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考纲呈现考点解读考情分析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循环经济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发展途径1.以某一循环经济模式的相关要素关联图或区域地理要素分布地图、各种线状统计图为切入点仍将是高考的主要考查模式2.高考将会继续关注有关环境问题的热点素材,继续关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绿色农业、绿色GDP等新闻词,试题将继续考查考生判断、分析、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学生用书P154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严峻挑战庞大的①人口压力②人均资源不足③环境污染严重2.行动: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手段④环境无害化技术核心提高生态效益方式环境友好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实践工业发展⑤清洁生产农业推行⑥生态农业公众提倡适度消费2清洁生产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微探究为什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答案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国情决定的:(1)人口问题(我国人口众多,给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资源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的国家,许多重要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的1/3,且我国资源利用率低,因经济发展迅速,对资源的需求量大,使得我国长期存在着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3)环境问题(一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使得我国的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4)发展中大国(生产力水平有待提高、综合国力有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学生用书P154考点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庞大的人口压力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3.深刻的环境危机3【知能拓展】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1)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承受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2)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技术力量薄弱,没有足够能力解决环境问题。(3)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转嫁污染。【例1】(2016·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析题助思:4自主解答:(1)(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对|点|微|练《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哪一个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A.城市环境恶化B.酸雨C.水土流失D.温室效应增强和荒漠化解析城市环境恶化、酸雨、温室效应增强主要是环境污染问题。答案C2.下列关于我国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叙述正确的是()A.粮食需求增加,粮食增产问题严峻B.人口继续膨胀与迅速年轻化C.农业资源日益紧张D.环境污染停止蔓延,但自然生态还在恶化解析我国人口将面临老龄化的压力,农业发展中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粮食增产问题严峻,同时环境污染正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答案A3.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5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实现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解析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答案A考点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易错排查】1.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清洁生产的概念具有相对性,是与现行的技术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对产业的发展而言,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即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而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直至达到“零”排放。2.生态农业是综合效益的体现生态农业是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只注重其中某一项效益的农业不是生态农业。【知能拓展】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低碳经济的比较1.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6式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理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2.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不同点提出背景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关注重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定位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共同点发展要求: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根本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本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例2】下图中虚线框内是某区域循环经济产业模式示意,读图完成(1)-(3)题。(1)甲产业合理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B.市场C.劳动力D.科技(2)若图中箭头代表货物运输,①②③④较为适用的运输方式分别是()A.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B.公路运输、管道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C.公路运输、管道运输、内河航运、公路运输D.内河航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公路运输(3)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7A.广西B.四川C.新疆D.宁夏析题助思:自主解答:(1)__A__(2)__B__(3)__D__对|点|微|练(2017·安徽师大附中模拟)沙柳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如图为沙柳造纸产业链图。读图,回答4—5题。4.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A.防风固沙B.吸烟滞尘C.保持水土D.净化空气解析从材料关键词“沙柳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可推知种植沙柳可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答案A5.造纸产业链条()A.使植被遭到了更大规模破坏B.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C.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D.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解析图中造纸产业链条显示了循环经济的观念,种植沙柳可以改善环境,但是不能实现无废弃物排放,生产的重点也主要是以造纸为主,促进了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循环。8答案D学生用书P156读图析图巧夺分(二十)——地理关联图的判读读图指导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地理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系起来。它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构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特征。1.熟知典型图示图1自然原理关联图图2人类生产流程关联图图3环境问题和循环经济关联图2.掌握判读技巧关联图可以作为背景材料,也可以是问题情境。考查的地理知识与能力主要表现在: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如图1);某一国家或区域突出的地理特征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如图2);某一企业、公司的原材料来源、生产流程、市场销售网络图;某一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治理措施(如图3);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演变过程、发展趋势及治理措施;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粮食问题、贫困问题、能源9问题、环境问题等。具体判读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把握该图的中心思想,认真理解题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2)根据关联图的核心内容,联系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并进行正确、严密的推理、分析、判断。(3)在推理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方框入手,当已知条件逐渐增多时,再推理其他空白处的内容就相对容易了。在完成了各框内容之后,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将所填内容验证一遍,确保其正确性。应用提升(2017·北京朝阳区期末)2015年秋季东北的一次严重雾霾引起社会关注。专家指出,部分地区农民焚烧秸秆是导致雾霾加重的原因之一。据调查,秸秆还田需要收储、粉碎、运输、填埋等环节,提高了农民的种田成本。下图为“某农业区秸秆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饲料、肥料、燃料、废弃物B.饲料、燃料、肥料、废弃物C.肥料、饲料、废弃物、燃料D.肥料、燃烧、废弃物、饲料2.以下解决秸秆问题的措施最利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A.政府定期进行收购,作为造纸工业原料B.将秸秆作为燃料,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C.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促进秸秆综合利用D.强制农民将秸秆直接还田,恢复土壤肥力解析此题组考查了可持续发展。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①是秸秆的产品,为饲料,②为燃料,③为肥料,④为废弃物,故选B。第2题,政府定期对秸秆进行收购,作为造纸工业原料,将秸秆作为燃料,容易造成污染,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故选C。答案1.B2.C(原创题)随着影响产业活动的生产要素的不断发生变化,近年来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调整生产布局,纷纷将早期在中国大陆的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厂撤出并转向东10南亚和墨西哥等地,转移情况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3—4题。3.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调整生产布局,最终是为了()A.对外联系方便B.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C.减轻当地污染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4.对图中甲箭头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生产协作的需要B.目的是降低关税成本C.工业分散的要求D.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解析此题组考查了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转移。第3题,跨国公司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总是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寻找最佳区位,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故选B。第4题,根据题中材料和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甲箭头表示跨国公司把在中国大陆的零部件加工和组装厂向墨西哥转移,图中信息显示,墨西哥和美国都属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家,因此该产品转向墨西哥组装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关税成本。故选B。答案3.B4.B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讲义(含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6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