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配餐作业(三十四)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见学生用书P389(2017·潍坊模拟)我国农田垄作历史悠久,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下图中,左图为华北某乡镇驻地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农田垄作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1.与平地耕作相比,该地进行农田垄作的好处有()A.利于农田的灌溉、施肥B.缩小受光面积,减少水分蒸发C.夜间散热慢,减轻冻害威胁D.利于防涝但不利于抗旱解析垄作比平作有不少优点,垄作使土壤受光面积增大20%—30%,吸热散热快;昼间土温可比平地增高约2—3℃,夜间散热快,土温低于平地。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垄台与垄沟的位差大,大雨后有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溉以免受旱,有利于集中施肥,可节约肥料。答案A2.该地进行垄作多年后,出现土壤流失、肥力下降等现象,其原因很可能是()A.常年降水丰富,暴雨冲刷B.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侵蚀力强C.沿垄沟走向土壤易被流水侵蚀D.低山丘陵地形,土层薄,土质疏松解析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地为平原地形,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沿垄沟走向土壤在降水集中季节(夏季)易被流水侵蚀;平原地形,土层厚。答案C(2017·广州五校联考)读我国某区域近三十年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回答3—5题。23.图中a山脉大致与下列哪一地理界线相当()A.200mm年等降水量线B.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C.非季风区与季风区的分界线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解析a山脉是大兴安岭,大致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非季风区与季风区的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温带草原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畜牧区与耕作区的分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答案C4.下列关于图中农业生产布局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牧业生产面积扩大B.副食品生产基地在各级城镇涌现C.东部水稻种植面积缩小D.玉米生产区向西、向南扩展解析据图可知,玉米产区向西、向北扩展,使西部草原面积缩小,牧业生产面积缩小;东部水稻种植面积增大。答案B5.图中玉米种植面积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玉米的生态适应性弱,产量较低B.国家粮食政策对玉米生产的倾斜C.全球气候变化,作物生长期缩短D.该区域年日照时间短,年平均降水量小解析玉米的生态适应性强,产量较高;国家粮食政策对玉米生产的倾斜促使当地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全球气候变暖使积温增加,作物生长期延长;该区域年日照时间并不短。答案B3阳白村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南部山区,盛产玉米、高粱,素有五台“粮仓”之称。然而,有一段时期,阳白村陷入了“增产不增收”的怪圈。目前该村通过种田产粮、粮食酿酒、酒糟喂牛、牛粪生虫、粉虫喂鸡、鸡粪种粮的循环农业链条实现了闭合发展。据此完成6—8题。6.过去阳白村“增产不增收”的主要原因是()A.农产品品质低B.农村劳动力少C.交通运输不便D.对市场适应性差解析阳白村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南部山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农产品品质较高(“粮仓”),A错;其所在地区相对落后,农村劳动力充足且廉价,B错;交通运输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粮食外运,但不是使阳白村陷入“增产不增收”怪圈的主要因素,C错;农产品价格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该村过去一直以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生产为主,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农业发展方向,极易陷入“增产不增收”的怪圈,D对。选D。答案D【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C,选A是因为想当然地认为不增收的原因是品质差,实际上应该是价格低;而选C是因为解读信息不完整,只从该村位于山区得出交通运输不便,从而认为影响产品销售,该因素确实存在,但并不是产生“增产不增收”的主要因素。7.该村突破“增产不增收”怪圈的关键环节是()A.粮食酿酒B.酒糟喂牛C.牛粪生虫D.粉虫喂鸡解析由材料可知,该村突破“增产不增收”怪圈的措施是延长产业链,而该产业链以粮食酿酒环节为切入点,其他的是粮食酿酒所延伸的环节。选A。答案A8.该村发展循环农业可以()A.增加可用耕地面积B.加快城市化进程C.带动生态旅游的发展D.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析阳白村发展循环农业,并没有增加耕地面积,A错;该循环农业链条可以促进该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而不是加快城市化进程,B错;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生态旅游的发展,C对;农产品的价格主要受市场影响,D错。选C。答案C9.(2017·陕西西安质检一)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演化形成的肥沃土壤。如4图示意某优质黑土区。20世纪30年代以后,该区域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土侵蚀严重。20世纪60年代起,该区域采取了滴灌等一系列措施,黑土侵蚀明显减少。(1)说明该地区气候条件对黑土形成的影响。(2)分析20世纪30年代以后该地区黑土侵蚀严重的原因。(3)说明滴灌对减轻该地区黑土侵蚀的作用。(4)简述该地区土壤侵蚀减轻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解析第(1)问,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候影响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动等方面。第(2)问,应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体现在黑土区年降水较少,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显著,以及汛期流水侵蚀作用较强。人为原因主要体现在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造成森林、草地破坏,加剧黑土退化。第(3)问,采用滴灌技术能够改善土壤水分条件,且滴灌对土壤的冲刷作用较弱,能够防止过度灌溉造成水土流失。第(4)问,可从减少大气中的扬尘、改善水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分析。答案(1)夏季雨热同期,利于植物生长;冬季较长,寒冷干燥,枯枝落叶多;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2)种植面积扩大,森林、草地遭破坏,加剧黑土退化;黑土区深居内陆,年降水较少,地形平坦,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显著;汛期流水侵蚀作用较强。(3)保持黑土水分,防止旱季土壤过于干燥,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防止过度灌溉造成水土流失。(4)减少大气中的扬尘,改善水质,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017·广东质量检测)江苏兴化垛田镇位于兴化市东部,地面平均海拔不足两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先民们为了抵御洪水,在低洼地区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田。垛田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大的两三亩,小的只有几分、几厘,垛与垛之间互不相连,四面环水。下图为垛田镇垛田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51.当地每年都要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此举的作用有()①清理河道和沟渠,利于排水通航②加固垛田,减少水土流失③加深拓宽河道和沟渠,增加储水量④给垛田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解析该地把河道和沟渠的淤泥挖出来有两个作用:一是给垛田增加有机质,保持土壤肥力;二是清理河道与沟渠,利于排水与通航。答案B2.以下做法不利于垛田镇生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是()A.沟渠变鱼塘,饲养多种鱼类B.沟渠变藕塘,发展莲藕业C.垂钓划船,发展观光农业D.农田变别墅,开发水乡住宅区解析可以利用沟渠发展水产养殖业、水生植物种植业,并以此发展观光农业;如果把垛田变成别墅,一是减少了耕地,二是会受到洪水的威胁,为不合理的发展方式。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组以垛田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及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我国某地理兴趣小组通过野外考察,绘制了该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如图)。读图回答3—4题。3.该地最可能位于()6A.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解析根据图中的水田、沼气池、海拔等信息可判断该地区气温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因此最可能位于云贵高原。答案C4.该地区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反映了该地区()A.降水不足B.地表水不足C.地下水不足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解析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径流易下渗,导致地表水不足,因此需要修建众多水利工程来满足农业用水的需要。答案B5.(2017·石家庄质检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燕麦分皮燕麦和裸燕麦两种,皮燕麦主要用做饲料和饲草,裸燕麦可粮、饲、草兼用。燕麦生长期短,喜温凉,耐低温,耐干旱,抗盐碱,但燕麦连作会使燕麦田的病虫害增多,杂草蔓延,影响产量。内蒙古种植燕麦历史悠久,目前是我国裸燕麦种植规模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固阳县—武川县—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一带被称为中国燕麦谷。近年来中国燕麦谷实行燕麦与马铃薯轮作制度,燕麦种植业与养羊业并举发展,使农业优势资源得到整合,农田生产潜力得以发挥。下图示意中国燕麦谷的主要种植区。(1)分析中国燕麦谷规模化种植的优势条件。(2)分析燕麦与马铃薯轮作制度能够发挥农田生产潜力的主要原因。(3)阐述燕麦种植业与养羊业并举发展带来的生态效益。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中燕麦的生长习性,从气候、种植面积、种植经验、市场、政策和科技等方面分析。第(2)题,由材料可知,燕麦与马铃薯轮作可避免作物连作,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防止杂草蔓延,减轻病虫害,提高燕麦和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第(3)题,燕麦与养羊业并举发展,是一个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燕麦可作为饲草,发展养羊业;羊粪作为有机肥还田,增加土壤肥力,从而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避免了直接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答案(1)中国燕麦谷位于中温带半干旱地区,夏季温凉,降水较少,适宜燕麦生长;土地辽阔,适宜大面积种植;燕麦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较近,7市场潜力大;当地政府政策和科技的大力扶持。(2)(不同的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种类、数量和比例各不相同)燕麦与马铃薯轮作能够平衡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避免作物连作,防止杂草蔓延,减轻病虫害;提高燕麦和马铃薯品质和产量,发挥农田的生产潜力。(3)燕麦可作为饲草,发展养羊业,有利于减轻天然草场压力,防止草场超载;避免秸秆直接焚烧带来的污染,实现秸秆资源化;羊粪作为有机肥还田,增强土壤肥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15.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配餐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99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