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模块检测卷(三)中图版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模块检测卷(三)(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9·华中师大附中摸底)某人去外地出差,因生活习惯发生改变而表现出明显的高血压症状,经调查发现其在当地喜食偏咸的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Na+与神经细胞上的兴奋传导有关,动作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Na+外流B.过多Na+和Cl-进入血液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C.过多Na+和Cl-进入人体,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D.上述现象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解析神经细胞上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神经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A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Cl-和Na+,B正确;过多Na+和Cl-进入人体后,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以减少尿量,C正确;高血压症状的出现,说明过多Na+和Cl-进入人体,超过人体自我调节能力,即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答案A2.(2019·福建三明一中月考)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C、D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B.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C.乙酰胆碱和激素可存在于C中D.D可以运输养料、二氧化碳、尿素和糖元等物质解析图中A是淋巴,B是细胞内液,C是组织液,D是血浆,其中A、C、D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A正确;解旋酶用于DNA复制时DNA双螺旋的解开,可存在于细胞内液,B正确;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和激素可存在于组织液中,C正确;血浆可以运输养料、二氧化碳、尿素等,糖元存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中,D错误。-2-答案D3.(2019·山东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联考)反射是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如图所示为某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都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B.该图可代表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反射弧C.若切断A处,刺激F处,D仍能完成反射活动D.在该反射活动中,B和C所产生的神经递质相同解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它们都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A正确;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只有2个神经元,而图中有3个神经元(可表示缩手反射),即A所在的神经元,B、C之间的神经元及F所在的神经元,B错误;若切断A处,刺激F处,传出神经可以将兴奋传至效应器,使之作出反应,但由于参与反应的结构只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能称为反射,C错误;在该反射活动中,B、C处所产生的神经递质不一定相同,D错误。答案A4.(2018·河北衡水武邑中学三调)如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该器官为骨骼肌,①可表示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肌糖元分解产生的葡萄糖B.若该器官为下丘脑,则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若该器官为胰腺,则①可能是促胰液素,②可能是胰液D.若该器官为性腺,则①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可表示性激素解析肌糖元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A错误;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可以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正确;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上皮细胞产生的,作用于胰腺的外分泌部,促进胰液的分泌,但胰液被分泌到消化道内而不是血管中,C错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在垂体,不在性腺,D错误。-3-答案B5.(2019·南昌市调研)关于科学发现史说法正确的是()A.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脲酶并证明其化学本质B.萨顿发现并证明了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贝利斯和斯他林发现了促胰液素由胰腺分泌产生D.达尔文发现促使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激素是生长素解析萨姆纳从刀豆中提取了脲酶并证明了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A正确;萨顿只是提出了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并未证明该假说,B错误;促胰液素由小肠上皮分泌,C错误;达尔文只是发现了某种促生长因子,至于这种因子是什么他并没发现,D错误。答案A6.(2019·东北师大附中模拟)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有些物质不能进入内环境,因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内环境的pH仅在微小范围内波动C.由于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有差异,故内环境的温度并非恒定不变D.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因为垂体向内环境释放较多的抗利尿激素解析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致使细胞内有的物质可以运出细胞,而有些物质不能运出细胞,A正确;内环境含有酸碱缓冲物质,所以内环境的pH仅在微小范围内波动,B正确;每时每刻,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并非相等,致使内环境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正确;垂体向内环境释放较多的抗利尿激素会使内环境中渗透压降低,而不是升高,D错误。答案D7.(2019·湖北武汉市调研)下图1是微型电压表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图2是神经纤维某处由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的膜电位变化曲线,该过程中存在Na+外流和K+内流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BD段的电位B.图2中C和E点神经纤维膜上Na+的跨膜运输速率相同-4-C.图2中Na+外流和K+内流现象最可能发生在FG段D.由图2曲线走势可以得出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解析图1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AB段的电位,A错误;图2中C点是大量Na+内流,而E点是大量K+外流,同时Na+通道处于关闭状态,B错误;图2中AB段(K+外流)为静息电位,BD段(Na+内流)是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DF段(K+外流)是静息电位恢复过程,可见,Na+外流和K+内流现象最可能发生在FG段,C正确;图2曲线是神经纤维上某一点的电位变化情况,不能反映出兴奋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D错误。答案C8.(2019·湖南师大附中质检)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图中可知,生长素和乙烯在促进菠萝开花方面起拮抗作用B.在植物体内,有色氨酸的部位都可能会合成生长素C.在植物体内,有蛋氨酸的部位都可能会合成乙烯D.此实例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解析由题图可知,生长素能促进ACG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合成乙烯,乙烯能促进菠萝开花,因此生长素和乙烯在促进菠萝开花方面起协同作用,A错误;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转变成生长素,而乙烯可以在植物体内的各个部位合成,B错误,C正确;此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错误。答案C9.(2018·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模拟)某兴趣小组将某生长状态相同的植物进行不同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5-A.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B.D和E实验说明生长素运输抑制剂和细胞分裂素作用的原理相同C.要证实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至少要进行A、B、C三个实验D.此实验可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表现为相互拮抗关系解析据图可知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A正确;D实验中生长素运输抑制剂阻止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处理部位下面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不再受抑制,E实验中细胞分裂素促进处理部位侧芽细胞的分裂、分化,二者原理不同,B错误;A、B、C三个实验相互对照,证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抑制了侧芽的生长,维持了顶端优势,C正确;实验表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表现为相互拮抗关系,D正确。答案B10.(2019·山西实验中学联考)如图表示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A.胰岛B细胞受损B.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C.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D.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元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图中基因突变鼠无论是在进食不运动还是在进食且运动条件下血糖浓度大多数时间都低于正常值,推测基因突变鼠体内可能胰岛素含量过高或胰高血糖素含量过低或胰高血糖素无法发挥作用。由图可知,基因突变鼠的血糖浓度低于正常鼠,胰岛B细胞受损后,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基因突变鼠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鼠,A错误;若基因突变鼠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则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使得基因突变鼠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鼠,B错误;若基因突变鼠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使胰高血糖素无法发挥作用,这样会使基因突变鼠的血糖浓度低于正常鼠,C正确;若基因突变鼠细胞无法将葡萄糖转换成肝糖元,则会使血糖浓度高于正常鼠,D错误。答案C-6-11.(2019·河南大学附中调研)如图是外源性致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该致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图中甲、乙、丙、丁是相关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过程是体液免疫所特有的,丙过程是由浆细胞完成的B.乙过程为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随后B细胞增殖、分化为抗体C.丁过程只属于体液调节,不属于体液免疫D.哮喘发生的过程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解析甲过程为吞噬细胞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所共有的阶段,A错误;乙过程到丙过程为受刺激的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作用于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只有浆细胞产生抗体,B错误;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引发哮喘的过程中,丁过程是过敏介质释放后与受体细胞结合的过程,此过程需要借助体液运输,属于体液调节,且此过程没有由抗原刺激和淋巴因子作用引起的B细胞的增殖、分化,不属于体液免疫,C正确;题图中没有细胞免疫的过程,D错误。答案C12.(2019·江西金太阳全国大联考)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下表是有关芸苔素内酯对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编号123456芸苔素内酯浓度/(mg·L-1)00.10.20.30.40.5油菜幼苗平均株高/cm162038514250A.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能促进油菜幼苗的生长B.表中结果不能证明芸苔素内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若要继续探究促进油菜幼苗生长的芸苔素内酯的最适浓度,则需降低实验的浓度梯度D.促进油菜幼苗生长的芸苔素内酯的最适浓度在0.3~0.4mg·L-1之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表格分析,芸苔素内酯能促进植株的生长,A正确;表中数据只能体现芸苔素内酯具有促进作用,B正确;探究促进油菜幼苗生长的芸苔素内酯的最适浓度需降低实验的浓度梯度,C正确;促进油菜幼苗生长的芸苔素内酯的最适浓度在0.2~0.4mg·L-1之间,D错误。-7-答案D13.(2018·河南八市联考)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草固定的太阳能B.能量流动的过程总是伴随着物质循环,二者同时进行C.若图中X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则X4X3X2X1D.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①之间数量的变化呈正反馈调节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考查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图示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过程,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草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不仅仅有草,A错误;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二者是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B正确;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同化量越少,用于呼吸作用消耗的X越少,C错误;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①之间数量的变化呈负反馈调节,D错误。答案B14.(2019·广东惠州市检测)小王的手不慎被生锈的铁钉刺破,他马上缩手并感觉到痛;为了防止感染破伤风,小王到医院进行打针治疗,在打针过程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模块检测卷(三)中图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7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