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22讲内环境稳态与体温调节考试标准必考加试考试标准必考加试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aa3.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b2.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bb4.体温调节的方式和过程aa考点一内环境与稳态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1)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变形虫)和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如水螅)的细胞直接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复杂的多细胞动物体内绝大多数细胞不能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而是通过内环境(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体液与内环境(1)组成图中①、②、③和⑤的关系可表示为。(2)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多种多样的酶促反应要求有最合适的温度、pH等,要求有一定的离子浓度、底物浓度等。3.稳态(加试)(1)含义:通过调节反应形成的动物机体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实现。(3)内容①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②气体平衡:维持O2和CO2的平衡。③血糖平衡:保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能量的供给。24.稳态的几种失调情况(加试)(1)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2)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等。(3)渗透压失调——细胞形态、功能异常。(4)温度失调——发热、中暑等。思考讨论1.将下列物质序号归类①无机盐②白细胞介素-2③氨基酸④血浆蛋白⑤呼吸酶⑥维生素⑦葡萄糖⑧化学递质⑨激素⑩抗体⑪二氧化碳⑫血红蛋白⑬尿素⑭甘油⑮DNA聚合酶⑯脂肪酸⑰消化酶⑱麦芽糖⑲糖元⑳纤维素○21受体○22载体(1)内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a.营养物质——①③⑥⑦⑭⑯;b.代谢产物——②④⑧⑨⑩;c.代谢废物——⑪⑬。(2)内环境中不存在的化学物质:a.细胞内特有——⑤⑫⑮⑲;b.细胞膜上的——○21○22;c.消化道中的——⑰;d.不被直接吸收的——⑱⑳。2.将下列生理过程序号归类①细胞呼吸②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③细胞内蛋白质、化学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④消化道中物质的消化⑤化学递质与受体的结合⑥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⑦抗体与抗原的结合(1)内环境中发生的过程:②⑤⑥⑦。(2)内环境中不发生的过程:①③④。3.依次说出下列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1)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等)—血浆。(2)毛细血管壁细胞—内为血浆,外为组织液。(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为淋巴,外为组织液。(4)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和血浆。(5)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组织液。4.(加试)内环境成分发生变化常会引发人体患病。下列哪些疾病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①镰刀形细胞贫血症②手足抽搐③组织水肿④尿毒症提示②③④。手足抽搐是由于血浆中Ca2+过少引起的;组织水肿是由于血浆渗透压降低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的;尿毒症是由于血浆中尿素积聚过多所引起的,三者均属于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所致,只有镰刀形细胞贫血症与血红蛋白异常有关,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改变所导致的疾病。3题型一内环境的概念及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1.下列关于细胞或生物体所处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人的红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B.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细菌等往往直接生存于水环境等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C.鱼的心肌细胞处于内环境中D.HIV病毒只要侵入人体内环境,就能进行旺盛的新陈代谢,增殖后代答案D解析人的红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A项正确;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和细菌,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项正确;心肌细胞周围是组织液,处于内环境中,C项正确;病毒在细胞外无生命活动,只有侵入宿主细胞才能完成增殖,D项错误。2.(2014·新课标Ⅰ,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A项正确;酶促反应需要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内环境稳定),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B项正确;神经细胞兴奋的产生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静息电位的维持和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神经细胞内外Na+、K+的浓度有关,因此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项正确;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D项错误。有关内环境的5个易错点(1)植物细胞的细胞内液主要存在于液泡中,即细胞液。(2)血液并非全是体液,因为血液包含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血细胞包括白细胞和红细胞等,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血浆蛋白在血浆里。(3)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4)内环境、组织液、血浆、淋巴等概念主要适用于人和动物,不适用于植物。4(5)界定三种环境题型二内环境的成分及相互关系3.如下图为人体体液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①A、B、C、D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②化学递质可以存在于C中③A中的脂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④DNA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A.②③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D解析体液可以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称做内环境,其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从图中分析可知:A、B、C、D依次为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所以①不正确;化学递质从轴突末梢释放出来后可以存在于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的液体属于C组织液,②正确;淋巴中的脂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③正确;DNA解旋酶是胞内酶,存在于B细胞内液中,④正确,故选D。4.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血红蛋白异常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只分布于乙中D.胰岛素、白细胞介素-2均可分布于丙中答案D解析分析图形,甲是血浆,丙是组织液,乙是淋巴。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溶胶,A项错误;血浆中的蛋白是血浆蛋白,而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B项错误;血浆中也存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C项错误;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可以分泌到组织液中,白细胞介5素-2由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可以分泌到组织液中,D项正确。根据箭头快速判断体液各部分的方法(1)判断内环境各部分:两个单箭头之间的液体一定是淋巴,发出单箭头指向淋巴的一定是组织液,由淋巴发出的单箭头一定指向血浆。(2)判断细胞内液:细胞内液可以和组织液发生双向物质交换,因此,由组织液的双箭头可以判断细胞内液。题型三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加试)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温度可以随气温变化而变化B.生成与回流的血浆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相等C.正常人体的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所含有的成分差别不大D.抗体、激素、水、乳酸、血清蛋白等物质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答案D解析内环境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不随气温变化而变化,A项错误;富含氧气的血浆二氧化碳含量较低,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经过组织细胞呼吸消耗后,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血浆氧气含量较低,二氧化碳含量较高,B项错误;正常人体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组织液和淋巴,C项错误;抗体、激素、水、乳酸、血清蛋白等物质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D项正确。6.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答案C解析机体的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得以维持的。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A项正确;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血浆内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B项正确;人体的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项错误;佝偻病是机体缺少钙盐引起的,D项正确。考点二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6(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恒温动物的体温相对稳定:散热=产热。(3)产热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过程增加热量运动时:主要依靠增加肌肉活动来增加热量(4)散热方式:传导、辐射、对流、蒸发重要方式,35℃以上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器官:体表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2.构建体温调节模型(1)完善相关结构的位置名称位置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大脑皮层温度感受器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产热部位安静时主要是肝脏,运动时主要是骨骼肌散热部位主要是皮肤(2)人体的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思考讨论1.下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④(填编号)。①吹电风扇和剧烈运动②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③寒颤和出汗减少④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⑤发热和寒颤72.穿上羽绒服的冬天,人体的散热量比常温环境下减少了吗?提示寒冷条件下散热量并不减少:在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恒定,但由于体表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温差较大,热量散失快,所以此时的散热量仍大于常温环境下的散热量,不应判断为此时散热量减少。题型一体温调节过程1.(2016·浙江10月选考)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安静时主要由骨骼肌代谢产热B.人体的蒸发散热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C.温热时血管舒张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的D.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产热答案D解析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代谢过程释放热量,A项错误;人体的蒸发散热主要通过体表,即通过皮肤进行散热,B项错误;血管舒张是神经调节的结果,此时血管作为效应器,C项错误;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所以寒冷条件下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会升高,从而利于产热,D项正确。2.(2017·海南,14)当外界温度高于动物体温时,下列不利于动物散热的是()A.马出汗B.猴子在水里玩耍C.犬伸出舌加速喘息D.牛排尿量减少答案D解析动物体内热量的散失途径主要是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包括呼气、排尿和排便等,汗腺分泌汗液是散热的途径之一,因此马出汗、犬伸出舌加速喘息有利于动物散热,而牛排尿量减少不利于动物散热,A、C项正确,D项错误;水是生物体的温度调节剂,因此猴子在水里玩耍有利于动物散热,B项正确。题型二体温调节的相关曲线、表格分析3.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皮肤血管血液的相对流量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8A.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下丘脑的调节B.在ab段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在cd段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加强D.在d段以后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答案C解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外界温度降低时,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A项正确;ab段,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的分泌量会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来维持体温恒定,B项正确;cd段环境温度升高,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血液流量增加,另外汗腺分泌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量,C项错误;在d点以后,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这时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会流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应该及时补充,D项正确。4.(2017·全国模拟)下表是某动物CO2产生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测量值。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环境温度(℃)10203040CO2产生量相对值9.86.95.56.2A.产生CO2的过程为动物体提供热量B.10℃时产生的CO2大部分产生于线粒体,少部分产生于细胞溶胶C.切除下丘脑后,从40℃移至10℃环境时,CO2产生量的变化量会不明显D.从40℃移至10℃环境时,该动物皮肤毛细血管收
本文标题:(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命活动调节 第22讲 内环境稳态与体温调节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6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