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5月模拟考试试试题(含解析)
-1-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5月模拟考试试试题(含解析)1.根据如图示坐标曲线,判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若该曲线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液泡体积的大小变化,则CD段表示该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B.若该曲线代表密闭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温室中植物光合作用只在BC段进行C.若该曲线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D.若该曲线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BC段血液中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增多【答案】B【解析】如果该曲线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液泡体积的大小变化,则CD段上升,细胞正在吸水,细胞液浓度降低,细胞吸水能力是逐渐减弱的,A正确;如果横坐标代表一天的时间,纵坐标代表密闭温室中的CO2浓度,B点表示外界的CO2浓度的变化率为零,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即净光合作用为零,温室中的光合作用起始于B点之前,B错误;若该曲线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增加,C正确;若该曲线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BC段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则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D正确。2.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据此分析正确的是-2-A.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B.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C.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D.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答案】B【解析】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CO2的产生量与O2消耗量相等,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没有O2消耗,也没有CO2产生,因此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等于O2消耗量,A项错误;题图显示:当运动强度超过b时,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血液中乳酸水平开始缓慢上升,但在c之后,上升幅度加快,因此若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B项正确;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ab段乳酸的含量维持在极低的水平,说明无氧呼吸非常弱,有氧呼吸非常强,bc段血液中乳酸水平和O2消耗量均在增加,说明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强度均在增大,cd段血液中乳酸水平持续增加,O2消耗量保持稳定,说明无氧呼吸强度快速增大,有氧呼吸强度保持相对稳定,C项错误。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不彻底的分解,释放出少量的能量,释放出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需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重点分析曲线的起点、拐点、交点、落点这“四点”以及把握曲线走势,明确每一曲线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并进行“图→文”的转化,由此对照各选项作出合理判断。3.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基因型为AA,其体细胞中一个基因A突变为基因a,A基因编码138个氨基酸的多肽,a基因使相应mRNA增加一个相连的三碱基序列,编码含有139个氨基酸的多肽。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突变的a基因在该二倍植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4个B.A基因与a基因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姐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图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D.如果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子一代,则最早在子三代中能分离得到的基因型为aa的纯合子【答案】C【解析】A.体细胞中一个基因A突变为基因a,故突变的a基因在该二倍植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3-2个,A错;B.A基因与a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错;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mRNA增加一个相连的三碱基序列,氨基酸相差1个,故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C正确;D.如果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子一代,则最早在子二代中能分离得到的基因型为aa的纯合子,aa表现出来即为纯合体,D错。故选C。4.下图是生物体内能量供应与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绿色植物才具有进行①过程所需的色素B.①过程产生的ATP只用于②过程中固定CO2和还原C3C.①、③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不同D.④中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兴奋传导等【答案】C【解析】其它生物中也可能有进行①光反应过程所需的色素,如光合细菌,A错误;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ATP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过程,不参与固定过程,B错误;①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与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③细胞呼吸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与有机物的分解化学能,C正确;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明确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供给暗反应使用,且只能供给还原过程。5.果蝇的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只含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下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4-A.乙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畸变个体B.筛选①可用光学显微镜,筛选②可不用C.F1中有1/2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D.F1中雌雄个体的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形:1、图乙的染色体发生了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由射线照射引起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2、甲乙杂交得到F1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详解】据图分析图乙的染色体发生了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正确;筛选①筛选的是染色体变异的个体,可用光学显微镜,而筛选②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也可观察后代的存活情况,B正确;根据图乙染色体组成可知其产生的配子异常的比例是3/4,所以F1中有3/4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C错误;由于只含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故F1中均含有B基因,故雌雄个体的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D正确。故选C。【点睛】注意题干信息的获取,如“不含该等位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6.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l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査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5-A.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C.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距石头的远近并不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A项错误;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其个体平均数越少,种内互助越弱,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B项正确;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C项正确;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有效降低蝗虫的数量,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7.为了防止干旱阻碍小麦的生长,可采用不同给水措施以调整小麦的光合效率,确保产量。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6-(1)实验过程中,要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且适宜;9:00时刻,一定光照强度下,叶肉细胞内02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2)据图分析可知,在对小麦的各种处理中,___________处理不会导致植株出现“午休”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光合速率的含义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H2180浇灌,发现小麦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0),180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进一步探究雾化处理对小麦叶片细胞呼吸是否有影响,请简单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光照强浓度、CO2浓度和温度(2).由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到线粒体和细胞外(3).灌溉和雾化(4).两种处理都维持了叶片的水分含量,使气孔不关闭(5).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02的释放量或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C02的吸收量(6).H28O→C18O2→(CH28O)(7).可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麦叶片均分为2组,一组不做任何处理,另一组雾化处理后分别置于相同体积的密闭装置中,在黑暗条件下测量细胞呼吸【解析】【分析】本题结合曲线图,综合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相关知识的熟记和理解能力。各问题情境的描述涉及有氧呼吸过程、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的环境因素、简单的实验设计等相关知识。【详解】(1)图示纵坐标所示的光合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而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9:00时刻,一定光照强度下,净光合速率大于零,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此时,叶肉细胞内O2移动的方向是由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到线粒体和细胞外。(2)曲线图显示:与对照处理相比,灌溉处理和雾化处理组的曲线在9:00~11:00时段没有出现下降趋势,说明在对小麦的各种处理中,灌溉和雾化处理不会导致植株出现“午休”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两种处理都维持了叶片的水分含量,使气孔不关闭。(3)图中光合速率的含义可表示为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02的释放量或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C02的吸收量。在培育过程中,若用H218O浇灌,则H218O被植物吸收后,H218O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与丙酮酸一起被彻底分解成C18O2和[H],产生的C18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生成糖类(CH218O6),即H218O→C18O2→(CH218O)。(4)探究雾化处理对小麦叶片细胞呼吸是否有影响,其自变量为是否进行雾化处理,因变量为细胞呼吸速率,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如光照的干扰),依据实验设计遵循的对照原则等原则,该实验的设计方案为: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麦叶片均分为2组,一组不做任何处理,另一组-7-雾化处理;之后分别置于相同体积的密闭装置中,在黑暗条件下测量细胞呼吸。【点睛】解答此题需从图示中提取信息,明确纵坐标所示的光合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02的释放量或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C02的吸收量表示,进而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并围绕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8.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1)在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在此反射弧中,神经元的某部位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时,膜内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2)松果体细胞的作用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激素信号,从而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紧密连接起来。褪黑素由松果体细胞产生,能对身体不同部位的靶器官如下丘脑、垂体、睾丸等起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证明褪黑素对睾丸分泌雄激素具有促进作用,实验设计思路是:取发育状况相同的雄性成年小鼠20只,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切除松果体细胞,注射适量的褪黑素,乙组切除松果体细胞,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每天定时测量血液中雄激素含量。此实验过程_________(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松果体及与其相连的运动神经末梢(2).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3).神经系统活动的电信号(4).褪黑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并能与下丘脑、垂体和性腺等靶器官的受体结合)(5).不能(6).不能排除下
本文标题: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5月模拟考试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60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