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北省易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河北省易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器中一定含有磷脂和蛋白质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的细胞器D.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分布是对称的【答案】C【解析】【分析】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还含有除了核糖体以外多种复杂的细胞器,不同的细胞器具有不同的功能,如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详解】中心体和核糖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含磷脂分子,A错误;细胞核是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而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错误;溶酶体含有大量的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的细胞器,C正确;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分布是不对称的,D错误。2.用卡片构建DNA平面结构模型,所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下表所示(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多少碱基对()卡片类型脱氧核糖脱氧核糖和磷酸连接物磷酸碱基种类及数量ATGC卡片数量42141003764A.4B.5C.6D.7【答案】A【解析】【分析】2在双链DNA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分析表格中卡片类型和数量可知,能组成A-T碱基对3对,G-C碱基对4对。要用卡片构建DNA平面结构模型,还与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数量有关。【详解】设能搭建的DNA分子含有n个碱基对,则每条链需要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的数目为2n-1,共需(2n-1)×2个,已知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有14个,则(2n-1)×2=14,n=4,所以只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3.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B.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D.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详解】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糖类,A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属于多糖,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错误;细胞识别与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有关,而糖蛋白是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的,C错误;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通过叶绿体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即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糖类,且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也是糖类,因此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识记和理解糖类的分类、功能以及动植物糖类的不同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列有关实验及结论分析合理的是A.在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可判断这两支试管的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的。B.在研究呼吸作用的实验中,有水生成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有酒精生成时一定有无氧呼3吸,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一定不会产生酒精C.在探究某油料作物的种子萌发时的呼吸作用方式的实验中,检测到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体积相等,则该萌发种子在测定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D.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体现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答案】B【解析】【分析】在最适温度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而超过最适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减弱,直至失活。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详解】由于在最适温度的两侧存在酶活性相等的两个不同温度,所以在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不能判断这两支试管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A错误;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所以有水生成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有酒精生成时一定有无氧呼吸,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故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一定不会产生酒精,B正确;油料作物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的底物不只是葡萄糖,还有脂肪,而脂肪氧化分解消耗的氧大于产生的二氧化碳,故在探究某油料作物的种子萌发时的呼吸作用方式的实验中,检测到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体积相等,则该萌发种子在测定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方式不一定是有氧呼吸,C错误;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而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D错误。故选B。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稻可通过根尖成熟区细胞的渗透作用吸收水分子B.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C.肽链的形成是在核糖体中完成,需要模板和能量D.核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不具有流动性【答案】D【解析】4【分析】渗透作用吸水是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中(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翻译的场所在核糖体,需要模板、能量、酶、tRNA;核膜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详解】A、水稻根尖成熟区细胞具有大液泡,可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子,A正确;B、线粒体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B正确;C、肽键的形成在核糖体上,为翻译过程,需要模板mRNA和ATP提供能量,C正确;D、核膜是膜结构,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故选:D。6.关于下图所示生物活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均在DNA中储存遗传信息B.abcd均能进行有氧呼吸C.bd今可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D.bc均有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答案】A【解析】【详解】噬菌体属于D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DNA;蓝藻、酵母菌和叶肉细胞都具有细胞结构,细胞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abcd均在DNA中储存遗传信息,A正确;病毒没有细胞呼吸能力,bcd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B错误;酵母菌属于异养型真菌,不含叶绿体,C错误;d有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蓝藻和酵母菌虽然都有细胞壁,但成分不是纤维素和果胶,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名师点睛】1.细胞统一性的“五个”表现:52.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只能是DNA。3.原核生物、真菌及植物都具有细胞壁,但成分有所不同,其中原核细胞的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真菌细胞的细胞壁成分是几丁质,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7.图中表示部分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其中数字表示元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①为大量元素,③④为微量元素B.人体缺③会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C.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等从细胞中分泌到外部环境的方式是胞吐D.图示化合物合成过程中都需要消耗能量【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图中1是镁元素,是大量元素,2是P,3是铁,4是碘,铁和碘属于微量元素,故A正确。人体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参与氧气的运输,缺失血红蛋白会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故B正确。甲状腺激素是从细胞中分泌到内环境中但血红蛋白只在细胞内,不会分泌出去,故C错误。图示中所有化合物的合成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8.已知丙氨酸的R基是―CH3,某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为:甲硫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如果脱掉丙氨酸残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6A.脱下来的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3H7O2NB.所得所有产物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比原多肽减少36C.所得所有产物的游离氨基数目比原多肽增加2个D.脱去丙氨酸后,一个甘氨酸含有游离氨基、一个甘氨酸含有游离羧基【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氨基酸结构简式,加上R基―CH3,推导出丙氨酸分子式是C3H7O2N,A正确;脱掉丙氨酸残基后,破坏了两个肽键,加上两分子水,形成两条多肽,质量总和比原先多了36,B错误;和原先想比增加了一条肽链和一分子丙氨酸,所有产物的游离氨基数目比原多肽增加2个,C正确;脱去丙氨酸后,一个甘氨酸位于肽链的未端,含有游离氨基、一个甘氨酸位于肽链的首端,含有游离羧基,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如图表示某油料作物种子在黑暗且适宜条件下萌发过程中的干重变化,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C.7天后干重减少是因为有机物在萌发过程中氧化分解D.10天后,使萌发种子干重(含幼苗)增加的必需条件是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答案】C【解析】7【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种子始终放在黑暗条件中培养,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曲线中看出,在前7天种子的干重在增加,这说明脂肪在不断转变成糖类等其他形式的有机物,糖类物质中O含量大于脂肪,脂肪转化为糖类、氨基酸等有机物需要添加O,添加的O可直接来自吸收的水,因此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7天后干重减少是因为有机物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有机物的量减少所致。【详解】A、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不是C元素而是O,A错误;B、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有丝分裂,无减数分裂,B错误;C、种子始终放在黑暗条件中培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因此第7d后种子由于进行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使干重下降,C正确;D、种子萌发为幼苗后,必须提供适宜的光照和所需的矿质元素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从而使干重增加,D错误;故选:C。10.下列概念除哪项外,均可用如图来表示()A.①表示固醇,②~④分别表示脂质、磷脂、性激素B.①表示核糖核苷酸,②~④分别表示含氮碱基、核糖、磷酸C.①表示糖类,②~④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D.①表示双层膜的细胞结构,②~④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答案】A【解析】【分析】1、脂质的种类:(1)脂肪;(2)磷脂;(3)固醇: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2、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A、C、G、U)组成。83、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详解】A、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而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A错误;B、核糖核苷酸由磷酸、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B正确;C、糖类可以分单糖、二糖、多糖,C正确;D、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D正确;故选:A。11.图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稳定的内部环境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C.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图甲中的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A正确;细胞膜上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是蛋白质而非图乙中的磷脂,B错误;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C正确;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为亲水的头部,b为疏水的尾部,故a部分与水面接触,D正确。考点: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1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这可能与囊泡膜上的蛋白质有关B.氨基酸的跨膜运输和被转运到核糖体上都离不开载体蛋白9C.蛋白
本文标题:河北省易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63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