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个体部分)组织行为学复习题课堂用doc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气质类型中多血质的主要行为特征是()A,缓慢稳重B,小心迟疑C,精力充沛D,胆量较大2、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A.气质B.性格C.个性D.能力3、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A.技术能力B.交际能力C.行政管理能力D.沟通能力4、态度是指个体对待一类人和社会事物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不具有的成分是(D)。A认知B情感C意向D性格5、影响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ABCDE)A遗传B体格与体型C性别D家庭E职业6.(C)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A知觉B动机C情绪情感D价值观7.(C)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A气质B能力C性格D态度8.“一白遮百丑”是犯了哪种知觉错误?(B)A第一印象B晕轮效应C定型D投射9、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B)。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B、霍桑试验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10、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B)。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验法选题11、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C)。A、气质B、个性C、能力D、性格12、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B)。A、气质B、能力C、个性D、性格13、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D)。A、自我B、本我C、超我D、无我14、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C)。A、荣格B、阿德勒C、麦迪D、弗洛依德15、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C)。A、能力低下B、一般能力C、天才D、才能16、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A)。A、理智型B、情绪型C、意志型D、中间型17、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C)。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定型效应18、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B)。A、梅奥B、马斯洛C、赫兹伯格D、泰罗19、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很大,因此他对干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会A、很高B、很低C、可能高也可能低D、不高也不低6、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个性C、能力D、性格20、具有高水平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A、能力低下B、一般能力C、天才D、才能21、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定型效应22、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规律的组织行为学,最先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A.美国B.英国C.德国D.中国23、据统计,在全盘自动化的条件下,人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耗费的比重为()。A.90∶10B.60∶40C.10∶90D.40∶6024.在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中,“算术平均数”指标常用于()。A.离中趋势分析B.集中趋势分析C.抉择分析D.相关分析25.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是()。A.实验室实验B.准实验法C.现场实验法D.测验法26.不善于表露情感、表现行为,与人交往显得沉静而孤僻,这种性格类型是()。A.情绪型B.外倾型C.内倾型D.顺从型27.胆汁质型气质主要行为特征是()。A.敏捷活泼B.迅猛急躁C.小心迟疑D.缓慢稳重28.态度的特性有: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针对性、态度的协调性、态度的稳定性、态度的两极性和()。A.态度的直接性B.态度的相对性C.态度的间接性D.态度的科学性29.在组织内部,个人事业生涯的纵向变动是()。A.个人工作部门的变动B.个人工作向核心方面的变动C.个人工作责任上的变动D.个人工作等级职位的变动30.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B.一切人的行为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31.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A.面谈法B.电话调查法C.问卷调查法D.案例研究法32.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A.气质B.性格C.能力D.个性33.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D.按人的行为模式34.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A.角色知觉B.角色冲突C.角色期待D.角色定式35.人事心理学主要解决()A.人与事的配合B.人与机器的配合C.人与人的配合D.营销者与消费者的配合36.以自己的想法去猜测别人也有这种想法,这是()A.成见B.晕轮效应C.投射D.知觉的防御37.个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A.气质B.性格C.个性D.能力38.度量离中趋势的常用指标是()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39.参与管理的理论基础是()A.X理论B.Y理论C.Z理论D.超Y理论40.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A.人生观B.世界观C.价值观D.信仰41.一般衡量能力强弱的标准是()A.智力B.创造力C.才能D.工作绩效42.一个人对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就是()A.角色同一性B.角色知觉C.角色期待D.心理契约43.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是()A.社会学B.管理学C.组织行为学D.市场营销学44.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主张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还著有《新教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著作,因此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的是()A.法约尔B.泰罗C.马科思·韦伯D.亨利·甘特45.个体行为的理论模式可用()来表示。A.B=f(Pa、b、c·Rm、n、o)B.B=f(Pa、b、c……·Em、n、o……)C.B=f(P·G)D.B=f(P·L·E)46.观察者以自己的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支推测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这种方法称()。A.案例研究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心理测验法47.形成知觉的第二个阶段是()。A.组织B.解释C.选择D.观察48.个体往往注意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而忽视那些不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这主要是因为()。A.投射B.晕轮效应C.知觉的防御D.首因效应49.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为了证明某个观点所进行的研究是()A.工作研究B.理论性研究C.应用性研究D.描述性研究50.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并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人是()A.泰罗B.赫兹伯格C.莉莲·吉尔布雷思D.马科思·韦伯51.法约尔没有..提出的理论或观点是()A.经营六职能B.行政管理理论C.14条管理原则D.管理五要素理论52.只讲具体的人、物和案例,缺乏理论概括的理论派别是()A.经验主义管理学派B.经理角色理论C.古典管理理论D.社会系统理论5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A.个体B.群体C.组织D.班组54.在人们产生错误知觉的思想方法中,有一种是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被称之为()。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55.美国组织行为学家史布兰格把人的价值观分为六类,他分类的基础是()。A.按人员的不同对象来划分B.按有无价值的不同标准来划分C.按不同行为方式来划分D.按经营管理所追求的不同目标来划分56.创造性行为产生的源泉是()。A.和谐的人际关系B.良好的信息沟通C.合理的群体结构D.弹性的组织结构57.心理学家霍兰德认为,决定着人们从事职业种类的基本的“个性定向”有()。A.四种B.五种C.六种D.七种58.个人在组织内事业生涯变动的模式呈现出是一个()。A.正方体B.圆柱体C.圆锥体D.圆球体59.人的行为的理论模式为()。A.B=f(Pa、b、c·Rm、n、o)B.B=f(Pa、b、c.....·Em、n、o......)C.B=f(P·G)D.B=f(P·L·E)60.实验法中的间隔时序准实验的特点在于,对同一个群体进行()。A.不同的实验对比B.附加物力的实验对比C.附加人力的实验对比D.实验前后对比61.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通过对某人的知觉而留下的最初印象,能以同样的性质,影响着后来对他再次发生的知觉,称之()。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投射62、有关个人事业生涯选择的第二个重要步骤,是对()。A.事业的选择B.对组织的了解和选择C.职务的选择D.职位的选择63.组织行为学是一门()A.理论性学科B.应用性学科C.实验性学科D.综合性学科64.下面哪种方法不是..问卷调查法的形式?()A.选择法B.是否法C.等级排列法D.比较法65.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是()A.态度B.气质C.性格D.能力66.只反映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是()A.感觉B.知觉C.社会知觉D.自我知觉67.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是()A.态度B.气质C.性格D.能力68.组织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A.个体B.群体C.团队D.组织69.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A.态度B.性格C.气质D.能力70.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所做的猜测,这种概率称为()A.主观概率B.先验概率C.经验概率D.客观概率71.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A.哲学B.心理学C.组织学D.行为科学72.着重对人的个别差异的研究,为选择及培训合格的人员,担负组织内的特定工作,这一学科是()A.人事心理学B.个性心理学C.人格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73.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几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是()A.抉择分析B.相关分析C.因素分析D.回归分析74.运用归因论原理来增强人们的()A.归因性B.社会性C.心因性D.坚持性75.神经过程的特性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心理活动的()A.动力上B.特征上C.行为上D.速度上7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A.麦克里格B.史布兰格C.海德D.特尔曼77.用于测定创造性潜能的具体方法是()A.TATB.RATC.SPSD.SPSS7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A.意识B.价值观C.知觉D.行为79.以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过程为目的所进行的调查研究,称为()A.描述性研究B.预测性研究C.归纳性研究D.解释性研究80.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提出者是()A.亨利·甘特B.马科思·韦伯C.玛丽·福莱特D.亨利·法约尔81.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人而研究其心理过程的学科是()A.心理学B.社会学C.社会心理学D.社会行为学82.度量离中趋势的常用指标是()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83.按不同行为方式来划分,价值观可分为()A.五类B.六类C.七类D.八类84.任何创造性行为都必须产生出对组织、对社会、对人类有价值的新成果,这体现了创造性行为的()A.首创性B.有用性C.主动性D.高效性85.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A.创造性能力B.创造性思维C.创造性知觉D.创造性记忆86.组织行为学把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称为()A、事业生涯管理B.事业生涯计划C.事业生涯开发D.事业生涯发展87.在人类学中与研究组织行为学关系最密切的学科是()A.体质人类学B.文化人类学C.考古学D.人类心理学88.在相关分析中,其度量的具体指标是()A.相关度B.相关比C.相关系数D.标准差89.人脑对客观事物综合整体的反映是()A.感觉B.知觉C.社会知觉D.自我知觉90.以下不属于...创造性行为特点的是()A.首创性B.有用性C.适应性D.可行性91.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A.创造性思维B.创造
本文标题:(个体部分)组织行为学复习题课堂用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8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