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胞间连丝和核孔都是物质运输与信息交流的通道B.不同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和蛋白质种类均不同C.动物细胞没有大液泡,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D.原核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答案】A【解析】【分析】1、不同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相同,都是磷脂双分子层,而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的膜系统,生物膜系统在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详解】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部位,A正确;不同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相同,都是磷脂双分子层,而不同生物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B错误;动物细胞也能发生渗透作用,在高渗溶液中会渗透失水皱缩,在低渗溶液中会渗透吸水膨胀,C错误;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它把细胞分割成好多小区室,是细胞内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互不干扰,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而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的生物膜,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生物膜系统概念等相关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ATP分子彻底水解需断裂3个磷酸键,产生5个小分子物质B.酶和ATP分别水解后,若有三种产物完全相同,则该酶的合成场所一定不是核糖体-2-C.酶能显著降低活化能,但并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D.在适宜的初始温度条件下,逐渐降低温度,反应的活化能将逐渐下降【答案】D【解析】【分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详解】ATP彻底水解将得到三个磷酸,一个核糖和一个腺嘌呤共五个小分子物质,A正确;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若酶水解的产物与ATP的水解产物有三种完全相同,说明这种酶属于RNA,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B正确;酶能显著降低活化能,但并不改变反映平衡点,C正确;在最适温度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即降低活化能最显著,偏离了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下降,导致降低的活化能不显著,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将上升,D错误。【点睛】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3.尽可能高效地利用物质和能量是生命系统各层次共同的特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普遍小于真核细胞,物质出入细胞的效率更高B.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套种,目的是提高无机盐的利用效率C.合理密植,可以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D.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着重考查物质和能量的利用,涉及知识点广泛,但考查层次较为基础,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详解】原核细胞普遍小于真核细胞,导致原核细胞的相对表面积更大,物质交换速率更高,A正确;阳生和阴生植物套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B错误;合理密植、合理灌溉、合理施肥,都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C、D正确。【点睛】间作套种:原理是依据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从而合理搭配,增加产量。-3-4.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完全依赖于信息交流B.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中心和遗传中心C.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D.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考点较为基础,旨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与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详解】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信息交流,还依赖物质和能量的交换,A错误;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的代谢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B错误;蔗糖溶液导致细胞质壁分离是因为水分子的渗透作用,与信息传递无关,C正确;胆固醇不属于磷脂的组成成分,D错误。【点睛】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结构,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最显著的标志之一。5.设计对照实验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方法,下列有关实验中缺乏对照实验的是()A.“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B.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D.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C02中的C的去向【答案】C【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生理盐水和蒸馏水中的红细胞形态进行自身前后-4-对照,A正确;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中极细光束照射区与不照射区对照,B正确;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C02中的C的去向实验中,不同反应时间后出现的放射性物质之间互为对照,D正确;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对照,C错误。【点睛】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机物。6.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伴性遗传现象只有在动物中才存在B.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是异型染色体C.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验证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答案】D【解析】【分析】1、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2、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伴性遗传属于特殊的分离定律。3、X和Y为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会发生联会和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X或Y这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也就是说次级精母细胞有的含X染色体,有的含Y染色体。【详解】伴性遗传现象不仅存在于某些动物中,同样也存在于某些植物中,A错误;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不一定是异型染色体,如ZW型性别决定,ZZ是雄性,ZW是雌性,B错误;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错误;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人类的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要求考生理解记忆相关知识,明确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都同时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7.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B.Rous肉瘤病毒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5-C.病毒可以作为基因的运载体,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D.在细胞内寄生,依赖宿主细胞的DNA模板、能量、酶等完成复制增殖【答案】D【解析】【分析】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其代谢和繁殖必须借助于细胞;病毒的成分只包括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所有生物均能发生基因突变;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真核细胞均能发生染色体变异。【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核酸,可遗传变异为基因突变,A正确;Rous肉瘤病毒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随中人的基因组一起复制和表达,B正确;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等,C正确;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呼吸和生物合成等代谢的酶系,必须营寄生生活,所以在细胞内寄生并依赖于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复制增殖,D错误;故选D。8.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身和黑身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长翅灰身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残翅果蝇,雄果蝇中的黑身个体占1/4。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B.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C.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D.亲本雌蝇只含一种隐形致病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知,灰身长翅果蝇相互交配,出现残翅、黑身,说明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灰身对黑身是显性性状,子代雄果蝇中黑身占1/4,说明黑身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控制翅长度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后代雌果蝇都是长翅,不会有残翅,由于子代出现残翅雌果蝇,因此控制翅长度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双亲都含有两种隐性基因。【详解】一对长翅灰身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残翅、黑身,说明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灰身对灰身是显性性状。后代出现了残翅雌果蝇,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6-上,则在常染色体上;后代雄果蝇中的黑身个体占1/4,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也不在X染色体上,则在常染色体上,B正确、C错误;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亲本雌蝇只含两种隐性基因,D错误;故选B。9.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A〜D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有关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a、d表示的物质分别是水和NADHB.图中进行D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D.ATP的合成发生在A、C、D过程中【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图形:A代表光反应,B代表暗反应,C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D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a是水分子、b是氧气、c二氧化碳、d是NADPH。【详解】图中a、d表示的物质分别是水和NADPH,A错误;D过程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代表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B正确;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C正确;ATP的合成发生在A光反应、C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D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过程中,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中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这部分知识点要从多个角度方程式、模式图等去理解,难度适中。10.光照、温度对贮藏的番茄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7-A.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有促进作用B.番茄果实的呼吸强度仅与温度有关C.光照、2℃条件更有利于番茄果实的贮藏D.番茄果实在黑暗、8℃条件下呼吸强度大于光照、15℃条件【答案】C【解析】图中显示,相同温度下,光照比黑暗时呼吸强度减弱,A项错误;番茄果实的呼吸强度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是否光照有关,B项错误;图中显示,光照、2℃条件呼吸强度最弱,更有利于番茄果实的贮藏,C项正确;番茄果实在黑暗、8℃条件下呼吸强度小于光照、15℃条件,D项错误。11.下列对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因氨基酸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B.格里菲斯认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转化因子”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艾弗里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和鉴定的结果是发现了DNA是遗传物质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将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研究【答案】C【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A正-8-确;格里菲斯认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转化因子”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正确;需要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和分离,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所以要对S型
本文标题: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70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