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1-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生长素发现的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实验表明,对单侧光敏感的是胚芽鞘的尖端B.詹森的实验不需进行对照实验C.拜尔的实验在光下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D.温特从尿液中提取出吲哚乙酸,并命名为生长素【答案】A【解析】【分析】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科学家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及分析达尔文①胚芽鞘+单侧光→向光生长②去尖端+单侧光→不生长,不弯曲③用锡箔罩住尖端+单侧光→生长,不弯曲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对下部产生影响,出现向光弯曲詹森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不弯曲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单侧光→弯曲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拜尔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温特①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②空白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从人尿中分离出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详解】根据达尔文的实验表明,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的部位,A正确;詹森的实验需进行对-2-照实验以排除琼脂片的作用,B错误;拜尔的实验如果在单侧光下进行,会影响尖端生长素的分布,不一定得到相同的结论,C错误;温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并命名为生长素,但是并没有从人尿中提取出来,D错误。2.图是关于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与⑥对照,说明胚芽鞘的生长与尖端有关B.②与④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C.②与⑤弯曲生长,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有关D.③与⑥对照,说明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尖端是感光部位,图中①用锡箔遮住尖端,因此直立生长;②尖端能够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因此弯向右侧光源生长;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③切去尖端将不生长也不弯曲;④切去尖端后,中间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不能感受单侧光照,因此直立生长;⑤胚芽鞘切去尖端后,在胚芽鞘的右侧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因此胚芽鞘弯向左侧生长;⑥尖端能够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因此弯向右侧光源生长。【详解】要证明胚芽鞘的生长与尖端有关,实验的自变量是尖端的有无,①与⑥的变量是尖端是否接受单侧光,A错误;②尖端能够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向右弯曲生长,④切去尖端后,中间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并且单侧光对其无刺激作用,因此直立生长,B错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而⑤中没有尖端,C错误;③与⑥的变量是有无尖端,③不生长,不弯曲;⑥向光弯曲生长,说明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D正确。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描述,错误的是()①苯乙酸和α-萘乙酸不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3-②生长素在植物体成熟组织部位的运输形式是极性运输③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④外界因素会影响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⑤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⑥向光性现象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⑦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对植物衰老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A.①②⑦B.①③⑥C.②⑤⑥D.③④⑥【答案】C【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是植物体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促进果实成熟-4-中较多【详解】苯乙酸是具有生长素效应的植物生长素,不是植物生长调节剂,α-萘乙酸(NAA)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①正确;生长素在植物体成熟组织的韧皮部的运输形式是非极性运输,②错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同时环境因素还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③④正确;顶芽生长占优势时,顶芽合成的生长素不断向侧芽运输,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的生长,⑤错误;向光性现象表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横向运输,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⑥错误;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具有拮抗作用,⑦正确。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小麦清明拔三节,新笋一夜成高竹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答案】B【解析】【分析】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5-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详解】“小麦清明拔三节,新笋一夜成高竹”,反映出植物生长很快,与植物的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都有关,A不符合题意;“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绿豆、小豆、芝麻作为绿肥,作用是改良土壤、丰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与植物激素没有直接关系,B符合题意;“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描述的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与多种植物激素有关,C不符合题意;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所以“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乙烯)即发(红柿成熟)”,D不符合题意。5.科学家对多种植物激素与豌豆植株顶端优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B.细胞分裂素能一定程度的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的作用C.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D.侧芽生长速度不同是由于侧芽内多种激素的浓度或比例的改变【答案】A-6-【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植物激素的作用、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关系的探究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分析题图:根据题意,通过比较曲线,再结合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进行分析。2中去顶芽切口涂生长素,侧芽生长最短,所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生长素,其他激素是促进的;由图中的3保留顶芽涂细胞分裂素时,侧芽生长明显可知细胞分裂素能解除生长素的抑制作用;比较曲线4和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伸长。【详解】比较1和4,实验变量为顶芽的有无,实验结果是去掉顶芽后的豌豆植株侧芽的平均长度长,说明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A错误;在1和3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结果是涂抹细胞分裂素后的豌豆植株侧芽的平均长度比不涂抹长,侧芽生长明显,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生长抑制的作用,B正确;实验涉及多种激素的调节,各组对照实验主要说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故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C正确;综合以上实验可知侧芽的生长,同时受到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的影响,由此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不同植物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D正确;6.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植物生长B.秋末①→③→⑤→⑥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的脱落酸的含量,促进叶片脱落C.越冬休眠过程中,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D.①→⑥的生理过程在根本上都是基因调控的结果【答案】C【解析】依题意和图示分析以及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可知: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7-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生长,A项正确;秋末①→③→⑤→⑥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的脱落酸的含量,促进叶片脱落,B项正确;越冬休眠过程中,植物体内脱落酸的含量会增加,而赤霉素的含量会减少,C项错误;①→⑥的生理过程离不开各种激素的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即是基因调控的结果,D项正确。7.某研究小组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切段若干,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一周后,开展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茎切段伸长的影响及生长素(IAA)对茎切段中乙烯(ACC)产量的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切段置于培养液中培养一周是为了排除切段中原有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在实验浓度范围内,IAA和GA3浓度越高对茎切段伸长的促进作用越强C.GA3对茎切段伸长的促进效应比IAA大D.生长素一定会促进茎切段中乙烯的产生【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IAA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增强,而GA3在0至50浓度范围内,随植物激素GA3浓度增加促进作用明显,但是超过50浓度之后,促进作用反而减弱;图中IAA和GA3在浓度相同时,GA3对茎切段伸长的促进效应比IAA大;当IAA的浓度达到10时促进茎切段中乙烯的产生。【详解】切段中含有内源激素,因此置于培养液中培养一周是为了排除切段中原有激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A正确;由图可知,在实验中,在0至50浓度范围内,随植物激素GA3浓度增加促进作用明显,但是超过50浓度之后,促进作用反而减弱,B错误;由图可知,在相同浓度时,GA3促进效应比IAA大,二者浓度不同时则不一定,C错误;当生长素浓度为10时,-8-才会促进乙烯的产生,D错误。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产生的效果可能相同,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会使水稻得恶苗病,体现了赤霉素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C.植物激素能调节代谢,但不能直接参与代谢D.植物生长过程中与植物生长有关的激素发挥作用,衰老时脱落酸、乙烯才可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详解】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现象,在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的两侧,存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产生的效果相同的现象,但是该现象不能说明两重性,A错误;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会使水稻得恶苗病,体现了赤霉素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B错误;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只能调节代谢,不能直接参与代谢,C正确;植物生长过程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并不是
本文标题: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54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