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北省保定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1河北省保定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ΔH<0、Δ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ΔH=+185.57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2、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mol/(L·s)B.υ(B)=0.3mol/(L·s)C.υ(C)=0.8mol/(L·s)D.υ(D)=1mol/(L·min)3、10mL浓度为1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A.K2SO4B.H2SO4C.CuSO4D.Na2CO34、如图所示,向恒温恒压容器中充入2molNO、1molO2,发生反应:2NO(g)+O2(g)2NO2(g)。下列情况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体积不再改变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NO与O2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不再改变5、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标准燃烧热B.由N2O4(g)2NO2(g)ΔH=-56.9kJ·mol-1,可知将1molN2O4(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56.9kJC.由:H+(aq)+OH-(aq)===H2O(l)ΔH=-57.3kJ·mol-1,可知:含1molCH3COOH的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为57.3kJD.已知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kJ·mol-1,则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110.5kJ26、勒夏特列原理是自然界一条重要的基本原理。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NO2气体受压缩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对2HI(g)H2(g)+I2(g)平衡体系加压,颜色迅速变深C.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高压工艺提高氨的产率D.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常加入少量铁屑以防止氧化7、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做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Δ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8、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a、b两处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管发生吸氧腐蚀,b管发生析氢腐蚀B.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C.a处溶液的pH增大,b处溶液的pH减小D.a、b两处具有相同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9、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ΔH=+100kJ·mol-1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反应热ΔH将减小B.每形成2molA—B键,将吸收bkJ能量C.每生成2分子AB吸收(a-b)kJ能量D.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00kJ·mol-110、我国最近在太阳能光电催化—化学耦合分解硫化氢研究中获得新进展,相关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3A.该制氢工艺中光能最终转化为化学能B.该装置工作时,H+由b极区流向a极区C.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3++e-===Fe2+D.a极区需不断补充含Fe3+和Fe2+的溶液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普通电解精炼铜的方法所制备的铜中仍含杂质,利用下面的双膜(阴离子交换膜和过滤膜)电解装置可制备高纯度的Cu。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极a为粗铜,电极b为精铜B.甲膜为过滤膜,可阻止阳极泥及漂浮物杂质进入阴极区C.乙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可阻止杂质阳离子进入阴极区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时,可生成32g精铜12、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①增加C的量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3、在25℃、101kPa时,C(s)、H2(g)、CH3COOH(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3.5kJ·mol-1、-285.8kJ·mol-1、-870.3kJ·mol-1,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A.-488.3kJ·mol-1B.488.3kJ·mol-1C.-191kJ·mol-1D.191kJ·mol-114、根据右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4A.烧杯a中的溶液pH降低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15、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不正确的是()c/(mol·L-1)v/mol·L-1·min-1T/K0.6000.5000.4000.300318.23.603.002.401.80328.29.007.50a4.50b2.161.801.441.08A.a=6.00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C.b318.2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16、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无催化剂时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无催化剂时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B.500℃、101kPa下,将1molSO2(g)和0.5mol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SO3(g)放热a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ΔH=-2a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D.ΔH=E1-E2,使用催化剂改变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热17、一种新型可逆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总反应为:5Al+3Cn(AlCl4)+4AlCl-4===4Al2Cl-7+3Cn(Cn表示石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2Al-6e-+7Cl-===Al2Cl-7B.放电时AlCl-4移向正极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AlCl-4-e-+Cn===Cn(AlCl4)D.电路中每转移3mol电子,最多有1molCn(AlCl4)被还原18、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B.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选用阴离子交换膜C.电极A反应式为2NH3-6e-===N2+6H+D.当有4.48LNO2(标准状况)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8mol19、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一种以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作为电解质。下列关于该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电子从左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右侧电极6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N2H4+4OH--4e-===N2+4H2OC.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D.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K+从负极向正极迁移,因而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20、500mL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0.6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下),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混合溶液中c(K+)为0.2mol·L-1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2mol电子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05molD.电解后溶液中c(H+)为0.2mol·L-1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1、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煤化工中生产的CO和H2可制取甲醇,发生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ΔH=-99kJ·mol-1。(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A.消耗CO和消耗CH3OH的速率相等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C.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CO的转化率D.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2)在某温度时,将1.0molCO与2.0molH2充入2L的空钢瓶中,发生上述反应,在第5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此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甲醇浓度的变化状况如图所示。①从反应开始到5min时,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②1min时的v正(CH3OH)________4min时v逆(CH3O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若将钢瓶换成同容积的绝热钢瓶,重复上述实验,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________0.1(填“”“”或“=”)。22、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若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使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测得反应放出热量为Q1。填写下列空白:7(1)Q192kJ。(2)b曲线是时的能量变化曲线。(3)上述条件下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4)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若通入2molN2和6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kJ,则2Q1与Q2的关系为。23、(1)以NO2、O2、熔融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图,在使用过程中石墨Ⅰ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则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燃料电池是将燃料能源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化器”。目前已经使用的二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X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则X是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该电池的电解质显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另一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有44.8LO2完全反应,则电路中转移________mol电子,消耗________g二甲醚。24、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8(4)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实验混合溶液ABCDEF4mol·L-1H2SO4/mL30V
本文标题:河北省保定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93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