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A.1/8B.1/16C.3/16D.3/8【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子一代基因型为DdRr,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基因型为ddR_,其概率为:×=,C正确,ABD错误.故选:C.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离定律,考查对性状分离概念的理解。明确性状分离现象中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的现象。A项、B项亲代和子代表现型均与性状分离概念不符合,A项、B项错误;C项亲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不符合性状分离概念,C项错误;D项亲代和子代表现型均与性状分离概2念符合,D项正确。【点睛】本题易错选C项,错因在于对性状分离概念认识不清。性状分离现象中,亲本应为杂合子,子代应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3.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同源染色体联会C.有纺锤体形成D.着丝点分开【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增殖,考查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理解。明确减数分裂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存在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纺锤体形成的现象,A项、C项不符合题意;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这是减数分裂特有的现象,B项符合题意;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均存在着丝点分开现象,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减数分裂两次分裂的主要特征速记:(1)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2)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的组合的种类也越多【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3【详解】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A正确;同源染色体上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都含有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只能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会自由组合,B错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时,间期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C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特点;识记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的概念,明确同源染色体上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都含有非等位基因;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5.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答案】C【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可以控制性别,但是也有不控制性别的,如控制色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A错误;性染色体能控制性别的原因主要减少因为性染色体上有控制性别的基因,B错误;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C正确;在正常体细胞中,无论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并经减数分裂后减半存在于生殖细胞中所以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的存在,D错误。【考点定位】伴性遗传【名师点睛】此类题目关键要知道以下知识点:(1)性染色体上的因不一定都可以控制性别。(2)体细胞中都存在性染色体。(3)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6.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4B.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患病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D.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答案】A【解析】【详解】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患者的显性致病基因来自于亲本,所以亲本至少有一个是患者,A正确;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女儿都是患者,儿子由其配偶决定,B错误;若女性患者是杂合子,其丈夫正常,则其后代中,女儿和儿子都是一半正常,一半患病,C错误;D、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出现在正常个体身上,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伴性遗传的特点,特别能识记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母女都患病。7.赫尔希和蔡斯的工作表明()A.病毒中有DNA,但无蛋白质B.细菌中有DNA,但无蛋白质C.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D.遗传物质是DNA【答案】D【解析】【分析】格里菲斯的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菌存在转化因子;艾弗里实验结论:DNA是转化因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DNA是遗传物质。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8.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A.4000个和900个B.4000个和1800个C.8000个和1800个D.8000个和3600个【答案】C【解析】5该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则有8000个碱基,8000个脱氧核苷酸,根据A+G=A+C=总碱基/2,腺嘌呤数目为8000/2-1800=2200,选D。【点睛】DNA分子中的碱基数量的计算规律(1)在DNA双链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同,即A+G=T+C。(2)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同,即若在一条链中=m,在互补链及整个DNA分子中=m。(3)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DNA分子中为1,即若在DNA一条链中=a,则在其互补链中=,而在整个DNA分子中=1。9.1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中的1条染色体含有A.4个双链的DNA分子B.2个双链的DNA分子C.2个单链的DNA分子D.1个双链的DNA分子【答案】B【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2个双链DNA分子。【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10.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准确地复制B.能够存储遗传信息C.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D.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详解】基因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准确地复制,A正确;基因能够存储遗传信息,B正确;基因是4种碱基(或脱氧核苷酸)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C错误;基因是有遗传6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D正确。11.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一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①~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A.①假说一演绎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C.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一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答案】C【解析】【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历程:萨顿通过类比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①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提出了遗传因子,并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遗传规律;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时,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采用的方法;识记“基因在染色体”的探索历程,明确萨顿采用的是类比推理法,摩尔根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12.孟德尔在研究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让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DD、Dd、dd的比例是()7A.2︰3︰3B.3︰2︰3C.4︰4︰1D.1︰2︰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Dd个体自交,F1中Dd占1/2,DD占1/4,dd占1/4;F1自交得到F2,F2中Dd为1/4,DD为3/8,dd为3/8,因此DD:Dd:dd=3:2:3,选B。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3.下列符号代表精子的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为同源染色体,下列来自同一精原细胞的精子是A.abc′、ab′c、ab′c、abc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D.ab′c、a′bc′、ab′c、a′bc′【答案】D【解析】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两种两两相同的四个精子,不同的配子组合在一起和体细胞相同,所以D选项正确。14.小麦的粒色受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A.4种B.5种C.9种D.10种【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由结合定律,因为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本题是是9:3:2:1的变式。【详解】子一代的基因型为R1r1R2r2,自交得到子二代,子二代基因型为R1R1R2R2、R1r1R2R2、8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共可能有9种,R的数目可能有0、1、2、3、4五种,则若麦粒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表现型共可能有5种。故选B。15.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本文标题: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08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