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命科学发展史及研究方法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进行细菌的侵染,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过程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解】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试验发现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进行细菌的侵染,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如利用3H标记的亮氨酸追踪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C正确;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D错误。2.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出血热的RNA病毒,具有RNA复制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埃博拉病毒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人类通过细胞免疫就可将埃博拉病毒彻底清除C.埃博拉病毒以RNA为模板合成DNA2D.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细胞中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病毒一般都是被蛋白质衣壳(除了支原体),它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胞中存在一个类核体,里面含有RNA和少量非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也有散在的RNA。埃博拉病毒的繁殖依靠RNA的功能,首先病毒要侵袭其他病毒(如噬菌体)或侵袭其他非病毒界的生物,然后通过自身携带的RNA聚合酶或是寄主自己的RNA聚合酶,依靠寄主的蛋白质等为原料繁殖自己(主要是通过以RNA为遗传物质的转录或逆转录。先是RNA的繁殖,然后在产生蛋白质衣壳),最后出现新的病毒个体后,突破寄主细胞扩散开来。【详解】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而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埃博拉病毒寄生在人体细胞中,人类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将其清除,B错误;埃博拉病毒具有RNA复制酶,其以RNA为模板合成RNA,C错误;根据“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出血热的RNA病毒,具有RNA复制酶”可知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细胞的细胞中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D正确。3.下列是研究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的相关实验,实验条件均为最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乳糖浓度为10%)实验二(酶浓度为2%)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00001%255%252%5010%504%10020%655%20030%65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一若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3B.实验一若继续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C.实验二若继续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D.实验二若将反应温度提高5℃,相对反应速率将加大【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表格:实验一探究的是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实验浓度分为内,随着酶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实验二探究的是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乳糖浓度在0~20%时,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乳糖浓度超过20%时,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保持不变。【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实验一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着酶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因此若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可能继续加大,A错误;实验一若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加大,B错误;由于受到酶浓度限制,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其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C正确;该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此时酶活性最高,若再将反应温度提高5℃,相对反应速率将减慢,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及相关曲线,能分析表中实验,明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自变量,进而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B.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C.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到有丝分裂的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有关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详解】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A正确;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色素不能再滤纸条上扩散,B错误;探索淀粉酶对淀4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只能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蔗糖无论水解与否遇碘都不会产生颜色反应,C错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细胞为死细胞,因为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D错误。5.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rRNA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B.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C.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D.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答案】D【解析】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rRNA和蛋白质,A错误;B.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正确;C.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是抗体,可以进入人体血浆中,C正确;D.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如DNA复制时所需的DNA聚合酶,解旋酶等,D正确。【考点定位】蛋白质的功能【名师点睛】蛋白质是细胞内四大有机物(蛋白质、脂质、糖类、核酸)中含量最高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种类多种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蛋白质的功能概括地说就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具体而言其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起结构蛋白的作用,二是起功能蛋白的作用。(一)结构蛋白:参与生物体结构的构建,它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例如,肌肉、头发、羽毛、蛛丝等的成分主要就是结构蛋白;(二)功能蛋白:列举部分功能蛋白如下:1、运输蛋白:参与物质运输的功能,能使物质在细胞和生物体内自由、准确地转移。主要为各种载体、血红蛋白等;2、催化蛋白:催化特定的生化反应,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快速高效地进行。主要为各种酶类;3、免疫蛋白:参与免疫应答反应,能使生物体有效地抵御有害生物或物质的入侵,主要为各种抗体等;4、调节蛋白:参与信息传递过程,能够精确地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为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6.下列与生产、生活实际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沙漠地区的植物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高于自由水B.新鲜的植物种子比干种子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5C.在一定条件下结合水和自由水可以相互转化D.结合水含量高的生物抗旱、抗寒、抗热能力强【答案】A【解析】【分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不同发育阶段含水量不同,细胞内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水还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详解】沙漠地区的植物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于结合水,A错误;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新鲜的植物种子比干种子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B正确;细胞中的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C正确;结合水含量越高,抗逆性越强,故结合水含量高的生物抗旱、抗寒、抗热能力强,D正确。7.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不会影响胰岛素的合成B.酵母菌的核酸大部分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发菜的遗传物质主要集中在细胞核中D.细胞核内所需的能量在细胞核内产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核仁被破坏,会影响某种rRNA和核糖体的合成,而胰岛素是蛋白质需要在核糖体上合成,故A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既含DNA又含有RNA,DNA的合成是在细胞核,RNA也是在细胞核,只有少部分是在细胞质的线粒体中合成的,故B正确。发菜是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故C错误。细胞核所需要的能量也是在细胞质基质或细胞质的线粒体中产生的,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核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综合运用能力。68.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为该植物处于30℃环境中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是()A.c点时植物的CO2产生量为N1+N2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若将温度降低到25℃时,a、d点均下移D.a点时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只受温度的影响【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可知,c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并且呼吸作用强度不变,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为N1,因此呼吸作用过程中CO2产生量为N1,A项错误;b点表示该光照强度下既没有O2的释放,又没有O2的吸收,即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为0,光合作用在b点前就开始了,B项错误;图中曲线的温度为30℃,若将温度降低到25℃时,实际光合速率上升,呼吸速率下降,净光合速率上升,故a、d点均下移,C项正确;a点只进行细胞呼吸,受温度、氧气浓度等因素的影响,D项错误。【考点定位】温度及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影响【名师点睛】1.三种速率的表示方法项目表示方法净光合速率(又称表观光合速率)O2的释放量、CO2的吸收量、有机物的积累量真正光合速率(又称实际光合速率)O2的产生量、CO2的固定量、有机物的制造量呼吸速率(黑暗中测量)CO2的释放量、O2的吸收量、有机物的消耗量72.解答有关光合作用的坐标曲线时,要注意对“四点三趋势”(起点、折点、交点和终点以及升、平、降三种变化趋势)的生物学意义的分析,命题者常从这些特征性的地方作为命题的切入点。例如:A点: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细胞呼吸;AB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B点: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时的光照强度);BC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C点:光饱和点(光照强度达到C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9.如图是番茄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B两处用于根细胞代谢活动的酶有所不同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C.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对K+的吸收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K+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和消耗能量;A→B段,随着氧分压8的增加,呼吸作用增强,ATP产生增多,K+吸收速率也随之增加,所以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B点以后,有氧呼吸速率已经达到最大值,就算增加氧的分压,也不会使呼吸加快,因而K+的吸收速率也不会再增加,这里限制K+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载体的数目有限。【详解】据图分析,A处进行无氧呼吸,参与的酶是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而B处进行有氧呼吸,参与的酶是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B正确;在B点以后,有氧呼吸速率已达到最大值,增加氧分压(如中耕松土),也不会增加呼吸速率,因而K+的吸收速率也不会再增加,C错误;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
本文标题: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75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