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年高考生物三轮复习 教材回扣必杀技 专题07 种群与群落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种群与群落一、种群知识要点知识点背诵内容能力要求特别提醒种群特征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意义/调查方法(逐个计数、样方法、标志重捕、黑光灯诱捕、抽样检测)牢记数量特征/理解种群密度的概念/理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区别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内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出生率和死亡率:概念/意义/曲线与种群数量变化理解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计算出生率时,分母应当是原来个体的数目年龄组成:概念/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意义(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模型(下面三种)理解以下三种模型/理解成体比例大出生率不一定大注意三种模型都是以各年龄段的个体比例为标准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性别比例: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只影响出生率,不影响死亡率)/应用理解并牢记性别比例的意义/掌握性引诱剂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些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的性别比例,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控制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理解城市人口变动/种群迁徙、洄游/迁入迁开放的生态系统/植物繁殖体的迁移2个体总数的比例。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与种群基因频率出直接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数量特征之间关系模型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③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空间特征均匀分布/随机分布/聚群分布记住并识别三种空间特征种群中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状况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适用范围/取样关键(随机取样)/取样方法(五点取样和等距离取样)/计数原则(顶边、左边、左角)/步骤(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选取样方/计数/计算)明确不选单子叶植物的原因(丛生或蔓生,从地面上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会写调查报告/会设计记录表/会实施调查适用于植物、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目不宜过少/随机取样/调查前考察、分工、准备、排查安全隐患/对数量少,个体大的种群可以逐个数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活动范围比较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步骤(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捕获并标记/释放混合/重捕计数/计算)/计算公式/误差分析(N变大的可能原因:标记物易脱落、被标记个体被捕获概率降低或易被捕食、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捕获且在被标记个体稀少处捕获)会计算种群数量并分析误差产生原因(N变小的原因:被标记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捕获且在被标记个体密集处捕获等)注意事项: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同/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记物不易脱落/公式:第一次捕获M只并标记,第二次捕获了n只,其中有m只被标记,根据公式MN=mn,得N=n·Mm。黑光灯诱适用范围:有趋光性的害虫/它发出330-400nm的紫外光记住黑光灯诱捕法的适用范围3捕法波,这是人类不敏感的光抽样检测法步骤:接种/培养/抽样/制片/计数(每天抽样、制片、计数)理解并记住实验步骤1个试管七天抽样,前后对照/接种完立即计数/每次取1滴制片关键: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与盖玻片的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片刻后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牢记制片关键/理解操作的原因先滴加培养液会使调查结果增大/每次取培养液之前要摇晃试管/如果不摇晃试管从试管底部取样会使结果增大表格设计:以天数为变量/采取五点取样法计算每个小方格中的酵母菌数量会设计记录表/会分析数据计算公式(1mL培养液中含酵母菌数=4ab×106/ab×106)理解公式/注意大方格的规格(1×1或2×2)公式中a为每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b为稀释倍数逐个计数法适用范围:适用于个体数目比较少的大型动物或植物记住适用范围种群数量变化增长“J”型增长:原因(食物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模型及数学含义(Nt=N0λt)/曲线(种群数量/增长率/增长速率)理解“J”型增长的原因/会分析曲线/(λ=1、λ>1、λ<1)区别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率/增长倍数/“J”的增长率不变引入外来物种遵循协调平衡原理和环境的承载能力“S”型增长:原因(资源空间有限,有敌害)/曲线(种群数量/增长率/增长速率)/环境容纳量/应用(濒危物种/捕捞和采伐/有害动物)理解“S”型增长的原因/会分析曲线含义/理解环境容纳量及其应用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出生率和死亡率与曲线的关系波动下降影响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理解捕食关系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种群数量除了增长、波动和下降外;在不利条件下,还会出4现持续下降甚至是消亡。“J”型增长中λ和增长率的关系Nt=N0λt,λ为某时段结束时种群数量为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而非增长率,增长率=(λ-1)×100%。(1)λ>1时,种群数量增大,如图中AB段(不包括B点)。(2)λ=1时,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如图中B、D点。(3)λ<1时,种群数量减小,如图中BD段(不包括B、D点)。“S”型曲线中K值与K/2值的分析与应用(1)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可能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值可能会上升。(2)在环境条件稳定,K值一定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回到K值。(3)K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是环境容纳量,即在保证环境条件不被破坏前提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所达到的最大值会超过K值,但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因为环境条件已遭到破坏。(4)K值与K/2值的应用不同模型的KB为K值5二、群落知识要点群落结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理解概念(时间、空间、全部生物)群落是指全部生物,包括所有动物、所有植物和所有微生物研究问题①有多少种群,谁是优势种群?②种间关系③群落空间结构④各种群在空间上分布⑤群落的范围和边界⑥群落演替情况理解群落研究问题/区别种群研究问题研究单位是种群/群落的特征与种群的特征不同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种群的重要特征/指标(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不同群落的丰富度不同理解丰富度概念/丰富度以群落中物种数目多少,而不是以生物个体多少丰富度以物种数目为标准/赤道附近丰富度不一定高种间关系互利共生/特点: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实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藻类与真菌构成的地衣/曲线/能量关系)理解共生的特点/掌握曲线和能量模型/知道生物之间互助形式多样共生不是种间互助的唯一形式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曲线/能量关系理解捕食的概念及曲线/会判断捕食者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养分以维持生活)/实例病毒与宿主细胞/槲寄生与苹果树理解寄生的概念/掌握去曲线及能量关系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特点(常表现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占劣势甚至死亡)/实例(植物、动物)掌握竞争的概念/掌握其曲线及能量关系动植物之间也存在竞争空间/注意鲈鱼吃幼鱼属于种内斗争不是竞争/大小两种草履虫的关系是竞争空间垂直结构:特点(表现分层现理解并牢记垂直结构动物分层是受植物分层影响/6结构象)/植物分层分布的原因是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意义: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动物分层的原因是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特点及动植物分层分布原因农田群落分层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的植物属于不同的生物群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c处湿地水域由浅水到深水植物分布不同属于水平结构水平结构:原因(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自身生长特点、人与动物的活动)/特点:镶嵌分布记住水平结构产生的原因及其分布特点丰富度调查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取样方法:/采集方法:诱虫器和吸虫器采集区别并掌握各种方法/区别诱虫器和吸虫器的作用/明确诱虫器的原理诱虫器(原理是避光避高温趋湿/灯罩聚光/金属网阻止土壤滑落)步骤(准备工具/取样/采集动物/观察分类/统计分析)记住实施计划的步骤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结论:不同群落的丰富度/优势种/丰富度与环境关系理解不同群落的丰富度不同优势种不同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分别统计对森林群落结构调查先采用样方法调查丰富度,同时调查不同物种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土壤小动物区别/与调查丰富度区别调查森林中所有植物可以采用样方法群落演替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从时间(纵向)/群落/代替三个关键词理解群落演替不是种群代替/是优势的取代/是动态发展过程实质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理解“联系和相互作用”实现了演替联系和相互作用是指种间关系、种内关系以及生物与环境一个种群的繁盛改变了当地的生态因素,另一个种群适理解演替与种群的数量变化(有的增长有的一片生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混交林,开始马尾松占优势,7应了这种变化,从而使后者替代了前者下降)/群落结构的形成(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后来山毛榉取而代之方向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顶级群落状态)理解物种丰富度增大,群落结构变复杂演替到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顶级)类型初生演替:起点: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实例:裸岩上的演替,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理解初生演替的概念,掌握初生演替的过程和实例先出现的是地衣,地衣把岩石转化为土壤/在演替过程中,对阳光的竞争是最主要的/能否演替到森林的关键因素看气候条件次生演替:起点: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实例:弃耕的农田,草本→灌木→森林理解次生演替的概念,记住实例先出现的是草本(灌木替代草本是因为灌木高大而不是草本低矮)/生态缸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二者本质区别是有没有土壤条件,有没有植物繁殖体理解二者的区别/会判断演替类型凡是有土壤条件,有植物繁殖体存在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影响因素内部因素:植物繁殖体迁移外界因素:气候、地壳运动人类活动:改变演替速度和方向理解人类活动和入侵物种对演替的影响/能否演替到森林取决于气候条件人为因素和外来物种入侵都会改变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其程度并非远超大自然/能量输入=热散失(稳定阶段)附表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比较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无限环境资源有限种群增长率保持稳定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8图像模型保护濒危种群增长率种群增长速率K值无K值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联系“J”型增长曲线――→环境阻力“S”型增长曲线三、考向诊断1.有关种群及其特征的判断(1)一座山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2)年龄大小、随机分布、种群密度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3)橡树种子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空间特征,由于薇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种群数量特征()(4)种群出生率升高,种群密度一定增大()(5)稳定型种群的种群数量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6)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7)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2.有关种群密度调查的判断(1)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2)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3)池塘中变形虫、草履虫这些单细胞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抽样检测法()(4)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
本文标题:2019年高考生物三轮复习 教材回扣必杀技 专题07 种群与群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59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