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安徽省黄山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黄山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增殖是一个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不连续进行的过程B.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C.细胞增殖一定具有周期性D.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的增殖就能实现个体的发育【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详解】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A错误;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B正确;减数分裂也是细胞增殖的一种形式,但无周期性,C错误;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生长发育为成体,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增殖相关知识。理解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和细胞生长,来进行生物体生长是解题的关键。2.在“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中,错误的是()A.酚酞遇NaOH呈现紫红色B.琼脂块的大小模拟细胞大小C.物质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表示物质运输效率D.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2-扩散的深度相同;通过模拟实验可看出,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高;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详解】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A正确;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B正确;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才可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并反映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与细胞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C正确;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琼脂块内扩散的体积代表物质运输的效率,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明确本实验的实验原理,用琼脂块模拟细胞等,意在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3.如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分裂间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一样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中甲为中心体,乙为染色体,丙为星射线。【详解】分析题图可知,甲是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在前期移向细胞两极,A错误;乙是染色单体,组成成分为蛋白质和DNA,丙是星射线,组成成分为蛋白质,二者组成成分差异很大,B错误;该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C正确;该时期没有核膜、核孔,不会有物质通过核孔,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4.与动物和植物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中,其对应的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细胞器细胞类型生理作用A核糖体动物、植物各种蛋白质的合成场所B中心体动物、低等植物间期参与纺锤体的形成C高尔基体植物末期参与细胞壁的形成D线粒体动物、植物提供能量A.AB.BC.CD.D【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器分布的归纳: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低等植物细胞也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和液泡,叶绿体只分布在绿色植物细胞中,液泡只分布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详解】核糖体无膜的细胞器,存在于动物、植物细胞中,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A正确;中心体存在于动物、低等植物细胞中,前期参与纺锤体的形成,B错误;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末期参与细胞壁的形成,C正确;线粒体存在于动物、植物细胞中,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B。5.下列叙述是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其中错误的是()A.选择哪种生物材料做实验时,只要考虑分裂期时间的长短B.漂洗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以利于染色C.利用龙胆紫染液对根尖组织细胞中染色体染色,便于观察D.在制片时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促使细胞分散开-4-【答案】A【解析】【分析】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大致分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漂洗是指洗去多余的解离液;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由于分裂间期占细胞中的比重高,因此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详解】为能在视野中找到各个时期的细胞往往选择应尽量选择细胞周期短、分裂期占的比例大的材料,但还要考虑生物材料的颜色是否影响观察效果等,A错误;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以利于染色,B正确;龙胆紫溶液是对染色质(染色体)进行染色的碱性染料,C正确;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根尖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的目的是使根尖细胞充分分散,形成单层细胞,便于观察,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中一定有DNA的复制B.细胞分裂中一定有染色体的变化C.细胞分裂中不一定出现细胞板D.能进行无丝分裂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5-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3、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但有DNA的复制。【详解】细胞的三种分裂方式都要进行DNA复制,不分裂的细胞中也会发生DNA复制过程,如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NA的复制,A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无染色体的变化,B错误;细胞无丝分裂中不出现细胞板,C正确;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三种,而原核细胞不能以这三种方式分裂,D正确。故选B。7.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不同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的基因完全不同C.植物组织培养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玉米种子形成新植株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套的遗传物质。【详解】细胞分化的实质是不同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同一个体的所有体细胞都是有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含有一套相同的基因,B错误;植物组织培养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全能性是指一个细胞发育成一个个体的潜能,玉米种子已经含有胚,不是细胞,萌发长成新植株属于植物的正常发育过程,不能体现体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6-8.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发现,利用逆转录病毒将Oct4等4个关键基因导入已分化的体细胞中并表达,可使这个细胞成为类似干细胞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下图为该技术在人体细胞中的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由iPS细胞产生其他种类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B.利用患者的iPS细胞对其自身受损器官进行修复,与传统器官移植相比成功率更高C.目前iPS细胞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有研究发现iPS细胞的增殖难以控制,即iPS细胞具有衰老细胞的特征D.结合以上信息分析,iPS细胞可能容易分散【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将4个关键基因移植入已分化的体细胞中并表达,使这个细胞成为具有类似干细胞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用该技术得到的新生器官替换供体病变器官,属于自体移植,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可以大大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详解】由iPS细胞产生其他种类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用该技术得到的新生器官替换供体病变器官,属于自体移植,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可以大大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B正确;iPS细胞拥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分化潜力,说明iPS细胞分化程度低,更不易衰老,C错误;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iPS细胞可能容易分散,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题图,考查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9.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内自由水不变,结合水减少-7-B.衰老细胞的细胞体积增大,核膜内折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都存在细胞的衰老现象D.细胞凋亡是由细胞衰老造成的【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细胞坏死是由外界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非正常性死亡。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详解】人体衰老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代谢缓慢,A错误;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B错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都存在细胞的衰老现象,C正确;细胞衰老和凋亡都是细胞的自然生理过程,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能与细胞坏死进行区分,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0.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分裂间期,核DNA复制含量加倍B.在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不含染色单体D.在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含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是前期和末期,前期是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由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末期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缢裂-8-为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是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因此结构基础是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无中心体。【详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均有核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
本文标题:安徽省黄山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3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