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7 细胞增殖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7 细胞增殖真题多维细目表真题涉分考点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题型难度设题情境试题结构素养要素2019江苏单科,722017江苏单科,3082016江苏单科,19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单选中实验操作步骤问题分析科学探究非选中以显微图像为载体问题探究科学探究单选中表格呈现实验结果问题并列分析与判断五年均分2.43题/5卷考频(基于5年江苏卷分析)常见考法(基于课程标准分析)命题规律与趋势01考查内容1.本专题为低频考点,已出现的高考试题主要考查了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内容。2.常结合肿瘤治疗方面的材料对“细胞周期”进行考查。02题型难度1.本专题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2.试题难度不大,大多为中等难度,学生较易得分。03命题规律1.联系相关最新科技进展,或以基础判断的形式进行考查。2.能力考查点多为获取信息、基础判断、实验分析等。04核心素养1.本专题试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生命观念等素养。2.考生需具备的素养要素有分析与判断、模型与建模等。05解题方法1.认真阅读所给的文字信息或模型信息,联系教材所学知识,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判断。2.注意利用比较筛选、淘汰排除等方法,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06备考建议1.结合细胞分裂模式图或染色体、DNA变化曲线,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2.并列比较法理解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典例分析解读40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71考点1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 一、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1.生物体生长的原因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的生长增大细胞体积,又靠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通常不同动植物的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2.细胞周期(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的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2)细胞周期的不同表示方法方法名称表示方法说明扇形图A→B→C→A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线段图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曲线图在染色体数目的曲线中,OA+AE或EF+FJ为一个细胞周期;在DNA含量曲线中,oa+ae或ef+fj为一个细胞周期 (3)特点:细胞种类不同,其细胞周期长短不同,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4)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pH、射线、生理和病理状况等。它们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周期的。 二、细胞的有丝分裂1.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也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2.有丝分裂过程图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主要变化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1)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2)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3)形成纺锤体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续表图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主要变化末期纺锤体逐渐消失,出现新的核膜、核仁,染色体解开螺旋形成染色质,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间期———复制合成备增殖;前期———仁膜消失现两体;中期———形定数清点排板;后期———点裂加倍两极移;末期———两体消失仁膜现。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前期和末期。(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中心体周围发出的星状射线 (2)末期:子细胞的形成(或细胞质的分割)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细胞板形成细胞壁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4.有丝分裂的意义: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子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这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细胞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三、有丝分裂过程分析1.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划分及特点根据目前对细胞周期的认识,整个细胞增殖周期可分为G1、S、G2、M四个时期,如图:2.染色体形态及行为的变化专题7 细胞增殖41 3.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三者之间的关系(1)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1∶2∶2;(2)当无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核DNA=1∶1。4.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相应的生理作用细胞器名称所在细胞类型时期生理作用核糖体动、植物细胞间期(主要)与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有关中心体动物、低等植物细胞前期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末期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动、植物细胞整个细胞周期提供能量 四、无丝分裂的过程与特点 无丝分裂 过程→细胞核延长⇒核中部向内凹陷⇒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为两个子细胞特点→没有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变化实例→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1)细胞周期是怎样界定的?哪些细胞具有细胞周期?举例说明。提示: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的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等,动物胚胎干细胞、生发层细胞、造血干细胞、受精卵等。(2)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都有加倍现象,加倍的原因是什么,它们发生在什么时期?提示:DNA分子数加倍是复制导致的,发生在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考点2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一、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体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使用高倍显微镜可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从而识别这些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着色。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可将染色体(质)染成深色。 二、玻片标本制作1.实验材料的选择(1)类型:选取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相对较大的材料。(2)部位:选取分裂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茎尖的分生区)。(3)时间:在分裂旺盛的时间里。如本实验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取材,此时细胞分裂旺盛,比较容易观察到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2.常用试剂(1)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按体积比1∶1配制而成。(2)染色剂:质量浓度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3.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流程方法时间目的注意事项培养根尖取洋葱一个,放在装满清水的烧杯上,让洋葱底部接触到水面3~4天使洋葱生根 经常换水,防止根细胞缺氧进行无氧呼吸,造成烂根取材剪取根尖3mm左右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取下根尖分生区剪取根尖不能太长,以免影响观察解离将剪取的根尖放入盛有解离液(15%盐酸∶95%酒精=1∶1)的玻璃皿中3~5min用药液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时间过短,细胞分离效果不好,时间过长,根尖过分酥软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来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同时防止解离液影响染色效果染色把根尖放入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染色时间过短,染色质不能完全着色;时间过长,细胞核等部分充满染色剂,无法辨别染色体制片用镊子将染色后的根尖取出,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央,再用镊子尖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覆上一张滤纸片后,加盖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用正压力,不要让载玻片移动观察先用低倍镜寻找到观察部位后,换高倍镜观察观察各时期染色体的状态,细胞在解离时已被杀死,故不能看到连续的分裂过程 三、观察1.先用低倍镜找到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的根尖分生区细胞。2.高倍镜视野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处于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程口诀观察植物有丝裂,培养、取材、制装片,盐酸酒精来解离,清水作用是漂洗,染色可用龙胆紫,装片轻压巧用力,显微镜下来观察,先低后高看仔细。42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 (1)实验室中常用洋葱根尖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取材时剪3mm左右,而不能过长,你能说出理由吗?提示:剪得过长会包含过多伸长区的细胞,而伸长区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因此会增加寻找所观察细胞的难度,甚至有可能找不到目标细胞。(2)解离和染色的时间都要严格控制,而且在它们之间还有漂洗这一步骤。漂洗的作用是什么?能不能省略?为什么?提示: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同时避免解离液对后一步骤染色效果产生影响。该步骤不能省略,若不漂洗,解离液中的盐酸会中和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溶液或龙胆紫溶液),从而影响染色体的染色效果(因为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色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3)在制片时,两次用到载玻片,其中第二次用载玻片的目的是什么?提示:第一次是放置染色后的根尖的;第二次是在盖玻片上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按压,其目的是使细胞均匀分散,避免压碎盖玻片。(4)实验操作中,有哪些措施有利于使细胞分散开来?提示:①解离;②用镊子尖弄碎根尖;③用拇指按压载玻片。(5)当你在视野中找到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这个细胞能否继续完成细胞分裂,为什么?提示:不能,因为视野中的这个细胞已死亡。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74一 核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变化规律(科学思维)本类题型多以坐标图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DNA、染色体变化特点及二者间的关系。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清楚地知道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从而才能准确分析出不同图形带来的信息。1.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的变化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核DNA含量(2C)2C→4C4C4C4C4C→2C染色体数(2N)2N2N2N4N4N→2N染色单体数0→4N4N4N00同源染色体对数NNN2N2N→N染色体组数22244→2 2.构建模型———曲线图 (1)a→b、m→n的变化原因均为DNA复制。(2)g→h、p→q的原因均是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3)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起点和终点均为0。(4)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还可以染色体/DNA的值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5)对于坐标曲线图的分析:首先确定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然后分析曲线走势;再联系DNA、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及数目关系,确定曲线升降的原因。3.根据柱形图判断细胞分裂时期(以二倍体生物为例)(1)根据染色单体变化判断各时期染色单体有→G2期、前期、中期(甲图)无→后期、末期(乙图) G1期(丙图){(2)根据比例关系判断各时期:DNA∶染色体∶染色单体=4N∶2N∶4N→G2期、前期、中期(甲图)4N∶4N∶0→后期、末期(乙图)2N∶2N∶0→G1期(丙图){4.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之间的关系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都存在DNA和染色体(染色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1)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是1∶2;(2)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是1∶1;(3)DNA的数目增加是复制的结果,染色体数目增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的结果。(2018江苏海安一模,22)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如图1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
本文标题:(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7 细胞增殖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12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