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1,2,32.群落的空间结构4,63.群落的演替5,84.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75.综合考查9,10,11,12,13,14,15一、选择题1.(2016·海南卷)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D)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解析: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不包括空气、水等非生物成分。2.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B)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解析: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3.(2018·海南卷)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B)A.捕食B.竞争C.寄生D.互利共生解析: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资源时,两者构成竞争关系。4.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池塘所有生物物种在垂直方向上占据不同的空间,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的分层也属于垂直结构;但仅由该种鱼的成年鱼与幼体属于同一个物种,不足以构成垂直结构。5.(2019·湖北武汉月考)下列有关群落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两种演替经历的阶段不完全相同B.次生演替的速度一般比初生演替快C.两种演替一般都朝向与环境相适应的方向进行-2-D.两种演替总会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增大、结构更复杂解析: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但是也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两种演替也不一定总会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增大、结构更复杂。6.(2018·贵州贵阳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B)A.群落的水平结构只与地形变化有关B.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直接相关C.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肉食性动物D.群落演替都能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解析:群落的水平结构与植物种群因地形的起伏、土壤的水分和酸碱度等有关;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植食性动物;由于环境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使群落结构越来越单一。7.(2019·福建龙岩月考)关于“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A.如果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统计表B.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解析: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不适用样方法。8.如图是某森林在遭受火灾完全烧毁前后植被的分布及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a~b段,三类植物呈斑块镶嵌分布属于水平结构B.b~d段,由于森林完全烧毁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一直增加D.b~d段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没有发生变化解析:由于土壤条件、植物的根等存在,发生火灾后的森林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群落演替到一定阶段,三类植物的量趋于稳定,因此说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随时间到一定阶段也趋于稳定;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各个时间段的优势种不相同,分别是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9.(2018·福建模拟)福建柏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乔木,也是建筑、家具的良好用材。科研人员对某地的福建柏天然林与人工林进行群落丰富度的研究,选取不同面积的样方(20m×20m、2m×2m、1m×1m)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物种数量(种)面积(hm2)福建柏总数量(株)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天然林22332753653728人工林899627752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A.调查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宜选用20m×20m的样方B.调整人工林能量流动关系的主要目的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灌木层C.天然林中的福建柏物种丰富度约为100株/hm2D.人工林中适当引入当地树种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解析:调查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一般选取1m×1m的样方;调整人工林能量流动关系的主要目的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天然林中的福建柏种群密度约为100株/hm2;人工林中适当引入当地树种,可使树种比较单一的人工林的营养结构更复杂,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0.(2018·广东联考)某兴趣小组研究放牧对某地高寒草甸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D)A.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该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B.调查物种丰富度时,不能对采集到的数据取平均值C.过度放牧会导致高寒草甸退化,草甸的生态功能下降D.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能保证高寒草甸不发生演替解析: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能保证高寒草甸不发生退化,但不能保证高寒草甸不发生演替,因为有很多因素影响群落的演替,如环境不断变化、生物本身的繁殖、迁移、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人类活动的干扰等。11.(2018·福建漳州高三调研)青藏高原植物生长主要受自然温度和人类放牧的影响。放牧会减少植物凋落物,提高地表透光率,可显著提高地表温度,有助于植物返青发芽;同时放牧也会导致土壤湿度下降,延长植物生长季。研究者比较了放牧与围封对高山嵩草的生长季长度变化的影响,如图所示。据此分析合理的是(A)A.高山嵩草的生长季随围封时间的延长而延长,可能是地表温度低造成的B.放牧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围封改变生态系统中物种进化方向C.围封可以提高高山嵩草的种群密度,但不会改变该群落的丰富度D.为保护青藏高原植被正常生长,应全面采取围封、禁牧的措施解析:若对高山嵩草采取围封,会导致植物凋落物增多,地表透光率降低,从而降低了地表温度,使生长季延长;放牧和围封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也能改变生态系统中物种进化方向;围封可能改变该群落的丰富度;为保护青藏高原植被正常生长,应全面采取适度围封、放牧的措施。12.(2019·湖南长沙月考)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4-A.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B.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C.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解析:通过统计样方内植物物种数和每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方法是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过程,即以现有群落组成及结构为基础,通过同时研究当前植被空间上的组合,揭示植物群落先后变化的时间过程;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所以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二、非选择题13.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条件也得到了基本保留。(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相应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生态系统。(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解析:(1)该演替是在原有的土壤、种子等条件基本保留的情况下进行的,属于次生演替。(2)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呈负相关,即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强;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弱。(3)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越多,对于阳光的争夺越激烈,植物分层越多且明显,而动物分层与植物分层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答案:(1)次生土壤(2)草丛常绿阔叶林(3)复杂针叶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14.(2018·山东聊城一模)为实现国家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国家投入大批资金用于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下表数据是某退耕地随退耕时间的延续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5-化情况:退耕时间(年)15101520253035物种多样性指数1.411.752.463.043.363.523.553.55(1)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是在层次上对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保护。改善后的地区各种生物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其中植物的不同物种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现象,其意义是。(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第25年到第35年间,该群落已经演替到改善环境下的最终阶段,能否确定是形成了森林群落?,理由是。解析:(1)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了生物资源,主要是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改善后的植物的不同物种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群落演变的终点是由局部生态环境决定的,不一定是森林。如果改善后的生态环境不具备森林群落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此群落就不可能演替到森林群落阶段。答案:(1)生态系统分层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不能群落演替受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只有在具备森林群落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下才能演替为森林群落(合理即可)15.(2018·山东潍坊一模)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历史上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建国前,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里已是茫茫荒原。三代塞罕坝林场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塞罕坝现已成为高寒地带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富集中心。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群落演替的角度看,塞罕坝林海的形成属于演替,该事例说明了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2)人工造林时人们遵循了物种多样性原则,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该稳定性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有关。(3)如今,塞罕坝每年能释放氧气55万吨并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景点和科研教学基地。在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的价值中,通过以上叙述得到体现的是。(4)自然环境不发生根本变化的前提下,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能不能建立起塞罕坝式的林海?。请简述理由:。解析:(1)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里已是茫茫荒原,但塞罕坝群落中一些植被繁殖体还存在,因此塞罕坝林海的形成属于次生演替。该事例说明了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2)塞罕坝现已成为高寒地带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富集中心,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3)塞罕坝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景点和科研教学基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4)自然环境不发生根本变化的前提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和塞罕坝的自然环境不同,-6-因此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不能建立起塞罕坝式的林海。答案:(1)次生速度和方向(2)抵抗力营养结构(3)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4)不能两地自然环境不同,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同(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6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