次,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都看不清了,你还能找到答案吗?[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组变式练习,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另一方面又巧妙渗透了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体现了数学学习的综合性、连贯性。]四、“对号入座”游戏游戏规则:1、每个人记住自己的学号。2、教师喊一个数字(例如:18),被叫到号码的同学则出列到讲台前。3、老师喊“所有因数集合”,此时只要是讲台前同学学号数的因数的同学,就必须马上出列排成一排。4、排错者(非18的因数者却出列,或者是18的因数者却没出列)该组扣一分。5、以此类推重复步骤2~4。五、组织学生下课1、结束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关于“因数和倍数”,还有许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索……2、组织学生分批下课。(1)请学号数不少于三个因数的同学先下课;(2)请学号数只有两个因数的同学下课;(3)请学号数只有一个因数的同学跟我一起下课。第二篇范文:数学教学计划20xx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计划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和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2.能判断二次根式中的同类二次根式.3.会用同类二次根式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三)德育渗透点从简单的同类二次根式的合并,层层深入,从解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维,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四)美育渗透点通过二次根式的加减,渗透二次根式化简合并后的形式简单美.二、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引导法、比较法、剖析法,在比较和剖析中,不断纠正错误,从而树立牢固的计算方法.2.学生学法通过不断的练习,从中体会、比较、二次根式加减法中,正确的方法使用,并注重小结出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运算.2.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化简.3.疑点及解决办法的关键在于二次根式的化简,在适当复习二次根的化简后进行一步引入几个整式加减法的,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从而最后引入同类,可进行阶梯式教学,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和运用,通过具体例题的计算,可由教师引导,由学生总结出计算的步骤和注意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反例,让学生去伪存真,这种比较法的教学可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法则的运用更加准确和熟练,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复习最简二根式整式及的加减运算,引入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尽量让学生回答问题.2.教师通过例题的示范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并引入同类的二次根式的定义.3.再通过较复杂的计算,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出的法则.4.通过学生的反复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引导学生从解题过程中体会理解二次根式加减法的实质及解决的方法.第三篇范文:数学教学计划后面为你推荐更多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含知识基础、技能发展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等)。二、教材内容简析(含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教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各部分内容间关系等)。三、教学目标与达成措施。一年级共有三个班,由于学生年龄小,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学生生活,他们对小学生活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好学,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本册教学工作的重要工作。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图形,分与合,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11~20各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期末复习。本册教材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二)过程与方法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2.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5.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具体措施: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8.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第四篇范文:数学教学计划一、研究背景《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
本文标题:数学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71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