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1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人口增长1、2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问题3、4、5、6、7、8、11、1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9、10、13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2018·江苏考前模拟)下图示意某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2006~2010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状况。据此回答1~2题:1.关于该国2006~2010年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总量一直在下降B.年净增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死亡率仍然很高C.2006~2007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D.2009~2010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鼓励生育政策的实施2.该国最有可能是()A.俄罗斯B.德国C.美国D.中国解析:1.C2.A第1题,先理清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仔细看图,注意图例,该国人口增长率在2010年为正值,净增人口也是正值,说明人口总量在增长,A错;该国年净增人口数量在2009年前一直是减少,B错;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也就是说增长率就是自然增长率,该国2006~2007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C正确;该国2009~2010年人口增长率变化很大,而且增长率(人口出生率-2死亡率),人口增长应该是机械增长(比如移民等),D错。第2题,材料表明该国人口在1亿以上,排除德国;从图中可以推算出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是负增长(2010年也是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美国、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正值。所以该国最有可能是俄罗斯。(2018·北京朝阳二模)我国自1980年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的政策。2016年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下面为2013~2017年出生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回答3~4题:年份出生人口(万)一孩数(万)二孩数(万)人口出生率(‰)20131640105651112.082014168797260612.372015165588665212.072016178697372112.952017172372488312.433.由上表可以看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导致()A.出生人口持续增加B.出生率显著提高C.一孩数明显减少D.二孩数显著增加4.影响近五年一孩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医疗设施状况B.育龄妇女数量和生育意愿C.居民收入水平D.人口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解析:3.D4.B第3题,据表分析,二孩政策实施之后,出生人口并未持续增加;二孩政策实施,人口出生率有所增加,但并未显著提高;2017年一孩数量比2016年减少,但是这并不是二孩政策的影响;二孩政策实施,导致二孩数量显著增加。第4题,据表分析,从2013年到2017年,一孩数量整体下降,但是有所变化,主要原因与相应年份的育龄妇女数量和生育意愿有关;医疗水平较高,不再是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居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也不是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原因;人口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会影响人口出生率,但是由于该因素变化较小,因此对人口出生率的波动影响较小。(2018·山东济宁期末)下图为我国劳动力总量、总人口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发展历程与趋势预测图。读图,回答5~6题:35.据图中信息推测()A.2010年后,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下降B.2010年后,少年儿童人口抚养比明显增加C.2013年后,我国总人口不断减少D.2013年后,老年人增加的数量超过劳动力增加的数量6.为应对图示人口变化带来的问题,我国应()A.大量接纳外来移民B.严格控制人口的城乡流动C.积极促进产业升级转型D.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解析:5.D6.C第5题,2010年后,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减少,总人口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在不断提高。老年人口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中老年部分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分母在减小,所以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上升,A错误;同理少年儿童人口抚养比在增加,但劳动人口数量减小速度减慢,因此少年儿童人口抚养比不可能明显增加,B错误;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2013年后只是增长速度减慢,总人口仍然在增加,C错误;由图可知,2013年后,总人口抚养比曲线斜率大于劳动力总量曲线斜率,说明老年人增加的数量超过劳动力增加的数量,D正确。第6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数量减少,结合我国国情,可以接纳移民,但是大量接纳外来移民是不现实的,A错误;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城乡流动是无法避免的,B错误;我国人口基数大,可以实行有条件的鼓励生育,但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是行不通的,D错误;积极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是长久之计,C正确。(2018·江西赣州四校协作体联考)波兰是欧盟第六大国,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一直保持在4%左右的年增长率,是欧盟平均速度的两倍。1998年以来,人口增长率一直在负增长和不到1%之间徘徊,为此波兰历届政府均实行鼓励生育政策。2015年底,波兰实行更加积极的4鼓励生育政策——全国“500+”,即对所有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每个孩子每月补贴500兹罗提(波兰官方货币),直至孩子成年。根据波兰中央统计局预测,2017年波兰将迎来“婴儿潮”。据此回答7~8题:7.波兰政府全国“500+”政策的实施主要得益于()A.广阔的国土面积B.完善的社会保障C.快速的经济增长D.较小的人口基数8.波兰迎来“婴儿潮”将会()A.增强民族的竞争力B.稳定人口年龄结构C.降低老年人口数量D.提高国家教育水平解析:7.C8.A第7题,根据材料分析,波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一直保持在4%左右的年增长率,是欧盟平均速度的两倍,因此波兰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故C项正确。第8题,波兰人口增长率一直在负增长和不到1%之间徘徊,“婴儿潮”的出现,缓解人口老龄化,使得后备劳动力充足,合理的年龄结构使得民族更加有竞争力,A项正确;“婴儿潮”会使得青少年比重增加,不利于人口年龄结构稳定,B项错误;“婴儿潮”可能会影响老年人口比重,但不会影响老年人口数量,C项错误;“婴儿潮”出现后,这些婴儿未入学前,受教育者比例会减少,短期内不会提高国家的教育水平,D项错误。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回答9~11题: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东北地区10510023000229长江中下游地区8860022000395青海、西藏10000100049.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10.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②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④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5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A.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B.劳动人口大量迁往东北地区C.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D.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解析:9.B10.B11.A第9题,根据表格分析,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海、西藏这三个地区的年生物总量分别是105100万吨、88600万吨、10000万吨,它们的承载力分别是23000万人、22000万人、1000万人,因此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自然资源,故B正确。第10题,表格信息显示青藏地区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都较小,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脆弱;发挥当地太阳能资源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增大人口容量,③④正确。第11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出生率较低,从而导致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8·宁夏石嘴山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伴随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材料二我国2009~2015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和财政养老补贴示意图。材料三贵州省某山村原有居民208人,人们在陡峭的山坡上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过着清贫的生活。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村民陆续外出打工、经商,逐渐迁出了大山。如今,山村里只剩下两位80多岁的老人和一条狗。(1)从年龄结构的角度出发,说明人口老龄化加剧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8分)(2)分析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8分)(3)结合材料三,请你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提出几条建议。(1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措施。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老龄化对我6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需求减弱,影响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社会生产;老龄化加剧,使社会、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第(2)题,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能够增加人口出生率,从而提高少年儿童的比率,降低老年人口的比率;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有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第(3)题,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措施主要有完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兴办农村福利养老机构,建立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农村老人活动中心;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宣传教育等。答案:(1)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需求减弱,影响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社会生产;老龄化加剧,使社会、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8分)(2)提高少年儿童的比率,降低老年人口的比率;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有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8分)(3)完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兴办农村福利养老机构,建立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农村老人活动中心;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宣传教育等。(12分)1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表)。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上海市人口容量估算表(万人)项目2010年2020年2030年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1535.951705.681894.17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1460.991543.031596.847综合常住人口容量1788.5~18701841.5~19351894.5~2000(1)读图1,指出上海人口年龄构成特征。(8分)(2)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2,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10分)(3)结合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10分)解析:第(1)题,根据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读出数据可知,0~14岁人口所占比重小(约为8%),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大(约为82%),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约为10%,出现人口老龄化。第(2)题,图2显示,1990年到2005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远郊人口增多。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又出现增加的趋势。第(3)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水资源的影响较大,应该采取开源、节流措施;同时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口容量。答案:(1)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2%;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约为10%。进入老龄化阶段。(8分)(2)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72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