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CO2产生后直接释放到细胞内液中B.组织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可以直接来源于血浆C.血浆渗透压主要通过血浆蛋白、Na+、Cl-维持D.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答案】D【解析】【分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详解】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细胞呼吸在细胞内发生,产生后直接释放到细胞内液中,A正确;组织液内的营养物质、O2等来自于血浆,其中小分子物质可以直接来源于血浆,B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确;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内发生,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D。【点睛】注意内环境指的细胞外液,细胞内的物质以及细胞内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内环境。2.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2-【答案】B【解析】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组织液能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形成组织液,淋巴最后流入血管,成为血浆。组织细胞通过组织液和细胞内液进行物质交换。由此可知,本题选B。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B.含有尿素等化学成分C.组织液和淋巴可以相互渗透D.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有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主要有水,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代谢产物,气体,激素等。【详解】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A正确;尿素是经组织细胞代谢后释放到组织液中,因此内环境中含有尿素等化学物质,B正确;组织液的一部分形成淋巴,淋巴经过淋巴循环返回血浆中,但不能返回到组织液,C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正确。故选C。【点睛】熟记内环境的定义、组成成分以及理化性质影响因素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内环境的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为人体内环境部分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的3和5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氧气和养料及代谢废物主要是由3来运输的C.图中的3和5可以相互转化D.在3中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答案】C【解析】-3-从图可知,1是毛细血管壁,2是血细胞,3是血浆,4组织细胞,5是组织液,内环境主要由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构成,血液循环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血浆和组织液可以相互渗入和渗出,所以C选项正确。5.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A.⑥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④至少穿过10层磷脂分子B.如果该组织为肝脏组织,则饥饿时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但葡萄糖浓度低C.②通透性大于③,②从⑤回收的大分子蛋白到达④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D.①④存在淋巴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依图可知:①为淋巴,②为毛细淋巴管壁,③为毛细血管壁,④为血浆,⑤为组织液,⑥为细胞内液。【详解】④为血浆,⑥为细胞内液,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线粒体具有双层膜,因此产生CO2从生成场所到达④需要经过:线粒体膜(2层),组织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2层,进入+出来),共有5层生物膜,10层磷脂分子,A正确;A端为上游,B端为下游,饥饿时,血糖水平低,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促使肝糖原水解成葡萄糖,上游的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会被下游利用,因此胰高血糖素A端比B端浓度高,经胰高血糖素刺激后,肝糖原会分解产生葡萄糖,因此葡萄糖浓度A端比B端低,B正确;②为毛细淋巴管壁,③为毛细血管壁,组织液中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可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因此②通透性大于③,大分子蛋白可从淋巴直接进入血浆,不经过生物膜,C错误;淋巴细胞位于淋巴和血浆中,D正确。故选C。【点睛】掌握CO2等物质穿过膜层数问题,注意物质通过毛细血管壁时,进入毛细血管壁和出毛细血管壁各一层,共2层,以及掌握血浆上下游物质浓度问题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4-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答案】D【解析】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所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A正确;内环境成分中含有激素、CO2、尿素、神经递质、血糖、抗体等,B正确;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回淋巴的量较少,所以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就是使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浆只是其一部分,所以只要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是错误的,D错误。【考点定位】稳态的生理意义7.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B.细胞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是生物体的内环境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中O2、营养物质经血液循还至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大部分返回血浆,少部分流向淋巴,经淋巴循环后返回给血浆,组织液和组织细胞物质可以双向流动,因此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详解】根据分析,A正确;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B正确;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不包括甲细胞内液,C错误;丙是血浆,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5-质,D正确。故选C。【点睛】熟记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种成分转换关系,推断图示各种成分以及注意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物质可以双向流通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B.使体内增加水分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答案】A【解析】注入人体内的生理盐水与血浆的渗透压大致相当,二者是等渗溶液,能够使血液保持正常的渗透压,维持了细胞的生活环境稳定,否则,就会引起细胞失水而变形或破裂,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名师点睛】生理盐水的浓度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因此生理盐水与血浆是等渗溶液,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原因是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相对稳定.9.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答案】A【解析】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由于膜电位是外正内负,所以测出的是静息电位,A错-6-误;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B正确;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兴奋,先传导到电流表右侧,后传导到电流表左侧,所以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正确;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因此,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名师点睛】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10.如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④中的物质属于神经递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外排(胞吐)B.A点属于神经元的轴突部分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D.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答案】C【解析】④是神经递质,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通过突触前膜的胞吐,分泌到突触间隙,A正确;由于A的右端是一个突触小体,说明A点属于神经元的轴突部分,B正确;由于神经递质的释放要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同时动作电位恢复时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将钠离子排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所以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C错误;兴奋能向细胞体传导,依次通过两个电极,所以图中电流计B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正确。【考点定位】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名师点睛】有关问题归纳分析(1)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有两种:兴奋或抑制。(2)同一神经元的末梢只能释放一种神经递质,或者是兴奋性的,或者是抑制性的。-7-(3)递质的去向: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4)在一个反射活动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活动所需时间的长短。11.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可沿神经纤维向两端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D.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答案】D【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详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所以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A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即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B正确;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由未兴奋部位传导兴奋部位,而兴奋传导的方向为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因而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C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单向传递,D错误。故选D【点睛】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便能准确判断各个选项。12.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能完成B.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一定都需要神经中枢参与C.婴幼儿缺乏生长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答案】C【解析】【分析】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甲-8-状腺激素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糖的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加强组织对糖的利用);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分泌,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详解】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因此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A正确;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由完整的反射弧完成的,而神经中枢是反射弧的结构之一,B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错误;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由于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因此胰腺也受促胰液素调节,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动物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种类、功能;识记反射弧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识记神经中枢的组成及各中枢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3.人体调节呼吸、身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01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