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顺铂第一部分:六种铂类化疗药物的比较6种铂类化疗药的对比一代顺铂,二代卡铂、奈达铂、环铂,三代奥沙利铂、洛铂,6种铂类药物用法和注意事项对比,看这篇。顺铂(DDP)有人说:「顺铂是化疗药物中高效高毒的典范,地位位居化疗药物第一位。」顺铂是多种实体瘤的一线用药,可作为放疗增敏剂。疗效可观,抗癌谱广。EP方案为治疗SCLC或NSCLC一线方案,IMP方案或NVB等方案为目前NSCLC常用方案,以DDP为主的联合化疗为晚期卵巢癌、骨肉瘤、神经母细胞瘤,DDP与ADM、CTX等联用对头颈部、宫颈、食管及泌尿系肿瘤等有效。1.用法和用量(1)静脉用药20~30mg/m2,溶于200~500mLNS,1天1次,3~5天一个周期,可重复3~4周期或30mg/m2,每日1次,连用3天,重复3~4周期,需适量水化利尿。关于大剂量顺铂的施予可以看这篇:大剂量顺铂化疗的水化和注意事项。(2)胸腹腔注射1次30~60mg,7~10天重复1次。治疗过程中注意血钾、血镁变化,必要时需纠正低钾、低镁。2.不良反应(1)最严重是肾毒性,表现为用药后1~2周出现肾小管损伤、血尿、血肌酐升高。每日>90mg/m2需警惕,除了水化暂无与其他预防手段。(2)严重的消化道反应:用药后1~2小时可发生急性呕吐,持续1周,需用强效止吐剂,如何止吐可以看这篇:手把手教你化疗药引起的呕吐如何止。(3)耳毒性:与用药总量有关,表现为耳鸣、耳聋、不可逆的高频听力丧失。中耳炎患者禁用顺铂。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合用,可产生致命性肾衰,并致耳聋。(4)骨髓抑制较轻:剂量≥120mg/m2发生率可达40%,亦与联合化疗中其它抗癌药骨髓毒性重叠,白细胞<3.5x109/L、血小板<75x109/L需谨慎。卡铂(CBP)第二代铂类抗肿瘤药。广谱,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睾丸肿瘤、头颈部鳞癌等,也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子宫颈癌、胸膜间皮瘤、黑色素瘤、子宫内膜癌等。与顺铂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既往用顺铂无效的患者,改用卡铂仍有可能取得疗效。卡铂无明显肾毒性,但治疗前肾功能状况却能显著影响卡铂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程度,治疗前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下者血小板减少较普遍,因此研究者曾推荐按照GFR调整卡铂剂量,争取最大疗效、避免不可耐受的毒性。1.按AUC给药的计算方法确定以下条件:性别、年龄(岁)、体重(Kg)、肌酐清除率(mL/min)、AUC。AUC(mg/mL/min)取值:常取5~7,5更常用。肌酐清除率检测复杂,不常进行,可通过血清肌酐(μmol/L)来计算肌酐清除率,男女计算方法不同男性肌酐清除率=【(140-年龄)×体重×1.23】÷血清肌酐女性肌酐清除率=男性肌酐清除率×0.85将以上值代入下面的Calvert公式卡铂剂量(mg)=所设定的AUC(mg/mL/min)×【肌酐清除率(mL/min)+25】2.不良反应在体内存留时间比顺铂短,因而消化道毒性低于顺铂、肾毒性轻微且不常见、耳毒性和神经毒性罕见;但骨髓抑制比顺铂强,有剂量限制性。治疗前不需水化,但同时应用氨基糖甙类会增加肾毒性和耳毒性。血小板减少严重,最低点出现在2~3周,恢复在治疗后第4周。恶心、呕吐常见,一般于治疗后6~12小时出现,24小时内消失。3.注意事项卡铂与铝可起反应,应避免与铝制品接触,配制药液及输液时应避免接触铝制品,患者的餐具也不要用铝制品。卡铂易溶于水,对光敏感,易分解,注意避光。环硫铂(SHP)二代铂类药,作用与顺铂相似,主要用于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如睾丸癌、卵巢癌、头颈部癌、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骨髓抑制较顺铂重。奈达铂日本生产的二代铂类药,主要用于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在亚洲应用广泛,而在欧美应用很少。广谱性不如顺铂,疗效也未超过顺铂。消化道反应没有顺铂强烈,但骨髓抑制比顺铂严重,尤其是是血小板降低、白细胞下降得厉害。但其胃肠道和肾毒性较小,可以用于DDP不能耐受的老年患者。用法用量100mg/m2溶于300mL以上NS,静滴1小时以上,用完后补液1000mL以上,每4周1次,共用4个周期。虽然部分国内说明书上写着可以用GS也可以用NS,但是临床一般用NS。国外说明书上写:配制时不宜使用氨基酸输液、PH<5酸性输液(如电解质补液、5%NS、GNS),否则可能会分解。草酸铂/奥沙利铂(L-OHP)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与顺铂无交叉耐药,主要用于结直肠癌晚期一二线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也应用于卵巢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1.用法用量130mg/m2溶于500mL5%GS,静滴2小时,3周重复或100mg/m2,2周重复。2.不良反应少而轻,与5-FU联用时,毒副作用增强。(1)末梢神经炎:发生率82%,有时可伴有口腔周围、上呼吸道、上消化道的痉挛及感觉障碍,可自行恢复而无后遗症。可因感冒而激发或加重。累积剂量>800mg/m2时,可能有永久性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化疗期间禁用冷水洗脸刷牙、禁冷饮食,在用药中、后要适当保温,防止发生外周神经毒性反应。(2)消化道毒性:发生率64.9%,可预防性给予治疗性止吐药。(3)骨髓抑制偶尔可达3~4级。3.注意事项禁止用NS和碱性溶液配制。避光。避免接触铝制品(同卡铂)。洛铂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德国原研的,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小细胞肺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使用前用5mL注射用水溶解,静脉注射按体表面积一次50mg/m2,再次使用时应待血液毒性或其他临床副作用完全恢复,推荐的应用间歇期为3周。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明显,血小板减少最为强烈,常发生在治疗后2周开始,下降后1周恢复到100000/mm3,血象改变呈可逆性,但继发的副作用如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白细胞减少引起感染风险高。篇二:顺铂顺铂顺铂本品是中心以二价铂同两个氯原子和两个氨分子结合的重金属络合物,类似于双功能烷化剂,可与DNA复制。DDP细胞最敏感,高浓度时抑制RNA及蛋白质合成。本品对乏氧细胞作用,进入人体后可扩散通过带电的细胞膜。目前认为,DDP主要作用部位在DNA的嘌呤和嘧啶碱基。作用与用途:本品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具有细胞毒性,可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过程,并损伤其细胞膜上结构,有较强的广谱抗癌作用。临床用于卵巢癌、前列腺癌、睾丸癌、肺癌、鼻咽癌、食道癌、恶性淋巴瘤、头颈部鳞癌、甲状腺癌及成骨肉瘤等多种实体肿瘤均能显示疗效。顺铂(Cisplatin),1965年由美国科学家B.Rosenborg等人首次发现的,第一个具有抗癌活性的金属配合物。他在1965年意外发现“惰性的铂电极”能引起细菌的菌丝生长这一事实,从而展开了顺式二氯二铂的抗癌特性。化学名:顺式二氨基二氯络铂。外文缩写:DDP,PDD。中文别名:顺氯氨铂,顺式铂,顺式二氨二氯铂。外文名:Cisplatin,Platinol,Cis-diammin-odichloroplatinumⅡdichloridle,platistil,Neo-plain。分子式:Cl2(NH3)2Pt纯度:Pt≥65.0%分子量:300.1西药剂量:成人常用剂量10mg-20mg/日,溶于200ml-3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避光2小时内滴完,每疗程为200mg-400mg,在用量达到100mg-200mg后,需间隔1-2周。总用量达200mg时,多数病人呈现主客观缓解。药效及药代动力学顺铂中心中的铂原子对其抗肿瘤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顺式结构有效,反式无效。静脉注射、动脉给药或腔内注射吸收均极迅速。注射后广泛分布于肝、肾、前列腺、膀胱、卵巢,亦可达胸、腹腔,极少通过血脑屏障。T1/22日以上,若并用利尿剂T1/2可明显缩短。本品主要由肾排泄,通过肾小球过滤或部分由肾小管分泌,用药后96小时内25%-45%由尿排出。腹腔内注射后腔内器官浓度为静脉注药的2.5-8.0倍。本品为铂的金属络合物,作用似烷化剂,主要作用靶点为DNA,作用于DNA链间及链内交链,形成DDP-DNA复合物,干扰DNA复制,或与核蛋白及胞浆蛋白结合。体内过程:DDP口服无效,静脉注射后开始在肝、肾、大小肠及皮肤中分布最多,18-24小时后肾内积蓄最多,而脑组织中最少。在血浆中消失迅速,呈双相型。开始血浆半衰期为25-49分钟,分布后血浆半衰期为55-73小时。静脉注射后1小时血浆含量为10%左右,90%与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结合。排泄较慢,1日内尿中排出19%-34%,4日内尿中仅排出25%-44%,但在全剂量注入后的5日内,仅有27%-43%的顺铂排出体外;胆法或肠道排出甚少,腹腔给药时腹腔器官的药物浓度相当于静脉给药的2.5-8倍,这对卵巢癌等治疗有增效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或头孢噻吩等与本品并用,有肾毒性叠加作用;MTX及BLM主要由肾脏排泄,本品所致的肾损害会延缓上述两种药物的排泄,导致毒性增加。丙磺舒与本品并用时,可致高尿酸血症;氯霉素或其呋喃苯胺酸或利尿酸钠增加本品耳毒性;抗组胺药可掩盖本品所致的耳鸣、眩晕等症状。临床应用DDP具有抗癌谱广、作用强、与多种抗肿瘤药有协同作用、且无交叉耐药等特点,为当前联合化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1.生殖系统肿瘤:对卵巢癌及睾丸癌疗效显著。DDP与ADM的联合化疗可使40%以上的卵巢癌取得较好疗效;DDP与BLM、VLB的联合化疗,对非精原细胞睾丸癌的有效率与治愈率分别达到80%和60%。亦可用于绒癌、宫颈癌等其他生殖系统肿瘤。2.头颈部癌:鼻咽癌、甲状腺癌、喉癌等。3.对膀胱癌、肺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肾细胞癌、前列腺癌、软组织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也有一定疗效。4.其他:恶性胸腹水;与放疗并用,有放射增敏作用。适应症为治疗多种实体瘤的一线用药。与VP-16联合(EP方案)为治疗SCLC或NSCLC一线方案,联合MMC、IFO(IMP方案),或NVB等方案为目前治疗NSCLC常用方案,以DDP为主的联合化疗亦为晚期卵巢癌、骨肉瘤及神经母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案,与ADM、CTX等联用对多部位鳞状上皮癌、移行细胞癌有效,如头颈部、宫颈、食管及泌尿系肿瘤等。“PVB”(DDP、VLB、BLM)可治疗大部分IV期非精原细胞睾丸癌,缓解率50%-80%。此外,本品为放疗增敏剂,目前国外广泛用于IV期不能手术的NSCLC的局部放疗,可提高疗效及改善生存期。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次20-30mg,或20mg/m,溶于生理盐水20-30ml中静脉注射,或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连用5日为1周期,一般3-4周重复,可间断用药3-4个周期。大剂量:80-120mg/m,每3周1次,同时注意水化,使患者尿量保持在2000-3000ml,也可加用甘露醇利尿。胸腹腔注射:胸腔7-10日1次,每次30-60mg。腹腔每次100-160mg。动脉注射:每次20-30ml,中由插管推注,连用5日为1周期,间隔3周可重复。动脉灌注主要用于头颈部肿瘤。药物过量:药物剂量超过120mg/m,其毒性增加,尤其是肾毒性、骨髓毒性。222禁忌症肾功能损害、严重骨髓抑制、对本品有过敏史者及孕妇禁用。不良反应1.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多发生于剂量超过每日100mg/m2时,血小板减少相对较轻。骨髓抑制一般在3周左右达高峰,4-6周恢复。2.胃肠道反应:最常见,且明显,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静脉注射1-2小时后发生,持续4-6小时或更长,停药后3-5日消失,但也有少数病人持续1周以上。3.肾脏毒性:是最常见又严重的毒性反应,也是剂量限制毒性,重复用药可加剧肾毒性。主要损害肾近曲小管,使细胞空泡化、上皮脱落、管腔扩张,出现透明管型,血中尿酸过多,常发生于给药后7-14日之间。DDP肾小管的损伤在一般剂量下多为可逆性的;但剂量过大或用药过频,可导致药物在体内的蓄积,使肾小管损伤为不可逆的,产生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4.神经毒性:与总量有关,大剂量及反复用药时明显,损伤耳柯替口器的毛细胞,引起高频失听,在一些患者表现的头昏、耳鸣、耳聋、高
本文标题:顺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0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