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课标Ⅱ卷)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八 城市与城市化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专题八城市与城市化真题多维细目表考题涉分考点题型难度命题情境设问特征方法技巧素养体现2019课标Ⅲꎬ36(1)6分城市地域结构与城市等级体系综合题中鲁尔区城市群关键词:等级、空间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017课标Ⅰꎬ24分城市化选择题中城市绿化隔离带关键词:原因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2017课标Ⅲꎬ4—612分城市地域结构与城市等级体系选择题中城市地铁站点设问递进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2016课标Ⅰꎬ4—612分城市地域结构与城市等级体系选择题中荷兰兰斯塔德地区关键词:环状分布、分工明确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2015课标Ⅱꎬ14分城市化选择题中珠三角基塘生产关键词:转变、气候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2015课标Ⅰꎬ1—312分城市化选择题中雨水花园关键词:汇集、渗漏、净化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考情统计城市地域结构与城市等级体系城市化考频均分考频均分14卷3考2.1414卷3考1.43命题规律与趋势01命题特点 城市地域结构在地方卷考查相对较多ꎬ而课标卷对这一考点的考查明显减少ꎮ对城市等级体系的考查有所增多ꎬ主要是针对城市群中城市等级分工合作方面的考查ꎮ采用城市某一地域或某一功能ꎬ结合其等级高低进行综合考查明显增多ꎮ02考查内容 城市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及组合状态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城市等级体系建设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城市职能的变化城市化及其影响、措施聚落文化03考查方式和角度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考查相关知识ꎬ结合城市市政工程考查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措施ꎬ结合高铁城、航空城等新型城市功能区考查相关知识是主要的命题方式ꎮ结合人口迁移、产业发展、环境问题考查城市的发展及规划ꎮ利用城市公共交通的大数据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组合特点、发展趋势ꎮ04解题方法 用动态、发展的思路分析城市问题及相关措施ꎮ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图的判读地租曲线和等值线图的判读05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06关联考点 人口迁移和人口分布城郊农业发展条件城市内部工业区的分布区位交通及其对聚落的影响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07命题趋势 今后可能将更加注重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ꎬ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关注城市水资源的利用、城市新功能区或新区域的发展特点及相关效应、城市发展新方向的探讨等方面的内容ꎮ52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124考点一城市地域结构与城市等级体系14卷3考 1.城市地域结构(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三种功能区的比较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ꎮ①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ꎬ其次是工业区ꎬ商业区面积最小ꎻ②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ꎬ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ꎻ③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ꎬ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ꎻ④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数量差别最大ꎬ白天人口多ꎬ晚上人口少ꎻ住宅区与商业区人口数量变化相反ꎻ工业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别最小ꎻ⑤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ꎬ在市中心所占比例逐年下降ꎻ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运输便捷处移动的趋势ꎬ但幅度较小ꎬ在市中心所占比例仍较大ꎮ(2)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3)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①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ꎬ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ꎻ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ꎮ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ꎬ具体分析如下:②交通通达度对地租高低的影响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ꎬ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ꎬ具体分析如下:a.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ꎬ通达度最高ꎬ地租最高ꎬ形成地租最高峰ꎮb.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通达度差ꎬ地租较低ꎮc.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ꎬ形成地租次高峰ꎮ 常见地租曲线图及其判读类型图形示意判读方法坐标图横坐标表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ꎬ纵坐标表示地租水平ꎻ曲线上的某点表示在某距离条件下ꎬ地租水平的数值ꎮ图中市中心(O处)地租最高ꎻ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OB等)两旁、公路交会处ꎬ通达度高ꎬ地租高ꎬ也多为商业用地立体图立体图类似于地势图ꎬ最为直观地显示了地租水平的高低ꎬ位置越高ꎬ地租水平越高ꎮ地租最高峰与次高峰处ꎬ多为商业用地等值线图一般来说ꎬ地租等值线密集的地方ꎬ地租变化大ꎻ地租等值线稀疏的地方ꎬ地租变化小ꎮ地租等值线向市外凸出处交通通达度较高ꎬ反之则交通通达度较低 (4)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①影响城市景观表现: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ꎬ建筑高度向郊区递减ꎻ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教堂等建筑ꎬ高层建筑在市中心以外ꎮ原因:城市发展历史不同ꎬ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ꎬ欧洲城市发展历史悠久ꎬ城市格局与主体风格已经形成ꎮ②影响建设格局杭州:受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ꎬ形成山水城市ꎮ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ꎬ其他主要建筑则沿中轴线排列ꎬ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ꎮ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及其交会处为中心ꎬ国会大厦居于高处ꎬ体现了美国人所标榜的民专题八 城市与城市化53 主与法制精神ꎮ(5)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①主要是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ꎬ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ꎬ基本原则如下:类型布局原则从风向角度考虑对大气有污染(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的工矿企业(如石油化工厂、火力发电厂等)当地为一个主导风向ꎬ应布局在下风向当地为季风区ꎬ则应布局在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区最佳位置是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从河流角度考虑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如印染厂、农药厂、化肥厂等)应布局在远离生活区和生活用水取水口的下游河段从环境综合效益的角度考虑居民点可以和无污染、规模小但劳动力需求多的工厂企业(如电子装配厂、家具制造厂等)交错分布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的工矿企业应当与居民点有一定的距离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应远离居民区ꎬ并用卫生防护带加以隔离 ②住宅区要建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ꎮ③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ꎬ带内可植树造林ꎬ安排一些非公用建筑物ꎬ如仓库等ꎮ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ꎬ又可增加绿地面积ꎬ改善城市环境ꎮ2.城市等级与城市区位(1)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 (2)影响城市等级变化的因素分析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的扩大需要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条件来支撑ꎮ此外ꎬ人口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ꎮ具体内容对比如下表所示:影响因素影响表现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ꎬ腹地广阔ꎬ服务范围大ꎬ发展条件优越ꎬ潜力大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ꎬ扩大服务范围ꎬ如上海市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等)条件、丰富的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续表影响因素影响表现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地区提供服务ꎬ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ꎬ如株洲市、武汉市等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范围内的居民提供服务ꎬ其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ꎻ相反ꎬ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考点二城市化14卷3考 1.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ꎬ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ꎮ2.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主要的标志)ꎻ(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ꎮ3.城市化进程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ꎬ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ꎬ如下图所示: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19世纪—20世纪20世纪50年代—70年代20世纪70年代—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ꎬ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54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续表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成因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ꎬ地价上涨ꎬ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开发中心区ꎬ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 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从城市化进程来看ꎬ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中期阶段ꎬ而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ꎻ从距离上看ꎬ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ꎬ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ꎻ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ꎬ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ꎬ人口增多ꎬ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ꎮ 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平整土地、绿化环境ꎬ以及缩小城乡差异、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ꎮ(2)不利影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能使水质变差、城市内涝增加ꎬ影响大气水热状况、热岛效应增强ꎬ以及土壤污染等方面ꎻ对城市人文环境方面ꎬ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交通居住条件变差、社会秩序混乱等方面ꎮ5.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ꎬ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ꎻ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ꎻ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ꎬ建设卫星城ꎮ(2)进行合理规划ꎬ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ꎬ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ꎻ对工业企业进行合理布局ꎬ适当分散污染源ꎻ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ꎮ(3)建设生态城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克斯县城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ꎬ是我国唯一一座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ꎬ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乌孙(游牧古国———乌孙国所在地)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ꎮ特克斯县城的马路上没有一盏红绿灯ꎬ但从来不会堵车ꎬ下图为特克斯县城道路及河流位置示意图ꎮ素养设问 试说明特克斯县城不堵车的主要原因ꎮ参考答案 特克斯县城设计成八卦布局的形式ꎬ街道相连ꎬ可避免车流聚集导致堵车ꎻ同时县城规模较小也是其原因之一ꎮ尝试命题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126城市化变化趋势图的判读图1 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图2 安徽省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3 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 1.读图名ꎬ明确图像内容如图1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ꎮ2.读纵、横坐标ꎬ明确图像含义如图1纵坐标为城市化水平ꎬ横坐标为江苏、贵州两省ꎬ其图像含义为两省的城市化水平比较ꎮ图2纵坐标分别代表就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ꎬ横坐标代表年份ꎬ其图像含义为安徽省不同年份的就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ꎮ专题八 城市与城市化55 3.读图例ꎬ明确各图例的含义4.读数值ꎬ判断城市化水平高低和城市化发展阶段从柱状图、折线图中的数值判断城市化水平高低和所处的发展阶段ꎬ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一般低于30%ꎬ中期阶段介于30%~70%之间ꎬ后期阶段一般高于70%ꎮ如图1中的城市化水平ꎬ2010年江苏省为60%左右ꎬ贵州省为35%左右ꎬ两省均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ꎮ5.读变化幅度ꎬ判断城市化速度快慢根据柱状图变幅大小判断城市化速度快慢ꎮ如图1中江苏省1990~2000年城市化速度快于2000~2010年ꎮ根据曲(折)线斜率大小判断城市化速度快慢ꎬ如图2中1985~1990年城市化速度较慢ꎬ1995~2010年城市化速度则较快ꎮ6.读数值变化ꎬ判断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从城市化水平高低和城市化速度
本文标题:(课标Ⅱ卷)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八 城市与城市化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1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