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勤俭持家的优秀家风篇一:《勤俭持家立家风》微软词文档勤俭持家立家风妈妈总教育我们,养成勤俭的好习惯,人这一辈子不用大富大贵,能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幸福,有了钱还要防备没有的时候,不能图一时乐呵,谁没有个病有个灾,得有应急的钱。勤俭持家就成了我们家的家风。爸爸是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妈妈没有工作。爸妈刚刚建立家庭的时候,爸爸还是学校的一位代课教师,工资很低(1978年),爸爸兄妹八人,家庭条件差的不能再差了,爸妈连一间房子也没有,我三岁的时候,家里买了一间青年点的房子,这一间房子一直住到我出嫁,房子虽小,妈妈却收拾的干净整齐。家里买了房子,爸妈高兴,置办生活用品,爸爸买回锅碗瓢盆,我也高兴,跟在爸身后喊:“爸买缸爸买罐。”我的话,消除了爸爸一天的疲惫。现在爸爸还经常提起呢,家人都笑起来,真是幸福。当时家里就我一个孩子,爸爸单位分的苹果,爸妈一个也不吃,都给我吃。还得省着吃,爸爸就告诉我苹果是从棚上掉下来的,每天只掉一个,慢慢的我大了也知道怎么回事了,为了让爸妈高兴,每次想吃了都让爸爸给我掉苹果。爸爸工资少,妈妈只能勤俭节约,妈妈总说衣服不能总买,有出门穿的就行。家人的棉衣都是妈妈自己做的,厚厚的,暖和,棉衣的里面都是破旧的衬衣拼补的,后来又有了弟弟,两个孩子了,更要节省了,弟弟的衣服都是我穿小的,小的时候还好,什么都穿,弟弟上小学了,穿着女孩的衣服,同学贫气他,邻居们看见了也逗逗他,这样妈妈才开始给弟弟买新衣服,不管新旧妈妈总把家人收拾的干干净净。我和弟弟从来没有零花钱,我们都养成了不吃零食的好习惯。我和弟弟不是每年过年都能卖新衣服,但每人都会有一双新袜子,说是踩小人的。那时候有一双新袜子也很高兴了。穿破了妈妈就补,一层又一层,我都嫌硌脚,不穿,妈妈说补了袜底的袜子暖和,穿吧。为了能让家人吃的好一点,爸爸和妈妈在山坡上开辟了一块地,围上篱笆,种蔬菜,夏天园子里什么蔬菜都有,爸爸经常给蔬菜上粪,蔬菜长的好,能吃到上冻。妈妈养鸡、鸭、猪。家里生活让妈妈调剂的也不错。妈妈在家人身上节省,人情礼往她倒是很大方,每年过年都要去她的叔叔大爷家串门,送礼物。过年时姑姑们会给我们买好吃的。罐头、糕点、糖果。都被妈妈送人了,我们看着干着急。妈妈就这样勤俭着,一晃,我和弟弟都读大学了,村里很多人家的孩子上学都要出去借钱,我们家就没有过,每年开学,妈妈都会把我一学期的生活费带够,不会让我为了钱担忧。我和弟弟陆续毕业了,有了工作,妈妈和爸爸才盖了新房,爸妈在这么一间小房子里住了大半辈子,直到现在我们家还保留着这个优良的家风“勤俭持家”。我和弟弟受父母的影响,都自力更生,建设着自己的家庭,不让我们的父母再为我们操心。妈妈看到我们两个生活的好,心满意足的。篇二:勤俭节约好家风好家风每个家庭都有一些好的家风,而好的家风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记得那是大年初三,爸爸请了许多亲戚来我家做客。中午的时候,客人们陆续到来。我们便忙碌起来,我拿着橄榄、葡萄去洗干净后请客人们吃,姐姐负责把糖果、干果发给小朋友,奶奶带了亲戚参观我家的新居,爸爸把水烧开,冲起了功夫茶。最忙的要数妈妈了。妈妈像会变戏法似的,转眼间,一桌香喷喷的午餐便出炉了:有潮汕卤鹅,有杂锦炒虾,有可乐鸡翅,有清蒸桂花鱼,有虫草花鸡汤,有芥蓝牛肉??客人都吃得赞不绝口,不停地夸妈妈的手艺好。下午,客人们都回家了。饭桌上吃剩的还真不少,这儿剩半条鱼,那儿剩几块肉,还有什么汤啦,菜啦,一大锅的饭基本没动过。我正准备把剩菜倒进垃圾桶。妈妈转过头一看,伸手就把剩下的饭菜抢了过去。被妈妈一抢,我愣在了原地,我想:妈妈这是要干嘛呀,怎么不把剩下的饭菜倒进垃圾桶呢?妈妈看出我的心思,严肃地对我说:“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我们吃的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的,我们应该珍惜他们的劳动的成果。正所谓‘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我们不能浪费粮食。这些东西,晚上热一热还能吃。现在不是提倡光盘计划吗?我们晚上就把这些盘子里的东西吃光。”说完,妈妈拿起剩饭剩菜,放进了冰箱。听完妈妈说的,我觉得有道理,便笑着点点头。那天晚上,妈妈将那一大锅饭做成了蛋炒饭,那个香哟!我们再将剩菜放进微波炉热一下,也挺好吃的。虽是剩饭剩菜,可我却觉得特别香,因为我懂得了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好家风,愿我们能把勤俭节约的好家风,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家庭更富裕,让民族更强大!篇三:只争朝夕,勤俭持家,与人为善家训只争朝夕,勤俭持家,与人为善家训由于爷爷、父亲都不识字,在印象里家中好像就没有字面意义上的家训。但是从爷爷、父亲为人处事中,可以发现存在着这么一条行为准则,即“勤俭节约、与人为善”。这条准则通过长辈们的言传身教一代一代地传承着,对我影响深远。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世界,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齐家”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勤俭节约这一高贵品质在我的爷爷和父亲身上也有很明显的体现。小的时候,秋季收完的稻子一般都在打谷场上进行晾晒,到傍晚时,爷爷会带着我把晾晒的稻子用麻袋装起来,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对于贪玩的小孩来说,这项工作简直就是煎熬。一天,当稻子都装完后,剩下最后一袋,爷爷没有立刻扎口。我发现他把嵌入地缝里和泥土里的稻谷,用扫帚一点一点往外拨,连稻谷带泥的扫了小半簸箕,把泥土清理掉后,倒入了最后的那个麻袋,然后才扎上。我们村土地比较少,每家每户除了干农活外,一般都会从事一些副业。我的父亲从事的工种是瓦匠工,他每天天不亮就会起床,骑自行车赶往其他群做活,忙一天直到天黑才会回来。年少的我有时心疼他,想让他歇一歇。他总是会对我说,爸爸不累,力气这东西用完了,晚上睡一觉又会回来的,你以后无论干什么活也不能惜力。爷爷、父亲用言传身教告知了我勤俭节约的道理,使勤俭节约像一粒种子在我的心里扎根、萌发和长大。一个人的宽容来自一颗善待他人的心;一个人的涵养来自一颗尊重他人的心;一个人的修为来自一颗和善的心。眼里容得下别人的人,才能让人容得下他,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柔和待人的心态长伴让自己处处祥和。在农村生活比较注重家族势力,一般的观念会认为大家族通常都会恃强凌弱,张姓作为村里比较大的家族,但爷爷、父亲为人处事正派随和,深受村民尊重。村中一些人家发生矛盾冲突一般都会找爷爷、父亲从中调和。这种与人为善的家风家训,对我性格的养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事、持家治业的教诲。“勤俭持家与人为善”这条看不见但能体会得到的家训,我将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一如既往地传承下去。
本文标题:勤俭持家的优秀家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0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