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20·浙江选考仿真特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漂白粉有效成分是氯酸钙B.液氯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混合物C.碘化钾水溶液能使淀粉变蓝D.氯气通入水中能置换出氢气解析:选B。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钙,而不是无漂白性的氯化钙,漂白粉中无氯酸钙,A错误;B.液氯的化学式为Cl2,只含一种分子,因此属于纯净物,而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含有Cl2、H2O、HClO三种分子,以及H+、Cl-、ClO-、OH-四种离子,因此属于混合物,B正确;C.碘化钾水溶液中只含I-,不含I2,前者遇淀粉不变蓝,后者遇淀粉才会变蓝,C错误;D.Cl2+H2OHCl+HClO,因此氯气与水反应不会生成氢气,D错误。2.(2020·平阳二中期中)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干燥的Cl2可储存于钢瓶,说明Cl2不与铁反应B.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得到氯气、氢气和钠C.工业上以氯气和澄清石灰水为原料制取漂白粉D.次氯酸能使染料等有机色素褪色,有漂白性,还能杀死水中的细菌,起消毒作用答案:D3.(2020·浙江名校联考)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亚铁B.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和电解熔融氯化钠均能得到氯气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D.Cl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解析:选A。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A项错误。4.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2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氧化性:Cl2Br2I2Bc处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Cd处立即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De处变血红色还原性:Fe2+Cl-解析:选D。选项A的实验现象只能说明氧化性:Cl2Br2和Cl2I2,不能说明氧化性:Br2I2;选项B的实验现象还可以说明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选项C中,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也可以出现对应的实验现象;e处变血红色是氯气氧化Fe2+生成Fe3+的结果,选项D正确。5.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是氟化钾②溴中溶有少量氯气,可以用加入溴化钠再用汽油萃取的方法提纯③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有感光性④某溶液与淀粉KI溶液反应出现蓝色,则证明该溶液是氯水或溴水⑤氟气跟氯化钠水溶液反应,一定有氟化氢和氧气生成⑥氯气跟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⑤⑥D.①③④解析:选C。易被氧化的物质应具有较强还原性,各卤素离子中,I-的还原性最强,故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是碘化钾;卤化银中除氟化银外均有感光性;能与淀粉KI溶液反应出现蓝色现象的,除氯水或溴水外,还可以是碘水等。6.(2020·平湖中学选考模拟)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氯气,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两处明显错误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氯气逸出解析:选B。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未用酒精灯加热和直接将氯气排放到空气中,A、C正确;B项,因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采取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3B不正确;D项,因在集气瓶口处发生反应:2KI+Cl2===2KCl+I2,淀粉遇单质碘会变蓝,故可证明是否有氯气逸出,D正确。7.(2020·金华东阳二中选考模拟)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B.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C.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MnO2+4HCl(浓)=====△Mn2++2Cl-+Cl2↑+2H2OD.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2ClO-解析:选B。A、D项,次氯酸不能拆开,故两项皆错误;C项,浓盐酸应拆成离子形式,C错误。8.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B.Ⅱ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解析:选D。A项中即使MnO2过量,浓盐酸中的HCl也不能完全消耗,因为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该项说法错误;B项中发生的应是取代反应;C项中应生成棕黄色的烟;D项中:Cl2+2NaOH===NaCl+NaClO+H2O,在含有NaCl和NaClO的溶液中加入H2SO4,发生反应Cl-+ClO-+2H+===Cl2↑+H2O。9.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4A.反应⑤说明该条件下铝的还原性强于锰B.反应①②③④⑤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C.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D.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解析:选A。反应⑤是置换反应,铝是还原剂,锰是还原产物,所以铝的还原性强于锰,A项正确;①②③④⑤五个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④⑤不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所以不是离子反应,B项错误;反应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从-1价升高到0价,而反应④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从-2价升高到0价,所以两者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2,C项错误;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参加反应的HCl中有一半被氧化,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之比为1∶2,D项错误。10.已知:反应ⅰ4KI+O2+2H2O===4KOH+2I2反应ⅱ3I2+6OH-===IO-3+5I-+3H2O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久置的KI固体(呈黄色)溶于水配成溶液;②立即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实验②说明久置的KI固体中不含I2B.碱性条件下,I2与淀粉显色的速率快于其与OH-反应的速率C.实验③中溶液变蓝的可能原因为IO-3+5I-+6H+===3I2+3H2OD.若向淀粉KI试纸上滴加稀硫酸,一段时间后试纸变蓝,则证实该试纸上存在IO-3解析:选C。分析题中实验②的现象可知,实验①所得溶液中不含I2,含有KOH,说明久置的KI固体中KI发生反应ⅰ后生成的I2在水溶液中迅速与KOH发生了反应ⅱ,A项错误;碱性条件下,I2与淀粉显色的速率慢于其与OH-反应的速率,B项错误;实验③中溶液变蓝的可能原因是酸性条件下IO-3与I-发生歧化反应生成I2,C项正确;若向淀粉KI试纸上滴加稀硫酸,一段时间后试纸变蓝,说明I-在酸性条件下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了I2,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1.某同学用200mL12mol·L-1浓HCl和足量MnO2缓缓加热来制取Cl2,并将生成的Cl2通入FeBr2溶液和FeI2溶液中来探究Fe2+、Br-和I-的还原性强弱。请回答下列问题:5(1)将少量的Cl2通入FeBr2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FeI2充分反应,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血红色物质生成,则Fe2+、Br-和I-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将4.48L(标准状况下)氯气通入800mL碘化亚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解析:(1)Fe2+被Cl2氧化为Fe3+,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Fe3+,Fe2+的还原性大于Br-。(2)Cl2氧化I-而未氧化Fe2+,说明I-的还原性大于Fe2+。(3)设FeI2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氧化I-需用Cl2xmol,氧化Fe2+所用的Cl2为(0.2-x)mol,生成的Fe3+为2(0.2-x)mol,则由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知2(0.2-x)=x-2(0.2-x),解得x=0.16,c=0.16mol/0.8L=0.2mol·L-1。答案:(1)Cl2+2Fe2+===2Fe3++2Cl-(2)I->Fe2+>Br-(3)0.2mol·L-112.常温常压下,一氧化二氯(Cl2O)为棕黄色气体,沸点为3.8℃,42℃以上会分解生成Cl2和O2,Cl2O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按体积比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不含Cl2)制备次氯酸溶液。(1)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2)装置B中多孔球泡和搅拌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实验目的,要将Cl2和空气混合通入Na2CO3溶液中制备Cl2O,应先用装置A制备Cl2,再通过装置D除去混合气体中的HCl气体,同时混入空气,将混合气体通入6装置B,在装置B中发生制备Cl2O的反应;然后将制取的Cl2O气体先通入装置C,以除去Cl2杂质气体,最后通过装置E制取次氯酸溶液,故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B→C→E。(2)多孔球泡和搅拌棒均能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氯气属于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四氯化碳,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Cl2O中的Cl2。答案:(1)ADBE(2)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除去Cl2O中的Cl213.下图是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的流程。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混合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混合①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混合液②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SO2和Br2用冰水混合,二者反应生成H2SO4和HBr。(2)由于Br2具有易挥发性,使用冰水能降低体系温度,防止溴挥发,使反应进行完全。(3)加入Na2SO3可以除去少量未反应的Br2。答案:(1)SO2+Br2+2H2O===H2SO4+2HBr(2)降低体系温度,防止溴挥发,使反应进行完全(3)除去粗产品中未反应完的溴
本文标题:(浙江选考)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4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27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