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 第第一一轮轮 系系统统复复习习··夯夯基基固固本本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运动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①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的球体.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② 麦哲伦 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3大小地球大小记忆口诀地球是个圆球体,五点一亿表面积;“庐山起义”是半径,坐地日行八万里.备注: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庐山起义”是6371的谐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合八万里.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是人们仿照④ 地球 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2⑤ 地轴 :是人们假想的地球自转轴,实际并不存在.3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⑥ 北极 ,它是地球上的最⑦ 北 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⑧ 南极 ,是地球上的最⑨ 南 点.三、经纬线和经纬度1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图示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⑩ 子午线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形状 半圆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圆 (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长度经线长度都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方向指示 南北 方向指示 东西 方向2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零度0°经线叫本初子午线 0°纬线叫赤道 范围0°~180°0°~90°度数划分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和西经,东经和西经的 180° 重合,叫做180°经线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北极和南极各为 90° 标识符号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2 3低、中、高纬度的划分(1)0°~30°为 低 纬度.(2)30°~60°为 中 纬度.(3)60°~90°为 高 纬度.4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的划分(1)南北半球分界线: 赤道 .(2)东西半球分界线: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划分和判定(1)凡是小于20°的经度都位于东半球.(2)凡是大于160°的经度都位于西半球.(3)凡是介于20°~160°之间的经度,东经的位于东半球,西经的位于西半球.四、利用经纬网定位1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2作用:确定位置,方便导航.经纬网中如何判读经纬度1直线式经纬网(1)经线的经度值向东增大的为东经,经度值向西增大的为西经.(2)纬线的纬度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纬度值向南增大的为南纬.2极地经纬网(1)如甲图,先确定纬度,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可以确定图中的极点为北极点,则图中各点均位于北半球,纬度均为北纬;①点在赤道上,②点在北回归线上,③点在北极圈上.再确定经度,由图知,②③两点所在经线的经度值增大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可判定为东经.所以,图中各点经纬度值分别为:①(0°,135°E),②(23.5°N,90°E),③(66.5°N,45°E).(2)如乙图,先确定纬度,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可以确定图中的极点为南极点,则图中各点均位于南半球,纬度均为南纬;④点在赤道上,⑤点在南回归线上,⑥点在南极圈上.再确定经度,由图知,⑤⑥两点所在经线的经度值增大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可判定为西经.所以,图中各点经纬度值分别为:④(0°,135°W),⑤(23.5°S,90°W),⑥(66.5°S,45°W).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自转中心: 地轴 .2自转周期: 24 小时,也就是一天.3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方向旋转.4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交替 、时间的差异.二、地球的公转1公转中心: 太阳 .2公转周期:一年.3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4产生的地理现象: 四季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太阳高度变化、极昼和极夜.5公转特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6季节变化的原因: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也就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7二分二至(北半球)3 位置①②③④节气春分 夏至秋分 冬至日期3月20或21日6月21或22日9月22或23日12月22或23日太阳直射位置赤道 北回归线赤道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夜长短昼夜等长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昼夜等长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极昼极夜范围无极昼极夜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无极昼极夜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地球的公转导致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如图(以北半球为例):地球上同一地区(赤道除外)的昼夜长短随着太阳直射光线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而发生变化.(1)太阳直射赤道(A春分日、C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2)太阳直射北半球(即A→B→C),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白昼越长.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3)太阳直射南半球(C→D→A),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白昼越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D冬至日)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短.8地球上的五带(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2)特征名称范围有无太阳直射情况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特点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 无 气候终年炎热(南、北)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无 无四季变化明显(南、北)寒带北寒带:北极圈以北南寒带:南极圈以南无 有 气候终年寒冷 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判读[考情剖析]中考中,常常结合新的时政信息和图片,联系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判定某个点的位置.一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例1】(2017年白银市)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B)A40°E,20°SB40°E,40°NC40°W,20°ND20°W,40°S4 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判定[考情剖析]一般给出某个点的经纬度度数,要求判定此点位于四个半球的哪个半球.【例2】(2017年江西省)读“加拿大略图”,指出加拿大位于(C)A东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 地球的运动[考情剖析]主要考查点有: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方向;②地球自转导致的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现象;③地球公转导致的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现象;④地球的五带.【例3】(2017年烟台市)地理课上,小明和同学们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探究地球运动基本原理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下面是演示过程中的一幅光照图,据图回答(1)~(4)题.(1)通过演示观察,小明对地球上每天的昼夜更替现象做出了以下解释,正确的是(B)①与地球自转有关 ②与地球公转有关 ③与地球上五带有关 ④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有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地球一小时”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2017年3月25日,参与活动的民众于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一小时,以此支持该项活动.下列关于图中A、B两地活动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A.A地熄灯早于B地B.A地熄灯晚于B地C.A地和B地同时熄灯D.A地和B地同时结束活动(3)在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D)A.保持地轴空间指向不变B.保持光源的位置和高度不变C.公转方向自西向东D.公转方向自东向西(4)当小明把地球仪“公转”到某个位置时,观察到图中所示的光照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①此时太阳直射赤道 ②此时烟台正值夏季 ③此时烟台昼短夜长 ④该日正午我们校园旗杆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一、单项选择题1(2017年宿迁市)图中①、②、③为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简图.下列排序最符合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D)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2(2017年济南市)现在人们确证地球形状最直接的方法是(D)A.观看远处驶来的轮船B.根据太阳、月亮形状推测C.环球航行D.观察地球卫星照片 (2017年滨州市)两年的地理学习,我们掌握了地球———人类“家园”的基本情况.读下图,回答第3题.3.图中数据说明了我们“家园”的(D)5 A.海陆分布B.质量C.高低起伏D.大小4.(2017年东营市)右面“地球仪示意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为(C)A.(30°N,90°W)B.(30°S,90°E)C.(30°N,90°E)D.(30°S,90°W) (2017年内江市)一不明物体坠落在62°N,65°E的地方.下图为“经纬网图”,据此完成5~7题.5.要寻找不明物体,应到(C)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6.不明物体坠落在(B)A.东半球、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北半球7.从内江(30°N,105°E)出发到图中四地考察,距离最近的是(C)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017年桐城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应习近平主席邀请,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论坛.据此完成第8题.8.当北京时间为5月14日20∶00时,纽约(西五区)为5月14日7∶00.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C)A.地球公转B.洋流运动C.地球自转D.大气运动 (2017年苏州市)一天中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家住40°N的小明同学在春分日当天,测量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如图).读图回答9~10题.9.下列判读正确的是(B)A.这一天竹竿的影子先变长
本文标题:(人教通用)2018中考地理总复习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1章 地球与地图(pdf)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77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