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白化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如果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这个儿子如果与患有白化病的女人结婚,婚后生育出患有白化病女孩的几率为()A.1/2B.1/4C.1/6D.1/12【答案】C【解析】【分析】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儿有病,则这对夫妇均为杂合子Aa。【详解】由上分析可知,这对夫妇为Aa,则正常儿子的基因型是1/3AA或2/3Aa,与白化病患者aa结婚,生出患病女孩aaXX的概率是:2/3×1/2×1/2=1/6。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南瓜的花色由遗传因子A、a控制,相关杂交实验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B.由过程③可知白色是显性性状C.F2中黄花与白花的比例是5∶3D.F1与F2中白花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白花的自交后代出现黄花,故黄花为隐性性状,白花为显性性状。且F1的白花基因型为Aa,黄花的基因型为aa,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详解】由上分析可知,亲本为Aa×aa,测交后代白花:黄花=1:1,可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由③白花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知白色是显性性状,B正确;F1中的基因型-2-及比例为:1/2Aa,1/2aa,F1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白色A-的比例为:1/2×3/4=3/8,则黄花占1-3/8=5/8,故黄色:白色=5:3,C正确;F1中白花的基因型是Aa,F2的白花基因型是AA或Aa,D错误。故选D。【点睛】显隐性的判断方法:同种表现型自交后代若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即为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该表现型即为显性性状。3.原产欧洲南部喷瓜的性别不是由性染色体决定,而是由3个遗传因子aD、a+、ad决定的,aD对a+为显性,a+对ad为显性,它们的性别表现与遗传因子组成如下表所示。现有两株喷瓜杂交,产生的后代有雄性、雌雄同株、雌性这三种性别的性状表现,则其比例为性别类型遗传因子组成雄性植株aDa+、aDad雌性植株adad两性植株(雌雄同株)a+a+、a+adA.4:2:1B.3:1:1C.2:1:1D.1:2:1【答案】C【解析】根据分离定律及题意可知:两株喷瓜杂交,产生的后代有雄性(aDa+、aDad)、雌雄同株(a+a+、a+ad)、雌性(adad)这三种性别的表现型,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Dad×a+ad,所以子代基因型为:aDa+:aDad:a+ad:adad=1:1:1:1,因此子代中雄性:雌雄同株:雌性=2:1:1,故选B。4.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目依次是A.5和3B.6和4C.8和6D.9和4【答案】B【解析】【分析】-3-根据题意两对基因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而每对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根据Ttgg与TtGg杂交组合中的每对基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和表现型种类,然后用乘法定律解题。【详解】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其中每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所以Ttgg×TtGg可以拆分为:Tt×Tt→TT、Tt、tt,基因型3种、表现型2种;gg×Gg→gg、Gg,基因型2种、表现型2种,综合起来,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数目为3×2=6种,表现型数目为2×2=4种。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5.下列关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及发现的过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B.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C.分离定律适用于所有生物的遗传D.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预测交后代中高茎:矮茎的比例接近1:1属于假说-演绎法中演绎的过程,还需要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可能相同,如DD和Dd都表现为显性性状,A错误;在实践中,测交也可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4-B错误;孟德尔遗传的基本规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遗传,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其比值接近1:1:”属于演绎过程,D正确。故选D。6.关于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每一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C.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现象发生在四分体时期D.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答案】D【解析】【分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使得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个染色单体,这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又叫一个四分体。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对称的位置上可能发生片段交换,这种交换可使染色体上连锁在一起的基因发生重组,据此答题。【详解】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A正确;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B正确;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而引起基因重组,C正确;四分体是由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才能形成的,故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不一定都能形成四分体,如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形成四分体,D错误。故选D。7.已知A和a,B和b,C和c为三对同源染色体,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四个精子中染色体的组成是A.AbC,aBc,AbC,aBc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D.Abc,AbC,abC,aBc【答案】A【解析】【分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形成两种次级精母细胞;又每个-5-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产生的都是相同的精子,所以基因型为AaBbCc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正常减数分裂能形成4个2种精子,据此分析。【详解】A.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形成2种基因型的精子,AbC和AbC是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aBc和aBc是由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A正确;B.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基因型的精子,aBC、AbC、ABC、abc是4种不同的精子,B错误;C.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基因型的精子,C错误;D.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基因型的精子,Abc、AbC、abC、aBc是4种不同的精子,D错误。8.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B→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复制的结果B.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受精作用的结果C.由R→P,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结果D.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与N→R的过程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H段结果是DNA分子数目减半,表示减数分裂;HI段表示受精作用,I-P段结果DNA分子数目保持不变,表示有丝分裂,据此答题。【详解】由B→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复制的结果,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A正确;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发生受精作用的结果,B正确;由R→P,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结果,C正确;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6-离,分别进入两个细胞的结果,和N→R不相同,D错误。【点睛】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和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9.下图表示在人体某一个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体数(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A、B、C、D四个不同时期的统计数据。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的时期是A.AB.BC.CD.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表示核内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都是46,说明细胞中染色体没有复制,仍处于精(卵)原细胞状态。图中B表示核内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46和92,说明染色体已经复制,但着丝点没有分裂;又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所以此时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图中C表示核内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23和46,说明染色体上的着丝点没有分裂;又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此时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图中D表示核内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都是23,说明细胞已完成减数分裂,核内染色体和DNA数目都是减半,是配子。【详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色体分离发生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因此,同源色体分离发生的时期是图中B所表示的时期.故选B。【点睛】熟悉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规律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10.下列对“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若用洋葱根尖细胞进行实验,同样能观察到联会现象B.该装片中可能会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细胞C.在该装片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用甲基绿对染色体进行染色D.在高倍镜下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可观察其染色体的动态变化-7-【答案】B【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酵母菌呼吸产物的鉴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细胞中的线拉体和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详解】洋葱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出现联会现象,A错误;该装片中可能会观察到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的细胞,如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B正确;甲基绿是DNA染色的染料,该实验应该用龙胆紫溶液或者醋酸洋红溶液染色,C错误;该实验中,细胞在解离的步骤细胞已经被杀死了,所以不可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动态变化,D错误。11.关于高等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的各时期都存在染色单体B.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一定具有细胞周期C.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同步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细胞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高等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有细胞周期,整个分裂过程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无细胞周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故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详解】A.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消失,A错误;B.只有连续的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分裂后的细胞如果进行分裂则有细胞周期,如果不再分裂或进行减数分裂则无细胞周期,B正确;C.DNA在间期复制,导致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未变,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故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不是同步的,C错误;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错误。12.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8-A.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B.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C.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可自由组合【答案】A【解
本文标题: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61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