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
-1-珠海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年级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C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生命的最基本元素B.氨基酸分子中若有S元素,则S元素一定存在于R基中C.DNA分子携带大量遗传信息,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D.纤维素、脂肪和腺苷的组成元素是不同的,而ATP和DNA的组成元素是相同的【答案】A【解析】氧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错误;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只有R基是不定的,其它的组成成分都没有S元素,如果这个氨基酸含有S元素,肯定在R基中,B正确;DNA分子携带大量的遗传信息,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正确;组成纤维素、脂肪的元素是C、H、O,而组成腺苷的元素是C、H、O、N;DNA和ATP元素组成是C、H、O、P、N,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含量、种类及作用;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及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下列关于DNA分子和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DNA分子上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C.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上A+T/G+C=b,则另一条链上A+T/G+C=bD.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正确;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错误;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上A+T/G+C=b,则另一条链上A+T/G+C=b,C正确;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和基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2-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3.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所有细胞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能被碱性染料染色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C.DNA和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消耗ATPD.一般而言,衰老的细胞中结构③的数目较少【答案】D【解析】图中①是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细丝状结构,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者RNA,A错误;②是核仁,与核糖体的产生有关的,不是产生RNA和蛋白质的场所,B错误;DNA不会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RNA可以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并且消耗能量,C错误;③是核膜,衰老的细胞核膜会发生内折,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B.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C.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D.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答案】A【解析】A、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但不具有分泌功能,A错误;B、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正确;-3-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抵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ATP的产生,而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又需要能量ATP,C正确;D、溶酶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因此可以消化细胞器碎片,D正确.故选:A.【考点定位】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名师点睛】1、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所以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2、高尔基体不仅存在于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与存在于其他细胞,如植物细胞.3、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可以消化细胞器的碎片.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细胞中细胞器的功能及分布情况,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5.下列关于细胞中酶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ATP存在B.剧烈运动消耗大量的ATP,ATP与ADP的转化加快C.温度和pH都能影响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D.一个细胞中酶的数量和种类不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生命活动都需要ATP直接提供能量,A项正确;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大量的ATP水解释放能量,ATP与ADP的转化速度加快,以满足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B项正确;温度和pH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即影响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C项正确;同一个细胞在不同的分化阶段所发生的生化反应可能不同,催化这些生化反应的酶的种类、数量也会发生变化,D项错误。6.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甲)、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乙)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丙),以下解释正确的是()-4-A.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B.图乙中的数据需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测量C.图丙中若大棚内温度始终处于37.5℃的恒温,每日光照12h,植物体干重将减少D.用大棚种植该植物时,白天应控制光照为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35℃最佳【答案】C【解析】【分析】图甲中曲线是光照强度对植物经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其中A点时光照强度为0,植物没有光合作用,即代表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B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即净光合量为0,C点时表示植物在饱和光照强度下达到的最大净光合作用量。图乙是在黑暗条件下,测定植物在不同氧浓度环境中的呼吸作用方式和不同方式呼吸作用的强度,其中D点表示植物无氧呼吸消失,只有有氧呼吸。图丙表示在不同在不同温度下植物的真光合速率变化与呼吸速率的变化,其中两曲线的交点表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详解】甲图中,A点为无光照时CO2的吸收量,即没有光照时呼吸作用的强度.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不是光照强度,A错误;乙图测的是不同O2浓度下CO2的释放量和O2的吸收量,即在不同O2浓度下呼吸作用的方式(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所以不能在光照下进行,否则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影响结果,B错误;图丙中,若大棚内温度始终处于37.5℃的恒温,此交点处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为0,每日光照12h,有机物的积累为0,而黑暗12h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植物干重将减少,C正确;大棚蔬菜在种植时,白天应在较大光照强度下,以增强光合作用,因此白天应控制光照为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应在真正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时,即图丙中的25℃时最好,D错误。【点睛】根据细胞呼吸作用不需要光照分析选项A;根据光照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影响结果分析选项B;根据净光合作用速率=真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分析选项C;-5-根据增加有机物的含量就是要使得植物白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分析选项D。7.下列试剂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相同的是()A.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的作用B.酒精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的作用C.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的作用D.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的作用【答案】A【解析】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都是解离,A正确;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需要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土壤小动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50%的酒精用于洗去浮色,两者的作用不同,B错误;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中与NaOH反应,生成Cu(OH)2,而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是在碱性条件下与肽键结合,C错误;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实验中使细胞吸水胀破,而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中的作用作为溶剂,D错误。8.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甲、乙、丙代表物质,a、b、c、d、e代表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几项()①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离不开丙②制备细胞膜可选用鸡血作实验材料③在a~e的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④图中a可表示葡萄糖进入所有细胞的过程⑤图中b可表示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6-⑥图中e可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的过程A.2项B.3项C.4项D.5项【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为物质跨膜运输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蛋白质;乙表示磷脂双分子层;丙表示多糖(连接蛋白质一起构成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同时可确定图中上侧为细胞膜外侧,下侧为细胞膜内侧。在五种运输方式中,a、e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且有低浓度一侧运向高浓度一侧,说明都是主动运输,只是a表示运进细胞内,e表示运出细胞外。b方式既不需要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且是顺浓度梯度运输,说明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物质cd都需要载体蛋白,但不需要能量,同样是顺浓度梯度运输,说明是都是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内。【详解】①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离不开丙糖蛋白,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不需要糖蛋白,故①错误;②制备细胞膜应该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鸡血中红细胞内有细胞核,故②错误;③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故③正确;④图中a可表示葡萄糖进入某些细胞的过程,不能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故④错误;⑤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图中b可表示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故⑤正确;⑥图中e可表示上皮细胞排出Na+的过程,故⑥错误。故正确的有③⑤共三项,故C正确,ABD错误。【点睛】关键:熟悉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组成以及根据糖蛋白判断细胞膜的外侧;其次需要熟悉物质跨膜运输的不同方式的判断依据:凡是主动运输,一是消耗能量,二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凡是被动运输则不需要这两个条件;在被动运输的两种方式中,凡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而自由扩散则不需要载体蛋白。9.图为某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图解,下列对该图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AC段表示分裂间期,则AB段细胞没有变化B.无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CE段都一直存在染色单体-7-C.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在CD段该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D.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在CE段细胞中有中心体在活动【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表示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变化规律,AB段表示G1期,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为S期做物质准备;BC段表示S期,进行DNA的复制;CD段表示前期、中期和后期;DE段表示末期。【详解】如果AC段表示分裂间期,则AB段表示G1期,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体积在变大,A错误;无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CD段中处于前期和中期的细胞都存在染色单体,DE段处于后期和末期的细胞都不存在染色单体,B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不存在赤道板结构,赤道板只是细胞内处于细胞中央处的一个平面,它不属于细胞结构,C错误;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在CE段细胞中有中心体在活动,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正确。【点睛】关键:熟悉动植物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以及DNA和其他细胞结构的规律性变化是。10.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有关人和动物体内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蛔虫体细胞内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B.人体细胞有氧呼吸生成的水中的氢来自丙酮酸的分解C.当饮水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D.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答案】D【解析】【分析】对于细胞内产生水的场所、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作用、水的调节及细胞吸水与失水原理的综合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详解】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蛔虫生活在人和其他动物的消化道内,长期得不到氧气,因此它的细胞内没有线粒体,能够产生水的细胞器也无线粒体,A错误;人体细胞中水中氢的来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H],还有一部分是在第二阶段丙酮酸的分解产生的[H],B错误;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反之,当饮水过-8-多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C错误;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减小,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与水有关的细胞代谢等相关知识,意
本文标题: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5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