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7讲 教材实验归纳整理教案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27讲教材实验归纳整理考点知识内容考试属性及要求考查频率必考加试教材实验、实习必修1《分子与细胞》(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3)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4)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5)观察叶绿体(6)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7)探究酶的专一性(8)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9)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0)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12)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bbbbbbcbcbbbbbbbbccbcbb2015年10月第19题(2分)2016年10月第16题(2分)2017年4月第18题(2分)2016年4月第22题(2分)2016年10月第18题(2分)2016年4月第21题(2分)2017年4月第21题(2分)2015年10月第20题(2分)必修2《遗传与进化》(1)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2)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3)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4)探究DNA复制过程bbbcbbbc2016年10月第20题(2分)2017年4月第24题(2分)2必修3《稳态与环境》(1)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2)模拟尿糖的检测(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4)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ccbcb2016年10月第10题(2分)2016年4月第20题(2分)考点一基础实验类1.显微观察类(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必修一P10)(2)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必修一P25)(3)观察叶绿体(必修一P39)(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必修一P55)(5)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必修一P106)(6)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必修一P111)(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必修三P71)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细胞状态染色剂常用实验材料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染色观察染色体死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洋葱根尖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原色观察多种类型细胞死或活无各种细胞观察叶绿体叶绿体活黑藻小叶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大液泡活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酵母菌菌体数量活酵母菌培养液2.物质鉴定及提取(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必修一P10)(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必修一P14)(3)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必修一P87)实验名称鉴定对象试剂颜色生物材料备注淀粉鉴定淀粉KI-I2溶液蓝色馒头等还原糖鉴定还原糖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沉淀苹果或梨匀浆等水浴加热油脂鉴定油脂苏丹Ⅲ染液橙黄色花生子叶切片蛋白质鉴定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豆浆、稀蛋清等先加A液后加B液,摇匀使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四种色素提取液:95%乙醇分离液:层析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新鲜的绿叶(如菠菜叶)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叶绿素被破坏3.调查、模拟、模型制作类(1)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必修二P13)(2)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必修二P28)(3)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必修二P56)(4)探究DNA复制过程(必修二P61)(5)模拟尿糖的检测(必修三P40)(6)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必修三P71)4(7)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必修三P130)课题对象统计/实验方法计算公式/模型类型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不同颜色小球模拟基因,随机抓球模拟配子产生和受精模拟过程和概率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不同颜色、不同大小橡皮泥模拟染色体模拟染色体变化行为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搭建空间结构物理模型模拟尿糖的检测葡萄糖检测模拟颜色变化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标志重捕法种群总数=初次捕获个数×再次捕获个数/重捕标志个数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酵母菌种群数量抽样血球计数板计数、比浊计混浊度测量数学模型(生长曲线)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水生生物的种类及其他水质指标取样法—探究DNA复制过程DNA半保留复制同位素标记、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离心管中条带位置反映DNA分子的密度高低4.设计类实验(1)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必修一P28)(2)探究酶的专一性(必修一P64)(3)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必修一P66)(4)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必修一P94)(5)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必修三P5)(6)模拟尿糖的检测(必修三P40)探究实验自变量因变量(测量指标)无关变量探究细胞吸收物质的玉米胚细胞的玉米胚细胞的着色程度染色时间,红墨水浓度,5选择性死或活玉米籽粒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同温度(至少三种)酶的活性(加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pH、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同pH(至少三种)酶的活性(气泡的数量或带火星的卫生香燃烧猛烈程度)温度、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探究酶的专一性底物种类/酶种类底物是否反应(试管颜色变化)pH、温度、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影响不同浓度的2,4-D扦插枝条的生根状况(生根总长度)实验材料的一致性、激素浓度的准确性、处理时间的一致性等模拟尿糖的检测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尿糖试纸的颜色变化尿液量、试纸种类、检测方法等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强度/CO2浓度/温度光合速率(氧气产生速率等)植物种类、生长状况、另两个环境因素、检测方法等1.(2017·4月浙江选考)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前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B.先用红墨水染色玉米籽粒,然后纵切并观察其颜色变化C.未煮过的玉米胚比煮过的染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D.若煮过的玉米胚乳与未煮过的均被染成红色,说明胚乳细胞是死细胞解析实验前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A正确。实验过程中是先将6玉米籽粒纵切,然后再用红墨水染色,最后观察其胚的颜色变化,B错误。未煮过的玉米胚比煮过的染色浅,说明活细胞没有让色素分子进入,而色素分子能进入死细胞,C正确。该实验没有以胚乳颜色变化为观察指标,是因为胚乳细胞大量贮藏营养,逐渐失去活性,是死细胞,煮过的玉米胚乳与未煮过的均被染成红色,D正确。答案B2.(2016·10月浙江选考卷)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需经解离、压片等操作才能将细胞分散B.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需转动光圈才能换上高倍物镜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从胞内单向运动到胞外导致液泡变小D.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速度逐步减慢解析使用活细胞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无需将细胞进行解离和压片,A错误;换高倍镜只需转动转换器,B错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是从胞内运动到胞外的水分子数多于胞外运动到胞内的水分子数,C错误;质壁分离复原是因为细胞吸水,吸水过程中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逐渐变小,所以细胞吸水速度逐渐减慢,D正确。答案D角度选考常考的基础实验1.(2017·温州模拟)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个清晰的白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是()A.右上方B.左上方C.右下方D.左下方解析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倒像,图像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要把视野右上方的白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图像实际位于左下方,所以装片的移动方向是右上方,A正确。答案A2.(2017·名校联盟第三次联考)以下是验证酶的特性的相关实验操作。下列对于该实验的叙7述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B.证明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C.产生的气泡是氧气和氢气D.卫生香用于检测H2O2是否分解解析该实验只有一个自变量,就是催化剂种类,A错误;该实验证明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B正确;H2O2分解产生H2O和O2,产生的气泡是氧气,没有氢气,C错误;点燃的无明火的卫生香是用于检测H2O2分解快慢的,D错误。答案B3.(2017·台州模拟)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化合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匀浆液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需用显微镜观察到变蓝色B.蛋清稀释液中依次加入双缩脲A、B试剂,需加热后溶液变紫色C.梨汁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需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D.花生子叶用苏丹Ⅲ溶液染色后,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橙黄色颗粒解析马铃薯块茎匀浆液中含淀粉,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后,肉眼可直接观察到变蓝色,无需显微镜观察,A错误;蛋清稀释液中依次加入双缩脲A、B试剂,振荡就可观察到溶液变紫色,无需加热,B错误;梨汁中含还原糖,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加热,会出现红黄色沉淀,C正确;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溶液染色后,需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胞中的橙黄色液滴,D错误。答案C4.(2017·湖州市期末)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B.在一个视野的绝大部分细胞中能看到被染成深色的棒状小体8C.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观察其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D.用质量分数10%盐酸解离可使植物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解析转动细准螺旋可以调焦距,不会增加视野的亮度,A错误;细胞中能看到被染成深色的棒状小体,说明该细胞正处于分裂期,通常在一个视野的绝大部分细胞处于间期,B错误;该实验中经过处理的细胞已死亡,不能进行分裂过程,C错误;盐酸解离可使植物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便于压片使细胞分散开来,D正确。答案D5.(2017·衢丽湖舟四地模拟)下列有关“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解离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离开细胞核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染色剂,避免染色过度C.使用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D.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观察到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解析解离的目的是破坏细胞间的果胶层,使细胞松散,A错误;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HCl溶液),便于染色,B错误;使用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C正确;实验中细胞经过解离、染色处理,细胞已失去活性,不可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动态变化,D错误。答案C6.(2017·名校联盟第三次联考)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倍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B.高倍镜下可观察到紧贴着细胞壁的质膜C.质壁分离复原后的细胞与初始状态一定相同D.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也能完成该实验解析在低倍镜下就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在高倍镜下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A错误;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其质膜与细胞壁紧贴着,所以质膜不能观察清楚,B错误;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清水中,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但可能与初始状态不相同,因为可能质壁分离复原过头造成膨胀,C错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也能发生质壁分离,但是由于颜色浅观察困难,若使用染色的蔗糖溶液就可以完成该实验,D正确。答案D97.(2017·温州十校期末)在下列研究条件的制约下,实验(活动)目的仍能达成的是()制约条件说明实验(活动)目的甲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使用龙胆紫染色观察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乙用盐酸解离过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丙H2O2溶液、H2O2酶溶液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丁信封雌1、雄1中均有1张Y、1张y的卡片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A.甲B.乙C.丙D.丁解析洋葱根尖解离后要先漂洗,再使用龙胆紫染色,否则染色体不能着色,不能观察,A错误;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必须保持活性,
本文标题:(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7讲 教材实验归纳整理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68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