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1课时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基础巩固]“东亚共同体”是东亚国家所建立的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东亚国家的资源、智力和技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据此回答1~2题。1.“东亚共同体”()A.在国家主导下进行B.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C.通过地方政府的协商而形成D.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规范经济运行的国际规则2.“东亚共同体”内的各成员国之间应()A.消除贸易壁垒,保留非贸易壁垒B.商品和资本跨国界自由流通C.生产资料、信息参与全球性配置与重组D.逐步建立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解析:第1题,“东亚共同体”属于区域经济组织,体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它是以国家为单位的一种经济组织;选项D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第2题,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在区域内部逐渐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选项C和D均属于经济全球化。答案:1.A2.B“引大济湟”是从湟水的最大支流大通河引水,穿越山脉进入湟水干流的调水工程。该工程于2015年6月全线通水后,有效缓解了湟水干流地区的“水荒”问题。下图示意“引大济湟”工程线路。据此回答3~4题。3.湟水干流地区出现“水荒”,主要是由于()A.位于西北内陆,降水量小B.全球变暖,冰川融水补给减少C.人口和产业集中,需水量大D.青海湖水位下降,湟水补给青海湖24.大通河成为“引大济湟”水源地,主要是因为该河()①年径流量较大②流域内降雨丰富③北高南低,可自流引水④流域内水资源需求量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湟水干流附近城市密集,说明人口分布比较集中,从而可以推断其产业也比较集中,用水量大,导致“水荒”。第4题,大通河是湟水的最大支流,水量较为充沛,年径流量较大;大通河干流地区城镇较少,工农业发展和城市生活需水量小,因此水资源较为丰富,成为“引大济湟”的水源地。答案:3.C4.B下图为某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回答5~6题。5.我国东、中、西部能源状况差异的原因主要是()①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缺乏②东部地区能源出口量大③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消费量小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不畅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6.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在区际协调方面的可行性对策是()A.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B.东部地区大力支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C.将东部的工业全部转移到西部D.加强东、西部之间的文化交流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用电量和发电量都较大,说明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东部地区用电量大于发电量,说明能源资源缺乏。中、西部地区发电量大于用电量,说明能源资源丰富,消费量较小。第6题,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西部地区能源丰富。3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既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状况,又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答案:5.D6.A7.下图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主要工程分布图,图中阴影表示“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所经过的省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西电东送”中路线与北路线输送的电能相比,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西电东送”南路线的终点是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该基地经济发展的位置优势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多选)()A.缓解长江中游地区能源紧张状况B.将新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C.使沿线地区降水增多,温差变小D.促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清洁、可再生(2)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对外联系方便;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3)AD(4)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能力提升]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4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我国东北地区—①B.我国华北地区—②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D.我国西北地区—④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A.①→②B.④→①C.③→④D.②→③解析: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当地能源资源贫乏,符合图中③所示特征。第2题,②地资源丰富但需求量小,资源供大于求,③地资源贫乏但需求量大,资源供不应求,因此就产生了资源由②运往③的跨区域调配现象。答案:1.C2.D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明显加快,主要表现有()①对口帮扶成效显著②西部地区招商引资速度加快,东、西部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③东、西部地区的合作中,科技、人才和信息的交流不断增多④边境贸易十分活跃,实现了与合作方的“双赢”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解析:选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东、西部地区合作明显加快,主要表现为对口帮扶成效显著;西部地区招商引资速度加快,东、西部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在东、西部地区的合作中,科技、人才和信息的交流不断增多;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边境贸易不属于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合作,④错。读我国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图,回答4~5题。54.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对我国的影响是()A.彻底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B.与交会的公路、铁路构成交通运输网C.提高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D.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5.与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相比,中缅油气进口通道()A.油源相对不足B.受气象等因素影响小C.运输连续性较差D.可直达我国主要石油消费市场解析:第4题,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能够加快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油气进口主要是管道运输,与公路、铁路不能交会构成交通运输网;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可能破坏植被,降低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进口油气能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第5题,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全部是管道运输,中缅油气通道是先经海运到缅甸港口,然后再经管道进口,所以运输的连续性较差。答案:4.D5.C“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66.“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7.“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有()①断裂下陷②地壳抬升③流水堆积④流水侵蚀⑤风力堆积⑥风力侵蚀A.①③B.①⑤C.②④D.②⑥解析:第6题,引汉济渭的意义主要是增加渭河流域(关中平原)供水,包括为西安、咸阳等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增加生态用水、农业用水等。第7题,渭河平原为内力断裂下陷、外力流水堆积形成。答案:6.C7.A8.读我国煤炭及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2)长三角地区需要调入大量能源的原因有哪些?(3)西气东输工程还不能彻底解决长三角地区能源短缺问题,请你从开源方面提出两条缓解该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4)山西省除了通过公路、铁路运输直接向外输出煤炭外,还采用了哪种方式向外输出能源?这种方式有哪些好处?解析:(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资源赋存和资源需求的空间分布不一致,二是大多数自然资源依附于一定的自然环境而存在,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既与我国资源东少西多、资源需求东多西少的现状有关,也是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很大比例,导致我国环境质量下降),且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在西部地区。(2)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7资源的需求量大,然而,从资源地区分布来看,该地区常规能源缺乏。(3)开源指寻找新的能源,包括多元化油气的来源,如从国外进口油气产品,开发附近地(海)区的油气资源,还可以从开发其他类型资源入手进行分析。(4)除煤炭外运外,山西省煤炭的输出还采用了变输煤为输电的方式,即在山西省建设火力发电站,然后将电力资源向我国东部电力需求量较大的地区输送。这种方式减少了煤炭的运输量,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同时还减轻了电力输入区的环境污染,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答案:(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地区。(2)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不足。(3)从国外进口油气产品;充分利用近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开发核电、风能、海洋能等其他替代能源。(4)方式: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好处:减轻对交通运输的压力;减轻对电能输入区的环境污染;产生的经济效益高。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第1课时)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26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