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31页)2017-2018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第四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有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向一定是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浓硫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相同条件下,加热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a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b为氯酸钾A.AB.BC.CD.D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喜爱而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CO2是酸D.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3.将20克10%的盐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滴入石蕊试液,溶液为()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法判断4.向一定量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有关图象错误的是()第2页(共31页)A.B.C.D.5.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利用仪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B.图中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C.由a点到c点的pH变化过程表示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D.该实验是将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6.某同学摘花时,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以下家庭常见物品可以用来涂抹在蜇伤处以减轻疼痛的是()A.食醋(pH约为3)B.牛奶(pH约为6.5)C.矿泉水(pH约为7)D.肥皂水(pH约为10)7.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第3页(共31页)A.A点时的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B.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C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氢8.中和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用xg溶质质量分数为y的稀硫酸,若改用xg溶质质量分数为y的稀盐酸进行中和,则反应后溶液的pH()A.等于7B.小于7C.大于7D.无法确定9.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A.红色B.紫色C.蓝色D.无色10.如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离子11.某同学帮助校园绿化工人做花圃土壤分析,结果发出其pH为4,为改食土第4页(共31页)壤应摆选择的物质是()A.熟石灰B.烧碱C.硝酸铵D.氯化钾12.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为()A.NaOHB.NaClC.NaOH和NaClD.无法判断13.测土配方施肥是指在充分掌握土地肥力情况的条件下,对土地施肥提出合理建议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为了保证作物科学丰产,湖南澧县农业局于2015年11月初开始进行秋冬季测土配方施肥取土工作.例如技术员通过实验测得某块地的土壤酸性过强,不利于小麦生长,则为了改善土壤pH,你认为技术员会推荐农民使用()A.生石灰B.碳酸氢钠C.熟石灰D.氢氧化钠14.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B.反应前后,H2O的数目不变C.反应前后,H+和OH﹣的数目不变D.反应前后,Na+和Cl﹣的数目不变15.将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不能和下列物质反应的是()A.FeCl3B.S02C.MgD..HCl第5页(共31页)16.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盐酸溶液中B.A点时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17.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CaO+2HCl═CaCl2+H2OB.HCl+KOH═KCl+H2OC.2NaOH+CuSO4═Cu(OH)2↓+Na2SO4D.Ca(OH)2+CO2═CaCO3↓+H2O18.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将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中B.a克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NaOH溶液质量相同19.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下列图象错误的是()第6页(共31页)A.B.C.D.20.皮蛋是时常食用的一道凉菜,皮蛋有涩味,加入适量的食醋搅拌能除去涩味,是因为皮蛋中含有()A.酸性物质B.碱性物质C.中性物质D.有毒物质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下图表示:向盛有10mL稀的甲溶液(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中,加入乙溶液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分析曲线回答问题:(1)甲是溶液;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甲溶液呈色.(2)当加入乙溶液的体积为mL时,甲、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3)当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22.在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系列问题进行了探究.(1)根据图中的曲线可判断该实验中溶液的滴加的顺序是;A.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B.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2)向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一直到恰好反应为止,反应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如下:加入盐酸体积V/mL246810第7页(共31页)溶液温度上升(t)/℃15.219.622.026.028.2根据表格分析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酸和碱之间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在图甲中,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实验2: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1)往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图乙所示.请判断A点时溶液的酸碱性为性.(2)若改为将等量稀盐酸往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反应过程中最高温度远高于图乙中的最高值.请做出合理解释.24.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性,还可能呈性.【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无色酚酞试液变溶液呈第8页(共31页)液,振荡碱性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性【分析与思考】(1)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方案二:取样,加入,若观察到,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25.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为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小颖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颖同学通过图一所示的实验,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她依据的实验现是.(2)氢氧化钠是实验室常用药品,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A.称量:可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天平左边托盘的纸上进行称量B.溶解:NaOH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热,溶解时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应急:先用大量水冲洗皮肤上的NaOH溶液,再涂上3%~5%稀盐酸溶液D.保存: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应密封保存第9页(共31页)(3)溶液的pH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二所示,图中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写化学式)26.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老师们在课堂上欲带领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它们之间发生了化学应.(1)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李海提出可以通过测量在稀硫酸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得出结论,请描述测量溶液pH的方法.(3)化学反应过程中通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查阅资料发现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刘梅同学提出可以利用在氢氧化钠固体中稀硫酸,测量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达到实验的目的.这一方案立即被同学认为不完善,你认为方案不完善的原因是.大家一起讨论了实验改进方案,大家都认为该实验要得到科学的结论需要控制相等的量是,随后大家根据科学的方案重新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温度随滴加稀硫酸溶液体积变化情况记录如下表:稀硫酸溶液体积(mL)0245678910温度(℃)2020.52424.825.224.323.62120分析以上数据,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硫酸溶液的体积是ml;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的原因是.(如果你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你将得到4分奖励,但本卷总分不超过60分)(4)请设计出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方法一:;方法二:.27.如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题.(1)在如图D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第10页(共31页)(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28.在Na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事实能证明两者恰好中和的是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没有沉淀生成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D.(填实验方法及现象)29.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02468101214烧杯中溶液的pH1.11.21.41.62.07.011.012.2(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2mL时,溶液显色;(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写化学式).30.小马同学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滴加一些盐酸后没有看到现象,才想起来忘了加酚酞试液.于是赶忙补加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是无色的.他认为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溶液已是中性的了.小亮同学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溶液也可能是酸性的.理由是.那么小马同学实验得到的溶液究竟是中性的还是酸性的呢?(1)小亮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色,表明溶液呈酸性.(2)小华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到碳酸钠溶液中,看到,表明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你也设计实验方案(不同于小亮和小华的方案),证明溶液呈酸性.每写出一个正确方案,要求:所用试剂类别必须不同.方案一:方案二:.第11页(共31页)2017-2018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第四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有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向一定是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浓硫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相同条件下,加热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a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b为氯酸钾A.AB.BC.CD.D【解答】解:A、由于稀硫酸中用含有一定量的水,图象的出发点不应原点出发,故A错误;B、浓硫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但不会为0,故B错误。C、向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常见的酸和碱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42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