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B.循环系统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就是使内环境成分保持不变D.当人体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时可能会生病【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而为细胞的正常代谢提供条件。【详解】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A正确;B、循环系统参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B正确;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就是使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D、当人体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时,细胞代谢异常,可能会生病,D正确。故选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答案】A【解析】【分析】2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不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可能不同。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构成体液,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约占体液的2/3。【详解】血液中的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A正确;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B错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C错误;血浆与淋巴、组织液最大的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错误。故选A。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内环境成分之间的关系为:【详解】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血浆中的许多物质能渗出毛细血管壁成为组织液,A正确;组织液中的成分可渗回毛细血管形成血浆,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B正确;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但淋巴不能再渗回组织液,C正确,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要求学生识记及理解内环境成分之间的关系。4.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血液pH通常在6~7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3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2排出【答案】A【解析】人体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A错误;人体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当血液中乳酸过多时,NaHCO3就会与其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B正确;人体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当血液中Na2CO3过多时,H2CO3就会与其发生反应形成NaHCO3,C正确;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2排出,最终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正确。5.关于人体内环境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氧、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与淋巴C.唾液、激素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D.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生活的体内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种成分。不同的组织细胞处于不同的内环境中。【详解】A、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A错误;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和与淋巴,B错误;C、唾液属于外分泌液,不会存在于内环境中,C错误;D、人体的细胞外液含有多种无机盐,类似于海水,D正确。故选D。6.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4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OC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答案】A【解析】考查内环境相关的知识。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是水,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所以A选项正确。7.某大学的新生在军训长途行军时,好多同学脚底部都打了泡,泡破后,流出的淡黄色液体来源于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外液【答案】B【解析】皮肤受到摩擦后,表皮层和真皮层会分离而产生空隙,组织液就会渗入到空隙中,形成淡黄色的液体,B正确。【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8.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D.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5解: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故选:D.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9.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A.神经调节B.神经一体液调节C.体液调节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稳态的维持。人体稳态的维持是在多个系统参与下完成的,其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案为D。10.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稳态遭到破坏,只能会使酶促反应速率减慢;稳态遭到破坏后,不一定会引起儿童患佝偻病或成年人患肌无力病,但稳态遭到破坏,必定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11.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6.【详解】水泡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组织液可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和血浆双向渗透。因此,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故选:D。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B.胰岛素、葡萄糖、氧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蛋白质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中D.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体内细胞可以和内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然后内环境通过有关系统与外界完成物质交换。【详解】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B、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葡萄糖、氧属于细胞需要的物质,三者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B正确;C、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蛋白质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中,C错误;D、体内细胞首先和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然后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故选B。13.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7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周围的毛细血管壁破损,导致血浆蛋白外渗,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从而发生组织水肿,①正确;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低,引起组织液增多,从而发生组织水肿,②正确;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的大分子代谢废物无法运输出去,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③正确;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蛋白外渗,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从而发生组织水肿,④正确;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导致血浆蛋白外渗,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从而发生组织水肿,⑤正确。【考点定位】人体内环境【名师点睛】分析题图:图中ABC构成了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其中A为血浆,B为淋巴,C为组织液。1表示血管,2表示淋巴管,3表示组织细胞。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答案】A【解析】【分析】8内环境中含有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信息分子,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详解】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B、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B正确;C、HCO3-、HPO42-等分别与H2CO3、H2PO4-构成缓冲对,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C正确;D、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血浆中,其内环境就是淋巴、血浆,D正确。故选A。【点睛】内环境存在与不存在的化学物质举例归类类别物质举例存在的营养物质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甘油代谢产物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神经递质、激素、抗体、溶菌酶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不存在的细胞内特有呼吸酶、血红蛋白、DNA聚合酶、糖原细胞膜上的载体、受体消化道中的消化酶不被吸收的麦芽糖、纤维素15.人剧烈运动后,释放大量乳酸,但pH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排出CO2B.NaHCO3与乳酸反应,调节pHC.H2C03抑制乳酸的酸性,并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02D.乳酸酸性弱,不易引起酸中毒【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人剧烈运动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可以和血浆中NaHCO3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乳酸钠和H2CO3,H2CO3分解产生CO2和H2O,故本题选B。9考点:内环境稳态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内环境PH值的调节,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16.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2的数量,主要决定于()A.组织液中的O2的浓度B.细胞膜上O2载体的数量C.细胞液中CO2的浓度D.细胞中产生ATP的数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比较如下表: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解:O2是通过自由扩散出入细胞的,不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运输速率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所以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2的数量取决于组织液中的O2的浓度.故选:A.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17.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收力B.溶液中溶质颗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则越小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多则渗透压大【答案】D【解析】【分析】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收力,其大小决定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
本文标题: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63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