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宏志班,含解析)
-1-合肥一六八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一、单选題1.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増多,引起骨骼肌不自主颤栗B.内环境和组织细胞中Na+和K+分布不均衡的状态需要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靶细胞被自身溶酶体的溶菌酶裂解,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B【解析】【分析】寒冷环境下中,机体通过调节骨骼肌战栗、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来增加产热,同时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一般而言,离子进出细胞要通过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与靶细胞结合,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最后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抗原与体液中的抗体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物,再被吞噬细胞消灭。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解】A.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会导致代谢旺盛而抵御寒冷,不是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战粟的原因,骨骼肌不自主战粟是神经调节的结果,A错误;B.内环境和组织细胞中Na+和K+分布不均衡的状态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不是溶菌酶,C错误;D.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错误。2.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2-A.①和②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相同B.长期营养不良会使C液量减少C.正常情况下C液处CO2浓度高于A液处D.丙酮酸氧化分解的过程发生在C液中【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其中A是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是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是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毛细淋巴管壁,③是组织细胞。【详解】A.结构①是毛细血管壁,该处细胞所处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而结构②是毛细淋巴管壁,该处细胞所处的直接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A错误;B.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会使C即组织液增加,B错误;C.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产生后通过组织液扩散到血浆,故正常情况下C即组织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血浆即A液,C正确;D.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组织细胞内部,D错误。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II、III、IV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II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C.②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D.V表示的器官是皮肤,可向体外排出水、无机盐【答案】B-3-【解析】【分析】分析图可知:Ⅰ与体外之间的物质能出能进,并能为内环境提供O2和排出CO2,说明Ⅰ是呼吸系统;Ⅱ为消化系统,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只能进入血浆;Ⅲ是泌尿系统,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器官为皮肤,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出代谢废物。【详解】A.Ⅰ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呼吸系统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正确;B.Ⅱ为消化系统,①过程为消化吸收,消化系统内的葡萄糖通过消化吸收进入血浆,B错误;C.Ⅲ是泌尿系统,②表示通过泌尿系统返还内环境的物质,所以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C正确;D.Ⅳ表示的器官为皮肤,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出代谢废物,D正确。4.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的晶体渗透压B.肝腹水患者可通过静脉输入血浆蛋白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C.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Na+等都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D.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或前提【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所以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的胶体渗透压,A错误;B.肝腹水患者血浆的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中,向肝腹水患者静脉输入血浆蛋白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使腹水中的水分回到血液中,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B正确;C.血浆渗透压的形成与蛋白质等大分子及无机盐等小分子有关,故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Na+等都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C正确;-4-D.渗透压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内容,内环境稳态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或前提,D正确。5.某研究人员发现: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传出神经)后可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同时心脏活动加速;如果将自尾巴回流的静脉结扎,再刺激该交感神经就只能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但心脏活动不加速。下列对该实验现象分析错误的是()A.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可由静脉回流至心脏B.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得尾巴上的毛竖立的过程不属于反射C.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需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得尾巴上的毛竖立过程中没有生物膜的更新【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传出神经)后可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同时心脏活动加速,说明心脏活动加速受该交感神经支配;如果将自尾巴回流的静脉结扎,再刺激该交感神经就只能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但心脏活动不加速,说明该交感神经支配心脏活动可能是通过分泌某种物质,通过血液运输起作用。【详解】A.根据题意,如果将自尾巴回流的静脉结扎,再刺激该交感神经就只能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但心脏活动不加速,说明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可由静脉回流至心脏,A正确;B.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是传出神经,因此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得尾巴上的毛竖立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正确;C.根据题意,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能调节加速心脏活动,该过程需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C正确;D.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得尾巴上的毛竖立过程中,交感神经末梢会释放化学物质,该过程中有生物膜的更新,D错误。6.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5-A.③处组织液中的神经递质移动至突触后膜需消耗ATPB.在④处给予适宜刺激,①、⑤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C.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时,其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D.神经冲动经③的传递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答案】C【解析】③为突触,其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组织液中的神经递质是通过扩散作用移动至突触后膜,不消耗ATP,A错误;①为传入神经,④为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在④处给予适宜刺激,产生的兴奋能够传到⑤处,但不能传递①处,所以①处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⑤处能检测到动作电位,B错误;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而兴奋时,其膜外兴奋部位为负电位,而未兴奋部位是正电位,电流由正电位流向负电位,其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C正确;神经冲动经③(突触)的传递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C选项的判断。明确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注:绿色的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红色的弯箭头表示局部电流的传导方向)7.人类大脑中有一类能够促进睡眠的神经元,这类神经元通过抑制“清”神经元的活动使机体产生睡觉的欲望。下列与该调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神经元的大小和形态基本相同B.受抑制神经元的电位不发生任何变化C.两类神经元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D.在该调节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6-【答案】C【解析】【分析】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但在体内或者一个反射弧中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因为在反射弧中有突触的存在,在此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详解】A.神经元的大小、形态有很大的差异,A错误;B.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使后膜离子通道开放,增加离子通透性,尤其是氯离子的通透性,使后膜超极化,B错误;C.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所以两类神经元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正确;D.突触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因此在该调节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D错误。8.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a点接受刺激后,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再变负B.该实验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电表①会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电表②只发生1次偏转【答案】C【解析】a点未受刺激时处于静息状态,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刺激后Na+内流,变为外负内正,然后又恢复到静息状态;故膜内电位由负变正再变负;A正确。刺激a后,因为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只能由由右向左传递,电表①的两极都能兴奋,电表①偏转2次,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B正确。刺激a后,同理电表②左侧电极能兴奋右侧电极不能兴奋,电表②偏转1次,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C错误。根据B、C选项分析,故D正确。-7-【考点定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名师点睛】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的判断(1)在神经纤维上①细胞膜同侧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②细胞膜内外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①静息电位时,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指针向右偏转。②动作电位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指针向左偏转。(2)神经元之间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尽管ab与bd距离相等,但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所以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②刺激c点,兴奋只能由c点传到d点,不能传到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9.药物成瘾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药物成瘾的治疗成为研究热点。谷氨酸能加强这种成瘾的奖赏效应,对药物依赖起了促进作用。图为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突触示意图。谷氨酸不仅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还能导致Ca2+大量进入突触后神经元。有关该生理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8-A.谷氨酸存在于突触前膜内侧,以胞吐的形式释放B.神经沖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合氨酸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NO扩散至突触前膜,促进谷氨酸的释放,进而增强药物成瘾的效应,属于负反馈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对突触进行刺激后,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谷氨酸,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AMPA受体结合,引起钠离子内流,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同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受体结合,导致Mg2+从Ca2+通道移出,Ca2+能够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入突触后神经元。随着胞内Ca2+浓度升高,nNOS会激活,生成大量NO,NO扩散至突触前膜,促进谷氨酸的释放,进而增强药物成瘾的效应,该过程的结果对前面的过程有加强作用,属于正反馈调节。【详解】A.谷氨酸位于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中,存在于突触前膜内侧,以胞吐的形式释放,A正确;B.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B正确;C.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受体结合,导致Ca2+通道开放,C正确;D.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受体结合,导致Ca2+通道开放,nNOS会激活,生成大量NO,NO扩散至突触前膜,促进谷氨酸的释放,进而增强药物成瘾的效
本文标题: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宏志班,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07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