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题高一生物一、选择题1.以下对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的处理的叙述,不正确是()A.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B.豌豆自交后代容易发生性状分离C.豌豆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容易区分的性状D.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答案】B【解析】【分析】豌豆的优点:严格的自花闭花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含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详解】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是严格的自交,故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A正确;豌豆为纯种,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错误;豌豆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容易区分的性状,易于进行观察,C正确;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避免其他花粉干扰,D正确。故选B。2.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研究发现,让多对黄鼠交配,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正确的是()A.鼠的黑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异常所致C.子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黄鼠与黑鼠交配,每一代中黄鼠都占约1/2【答案】D【解析】【分析】让多对黄鼠交配,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黄鼠相对于黑鼠是显性性状(用A、a表示),则亲本黄鼠的基因型均为Aa,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它们2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其中黑鼠占1/4,而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说明A纯合致死。【详解】根据题意分析,鼠的黑色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A错误;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B错误;A基因纯合致死,所以子代黄鼠中只有杂合子,C错误;黄鼠(Aa)与黑鼠(aa)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黄鼠):aa(黑鼠)=1:1,其中黄鼠约占1/2,D正确。【点睛】该题的难点在于学生能够通过题干获取信息“多对黄鼠交配,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根据分离定律的应用分析这一信息可知,该性状涉及到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这是突破该题难点的关键。3.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的长发和卷发是一对相对性状B.两纯合子杂交,子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一定为显性性状C.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杂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答案】C【解析】【分析】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性状分离是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隐性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隐性性状,显性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显性性状。2、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详解】人的长发和卷发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因此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纯合子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因此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代表现的性状可能是显性性状,也可能是隐性性状,B错误;表现型既受基因型控制,也受环境影响,因此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正确;性状分离是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果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后代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不属于性状分离,D错误。34.家兔中獭兔的毛纤维长度比普通兔短,家兔的毛色和长度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海狸色獭兔与青紫蓝普通兔杂交,F1相互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色普通兔∶青紫蓝普通兔∶海狸色獭兔∶青紫蓝獭兔=9∶3∶3∶1。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家兔毛色和长度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F1都是灰色普通兔,且都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2中海狸色獭兔的基因型有3种,其中纯合子占1/4D.F2中灰色普通兔自由交配,产生青紫蓝獭兔的概率为1/81【答案】C【解析】【分析】家兔的毛色和长度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海狸色獭兔与青紫蓝普通兔杂交,F1相互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色普通兔∶青紫蓝普通兔∶海狸色獭兔∶青紫蓝獭兔=9∶3∶3∶1,由此可推知控制毛色性状由位于2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是双杂的模式即AaBb,表现型为灰色普通兔;依据以上内容解答问题。【详解】通过F2的性状分离比可知,控制家兔毛色和长度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通过分析可知,F1都是灰色普通兔基因型为AaBb,且都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正确;F2中海狸色獭兔的基因型是A-bb或者aaB-有2种,其中纯合子占1/3,C错误;F2中灰色普通兔A-B-(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只有4/9AaBb基因型的个体自由交配,能产生青紫蓝獭兔aabb,产生青紫蓝獭兔的概率为1/9×1/9=1/81,D正确;故选C。5.下图为某动物的精巢中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乙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甲、丙产生的子细胞中遗传信息相同C.乙产生的子细胞中遗传信息可能不相同D.丙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依次为2、2、24【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乙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B.甲细胞的子细胞是精原细胞,丙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甲分裂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丙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基因突变,因此它们子细胞的遗传信息可能不同,B错误;C.乙细胞产生子细胞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乙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组合不同,其上携带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还要看亲本基因型,C正确;D.丙细胞的子细胞没有染色单体,D错误。6.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血友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血友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C【解析】【分析】血友病属于X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血友病的孩子,该孩子的基因型为XaY,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AXa、XAY。【详解】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血友病的孩子,说明该夫妇中妻子是该病的携带者,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在减数分裂间期经过复制,所以血友病基因有2个,分别位于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C正确。7.下列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精卵结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B.受精过程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并融合的过程5C.受精过程中精卵融合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有关D.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答案】D【解析】【分析】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染色体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详解】A.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A正确;B.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B正确;C.精子与卵细胞通过细胞膜的接触,并进行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精卵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D.受精卵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因此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并非父方母方各提供一半,D错误。8.果蝇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可知,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据此分析。【详解】A.据图可知,该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A正确;6B.据图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C.据图可知,基因是一段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能够控制性状,C正确;D.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D错误。9.某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男孩,该男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A.—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B.—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C.两条X染色体,两条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D.两条X染色体,两条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答案】B【解析】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是XbY,则该男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XbXbYY,由于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该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但是有两个色盲基因,故选B。10.下图是用32P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32P标记的是噬菌体外壳的磷脂分子和内部的DNA分子B.过程②应短时保温,有利于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过程③离心的目的是析出噬菌体颗粒,使被感染的大肠杆菌沉淀D.过程④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说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7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噬菌体外壳由蛋白质组成,不含磷脂分子,A错误;过程②应适时保温,短时保温不利于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将DNA注入细菌,B错误;过程③离心的目的是析出噬菌体外壳,使被感染的大肠杆菌沉淀,噬菌体外壳在上清液中,C正确;缺少35S标记的噬菌体作对照,不能说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图,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特别注意“注入”和“合成”步骤,这也是常考知识点;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该实验的结论。11.如图为大肠杆菌的DNA片段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NA是大肠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B.在大肠杆菌的环状DNA分子中,有2个游离的①C.若α链中③占该链碱基数的比例为a,则β链中④占β链碱基数的比例为(0.5-a)D.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只有一个【答案】D【解析】【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A错误;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是环状的,没有游离的8磷酸基团①,B错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若α链中③占该链碱基数的比例为a,则β链中④占β链碱基数的比例为a,C错误;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只有一个,D正确。故选D。12.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分别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Ⅰ代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B.Ⅱ代细菌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4C.预计Ⅲ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
本文标题: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6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