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高等哺乳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经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和组织器官的分化,最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幼体,完成胚胎发育的全过程,下图为该过程中的某一时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①②③依次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B.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图示时期,终止于生命结束C.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D.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图示时期之后的胚胎进行【答案】D【解析】如图是囊胚期示意图,①②③依次称之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A正确;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B正确;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C正确;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所以进行胚胎分割时,选择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是不正确的,D错误。【考点定位】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2.采集的卵母细胞,都要在体外经人工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卵子从输卵管中冲出也要经历类似精子获能的过程B.动物排出的卵子成熟程度不同C.体外人工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算成熟D.冲出的卵子还需要培养一段由小变大的过程【答案】D-2-【解析】卵子从输卵管中冲出也要经历类似精子获能的过程,动物排出的卵子成熟程度不同,体外人工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算成熟,所以D选项不正确。3.既可进行胚胎性别鉴定,又能进行胚胎移植的最佳示意图是()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进行胚胎性别鉴定时,可用分割针去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性别鉴定;进行胚胎移植时,应选择发育良好的、形态正常的桑椹胚和囊胚。图中A、B属于囊胚,其中A既可进行胚胎性别鉴定,又能进行胚胎移植,而B只能进行胚胎移植;C和D是原肠胚不适于进行胚胎移植。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的相关内容。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图能力,属于容易题。4.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答案】B【解析】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造成环境安全问题,A正确;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但转基因植物可能会与野生植物杂交,造成基因污染,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B错误;转基因花粉中若有毒蛋白或过敏蛋-3-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造成食物安全问题,C正确;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与细菌或病毒杂交,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D正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克隆人在理论上是可以,技术上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难关B.在医学上,通过遗传病基因检测后,进行胎儿性别的选择也是违法的C.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是一回事D.用于器官移植时,可以克隆人【答案】A【解析】解题流程如下6.“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均用到了下列哪些生物技术手段()①胚胎移植技术②体外受精技术③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④胚胎分割技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1、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2、“设计婴儿”又称“治疗性试管婴儿”或“设计试管婴儿”,是指为确保小孩具有某些长处或者避免某些缺陷,在出生以前就对他(她)的基因构成进行了选择的那一类孩子,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遗传学诊断和胚胎移植等技术。【详解】“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均用到胚胎移植技术,①正确;“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均用到体外受精技术,②正确;“设计试管婴儿”需用到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但“试管婴儿”不需要采用该技术,③错误;“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均未用到胚胎分割技术,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4-【点睛】本题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要求考生识记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识记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及涉及试管婴儿的过程,并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7.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伦理问题的观点,错误的是()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试管婴儿技术属于无性繁殖方式D.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作用范围广等特点,应严格禁止【答案】C【解析】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减少人们对转基因食物安全的担忧,A正确;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特别是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B正确;试管婴儿可以设计婴儿的性别,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C错误;生物武器是指有意识的利用微生物、毒素、昆虫侵袭敌人的军队、人口、农作物或者牲畜等目标,以达到战争目的一类武器,有传染性强、作用范围广等特点,应严格禁止,D正确。【考点定位】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治疗性克隆的操作过程8.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A【解析】我国的桑基鱼塘模式,遵循的是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中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利用此原理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从而达到功能改善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9.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上去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5-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答案】D【解析】【分析】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这个属于次生演替,次生演替的最初发生是外界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最主要和最大规模的,是人为的活动。植物群落的复生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一个是土壤,一个是种子来源。次生演替的速度、趋向及所经过的阶段,决定于原生植被受到破坏的方式、程度和持续时间。在大多数的次生裸地上还多少保存着原有群落的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原来群落中某些植物的繁殖体,裸地附近也可能存在着未受破坏的群落,总之,具有一定的土壤条件和种实来源,次生演替的速度会很快。【详解】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外来物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A错误;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这属于初生演替,从原生裸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即为群落的初生演替,时间会相当长,B错误;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这样会改变原来的群落,打破生态平衡,恢复的会更慢,C错误;回填土壤,栽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在原有的气候条件未发生巨大变化之前,能作到在原有的土质上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并实行封山育林,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使已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的最好措施,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我们抓住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这个字眼,利用所学知识准确解决问题。10.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两种呼吸作用速率相等),问:在氧浓度为a时()-6-A.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发酵B.67%的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C.33%的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D.酵母菌停止厌氧发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在氧气浓度为a时既有二氧化碳的产生也有酒精的产生,酒精产生是16-12=4,二氧化碳产生是12-6=6,说明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故A错误,按照反应式计算有2/3的酵母菌参与无氧呼吸,故B正确,C错误,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酵母菌呼吸方式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11.制作四川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子需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B.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C.阻止尘埃,防止污染D.防止污染,利于醋酸菌发酵【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详解】泡菜腌制时需要乳酸菌发酵,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7-成乳酸,因此坛子加水密封的目的是营造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故选B。12.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左右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答案】B【解析】果醋的制作,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入氧气,A项正确;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在果醋的制作过程中,需将培养温度控制在30~35℃范围内,B项错误;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以先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即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C项正确;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分解成醋酸,D项正确。【点睛】明确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及发酵条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发酵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传统的腐乳制作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孢子B.制作腐乳的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过少会造成豆腐腐败变质C.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D.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匍匐菌丝【答案】D【解析】【分析】腐乳的制作过程主要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1、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并保持在一定的湿度,约48h后,毛霉开始生长,3d之后菌丝生长旺盛,5d后豆腐块表面布满菌丝.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2、加盐腌制: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8-而增高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加盐研制的时间约为8d左右;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3、加卤汤装瓶: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香辛料种类很多,如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可据个人口味配置卤汤。4、密封腌制。【详解】传统的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现代的腐乳生产将优良的菌种接种在豆腐上,A正确;制作腐乳的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过少会导致各种微生物生长,最后造成豆腐腐败变质,B正确;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C正确;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腐乳的制作,意在考查考
本文标题: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65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