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1997年香港回归部队
1997年香港回归部队第一部分:对香港回归20周年的看法香港回归二十周年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我是1997年2月19日出生的,而我出生那天正是促成香港回归的一个伟人逝世的日子,那个人就是邓小平。1982年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谈判成功,并且于1984年签署协议《中英联合声明》。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香港回归对于我国来说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增强了我们民族的自信,为促进我国的领土的完整又迈出一大步。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香港回归十余年,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下,香港发展走向日益繁荣;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通过香港回归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这一政策是英明正确的,同时为澳门问题的解决以及澳门的回归提供了实践的范本,最终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香港地区被英国侵占一个世纪,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这是国家和民族之幸运,香港回归同时标志着中国的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不仅是给西方大国以有力的回击,而且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实例,对世界政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更加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民族觉醒和国家振兴。最近我一直在阅读《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中有关香港的部分,(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六日)香港必须要有一个平稳的过渡期,(一九九零年三月二十日)保持香港稳定繁荣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一九九四年)我们对香港前途充满信心,(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命令,(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在中英国家政府举行的香港交接仪式上的讲话,(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上的讲话。字里行间我体会到国家领导人对香港回归的自信和努力,如果说邓小平从经济和外交方面在香港回归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那么江泽民就是在稳定国内响应和完善邓小平的经济政策方面做的很到位了。当时的中国不是很富裕,领导人既要努力发展经济还要努力完成祖国统一大任。没有全民族统一的信念,中国很难或者要经过更长的时间才能发展到今天的强盛,那么香港回归可能还会推迟很多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假如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实力,很难维护自己的权利更不用说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了,要牢牢记住落后就会挨打的训诫。民族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国家要提高自身的实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屈辱的历史才不会重演。篇二:揭露“港独”喷发的这4年揭露“港独”喷发的这4年6月18日,香港整改方案表决未能通过,国内外皆感遗憾。但有一种人正躲在角落里偷笑。对,他们就是传说中的“港独”。香港的味道,你印象中也许是电影里的甜蜜蜜,如今,“港独”让她却充斥着一股“硝烟”味。政改表决前两天,西贡(香港地名)查出一个炸弹工厂,一拨站在暗处的新“港独”组织被轰然曝光。一同被查出来的还有爆炸品TATP、气枪等,差一点,它们就酿造了港岛史上最恐怖的示威事件。它们的出现绝非偶然,即使只是少数派,长期惹事、造势也为香港罩上了一张乌烟瘴气的穹顶。在这个只有700万人的小岛上,一小撮“港独”分子正兴奋地劫持舆论,企图把香港变成“第二个乌克兰废墟”。香港回归以来,甚至自由行开放之前的几年,“港独”势力还未如此嚣张。近年来,随着内地与香港交流加深,部分港人的玻璃心被敲碎,各种怪异命名的“港独”团体蜂拥而出,上街冒泡。“反国教”事件、“奶粉事件”、“孕妇事件”、“吃面事件”、“小便事件”、“水货客事件”??都能看到他们“愤怒”的身影。相比反对派政党以及学联、学民思潮等大型组织,这类“港独”团体更像野草一样地疯长,突然、零散、无序。他们通常以网络形式召集,成员以90后为主。因低龄化、不成熟以及对“颜色革命”的模仿,这两年新冒出的“港独”团体逐渐走向极端暴力,例如“全国独立党”企图在政改表决当日制造炸弹流血事件,以粤语脏话谐音命名的体“调理农务兰花系”更是常将“杀警”、“灭门”等挂在嘴边。示威行动越来越具表演性,导致“港独”内部势力也出现分化、相互撇清。“港独”也从理想坠入现实香港最早的“独立”团体成立于1953年,鼓吹城邦论,创立者马文辉被封为“港独之父”或“香港本土派始祖”。当时,香港企业家与社会运动人士马文辉与杨慕琦提出了“港人自治”的方案,并主导成立联合国香港协会。1963年,马文辉又与多名华洋知名人士建立了香港历史上第一个以政党命名的“香港民主自治党”。以反殖、反共立场为基调,以“促进香港自治政府之实现;提高香港在英联邦内成为一自治城邦”为宗旨,其纲领包括国防、外交权归英国,并由英国驻军防卫香港,香港人民民有、民治、民享其他各项权限,香港内政事务由在香港民选立法议会大选中获得多数胜利的政党组成内阁制政府决定。“香港民主自治党”之后,很长时间内再未出现知名的新“港独”组织。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后,尤其是近年内地和香港两地贸易、旅游等往来加深,导致一小撮港人认为利益受损,才刺激“港独主义者”接连冒出。较之以往,这群激进组织的成立更加随意,通常以网页形式注册、召集成员。组织者的人格魅力、号召力与他们的“前辈”也不可同日而语。相比马文辉,现代“港独”组织自身松散、力量薄弱,更倾向于在前殖民宗主国的怀抱中寻找安全感。“香港人优先”的成员招显聪,就曾在彭定康访港时打着英国旗帜要求回归港英政府。相比纯粹的意识形态诉求,近年成立的“港独”组织现实性更强,它们的诞生基本附着于某一项政治事件。但这样的组织来的快,去的也快。当事件热度褪去,组织活跃度也降低,开始分崩离析,分化重组,乃至解散。2004年11月1日,“我是香港人连线”注册网页成立,主张“全民投票、独立建国”,其创立之际适逢香港立法会议员张超雄提案香港就普选争议举行全民公投。据中新社报道称,“我是香港人连线”网站公然贴出港独的“理据”:“1997年是被中共吞并”;中国政府视香港为“殖民地”,指香港特区政府为“傀儡政府”;指责《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是“加强吮吸香港经济成果”;提出“香港国”将实行的政体以及国歌、国旗等代表独立主权的符号;并声称要透过网络运动发动舆论攻势,让“港独”发芽,在时机成熟之时成立“香港国”。除倡导香港独立运动外,该网页亦鼓吹“东土耳其斯坦”(新疆)、“满洲”(即中国东北三省的合称,大致版图近似二次大战前的满洲国)、内蒙古、台湾、西藏、福建、南越(或写南粤,即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在地理上称为两广的地方)以及吴越(大致包括上海市和江苏、浙江两省,有时还会把安徽和山东两省包括在内)必须独立建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尽管“我是香港人连线”所谓的政治诉求很抢眼,但此时的“港独”组织其实还未形成气候,因为2003年香港才开放自由行,两地交流刚刚起步,“港独”脆弱的自尊所遭受的挫败感还未成形。但接下来的几年,“港独”组织喷涌而出,速度之快,组织之乱,前所未有。“港独”组织疯长趋向暴力最近4年多时间,是内地与香港爆发冲突性事件的高峰,“港独”组织也顺势喷发。2011年1月23日,“人民力量”创立,当时还是一个比较松散的临时性政治组织联盟,后于2011年7月10日正式注册成为政党。不到一个月后,出于对内地新移民的不满,“香港本土力量”成立。同年2月下旬,十数位香港高登讨论区的用户成立了“香港本土力量”网络组织,主张“为香港人发声,捍卫本土文化,保障香港权益,抵御文化清洗”。当年3月上旬,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推出年度财政预算案,有团体计划为在香港居住未满七年的新移民为争取获得为数6000千元港币的回馈金,引起很大争议。“香港本土力量”认为预算案份欠缺长远规划而感到失望,并计划参与反财政预算案大游行,以向从中国大陆来港定居的新移民表达不满,成员在社交网络Facebook创建组群,两天之内人数几近400人。3月6日游行当日,6840人参与了泛民派所发起的“反对短视预算案”大游行。该组织主要活跃于2011年至2012年。篇三:香港回归15年大事记香港回归15年大事记今天是香港回归15周年纪念日。以下是香港回归15年来的大事一览: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正式成立,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成立典礼。行政长官、特区主要官员、临时立法委员会会议员、高等法院法官等宣誓就职。7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有关国家谈判互免签证协定,或就互免签证问题作出行政安排。9月10日,香港特区临时立法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通过了议员动员讨论的修订香港特区临时立法委员会《议事规则》、解散临时立法委员会《议事规则》工作小组、设立教师节等议案。9月29日,中央政府设立的香港特区政府土地基金信托完成使命,1971亿港元资产全部移交特区政府。10月8日,董建华公布特区首份施政报告。这是一份香港人自己制订的施政报告,它以长远眼光,构筑未来治港蓝图,将解决房屋、教育和老人福利作为特区政府首要任务。10月22曰,香港赤腊角新机场的航空交通管制系统正式启用。该系统耗资9.57亿港元,其容量是启德机场的3倍以上。11月18日,香港特区行政会议通过新假期。从1999年起,将5月1日国际劳动节和佛诞(农历四月初八)订为公众假期。11月29日,1997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在香港举行。张伟良、刘柱柏、刘小康、金文杰、吴毅、谭伟豪、杨重光、沈德宝莉等获本年度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奖。12月8日,36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经选举顺利产生,在“一国两制”下,他们在1998年3月首次独立组团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参与国事的管理。1998年2月18日,香港政府发表1998至1999年度财政预算案。3月3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自1998年起,每年10月1日国庆日,香港都将举行烟花汇演,以示庆祝。4月5日,“香港回归纪念碑”举行揭碑仪式。4月8日,香港临时立法会最后一次会议闭幕,会议在审议通过了9部法案及议案后宣布临时立法委员会完成了历史使命,并举行了告别晚宴。5月24日,香港特区举行第一届立法会选举。5月25日,香港特区第一届立法会选举产生。6月22日,董建华通过电子传媒发表题为《纾解民困,增强信心》的讲话,公布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在会议展览中心的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其间,香港特区政府首次委任太平绅士,本次共有77人被委任,其中36人为非官守太平绅土,41人为官守太平绅士;同时,向230位杰出人士授勋和进行嘉奖。7月2日,香港特区第一届立法会举行第一次会议,范徐丽泰当选为首届立法会主席。7月5日,香港启德机场结束了其历史使命正式关闭。7月6日,香港新机场正式启用。8月17日,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公布,中央人民政府赠送给香港一对大熊猫。10月7日,董建华发表题为《群策群力转危为机》的1998年施政报告。10月15日,凡持有有效的《往来港澳通行证》的前往香港探亲人员,可从与香港直通的所有“水、陆、空”开放口岸通行。11月25日,驻港部队部分人员开始轮换。1999年1月1日,《港澳同胞回乡证》停止签发。1月15日,《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正式启用。1月29日,香港终审法院裁决,具有永久身份的港人在大陆出生子女具有在港永久居留权。7月12日,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就香港永久性居民在内地所生中国籍子女申请赴香港定居受理审批程序问题达成共识。2月12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4月恢复卖地。3月11日,由中央政府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两只大熊猫“安安”、“佳佳”抵达香港。5月17日,香港海洋公园大熊猫园正式开园。时任国务委员吴仪及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等为大熊猫园开幕剪彩。3月16至17日,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第45次全体会议在伦敦举行,双方代表在会谈中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了香港回归后20个月来的良好发展,并表示要继续为维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做出努力。12月7至8日,中英联合联络小组
本文标题:1997年香港回归部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8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