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1-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可以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氨基酸③钙离子④抗利尿激素⑤尿素⑥呼吸酶⑦葡萄糖转运载体⑧神经递质⑨麦芽糖A.①②③④⑤⑦⑨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⑧D.②③④⑤⑧【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详解】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①错误;②氨基酸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②正确;③钙离子是内环境的成分,③正确;④抗利尿激素会通过血液运输,是内环境的成分,④正确;⑤尿素是细胞代谢产物,需要经过内环境才能分泌到体外,是内环境的成分,⑤正确;⑥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⑥错误;⑦葡萄糖转运载体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⑦错误;⑧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即组织液中,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⑧正确;⑨麦芽糖是植物二糖,不存在于动物的内环境中,⑨错误。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如图表示人体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代表血浆,乙代表组织液B.甲的蛋白含量明显比丙高-2-C.戊可代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D.丁中O2浓度比甲中高【答案】C【解析】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而甲为组织液、乙为血浆、丙为淋巴,A项错误;B.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两者成分基本相同,B项错误;C.淋巴中分布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两种细胞与淋巴液进行物质交换,C项正确;D.丁是组织细胞,有氧呼吸消耗O2,组织液中的O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因此甲中的O2浓度比丁高,D项错误;答案选C。3.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C.②中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CO2等物质D.血浆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穿过5层磷脂双分子层【答案】B【解析】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淋巴)、②(血浆)、③(组织液)组成的,A正确;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组织液,再进入②血浆或者①淋巴,B错误;②血浆中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尿素、CO2等物质,C正确;血浆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要经过毛细血管壁细胞(两层膜),进入组织细胞膜(一层膜),最后进入线粒体(两层膜),共经过了5层膜,即5层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化学成分以及相互转化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图像。-3-4.下列关于反射及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和脑中都有存在B.刺激传出神经时效应器也会作出反应,这属于反射C.婴儿因大脑发育不全易遗尿,说明排尿反射中枢在脑D.吃山楂分泌唾液和看山楂分泌唾液的反射类型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2、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详解】A、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A正确;B、刺激传出神经虽然也能引起效应器的反应,但由于此反应没有通过整个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B错误;C、排尿反射中枢在脊髓中,大脑可以控制排尿,C错误;D、吃山楂分泌唾液,属于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看山楂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后天性的条件反射,D错误。故选A。5.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B.在d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e、f都能测到电位变化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和乙都发生两次偏转【答案】B-4-【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中涉及3个神经元,3个突触,兴奋传递的方向为顺时针。【详解】A、由图可知,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均为轴突-树突型,A正确;B、在d点施加一强刺激,只有c点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a、b、e、f不能测到电位变化,B错误;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兴奋可以传递到e、f所在的神经元,故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C正确;D、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和乙的两极均会先后兴奋,故均会发生两次偏转,D正确。故选B。6.图示A、B两细胞间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B是效应器中的肌肉或腺体细胞B.⑥作用于⑦后不一定导致细胞B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C.⑥与⑦结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D.①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一致【答案】B【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A表示轴突末梢形成的突触小体,B表示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①表示神经纤维的膜,②表示突触小泡,③表示突触前膜,④是突触间隙,⑤突触后膜,⑥是神经递质,⑦是突触后膜的受体。2、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5-膜。3、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详解】A、细胞B可以是效应器中的肌肉或者腺体细胞,也可以是神经细胞,A错误;B、⑥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其中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⑦导致细胞B膜电位出现外负内正,抑制性神经递质用于⑦,细胞B膜电位还是外正内负,B正确;C、⑥神经递质与⑦特异性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错误;D、①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膜外局部电流方向是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二者方向相反,D错误。故选B。7.如甲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丙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1记录得到乙图所示的双向电位变化曲线B.乙图①点时Na+的内流速率比②点时更大C.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丙图曲线正处于④点D.丙图曲线处于⑤点时,甲图a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答案】C【解析】【分析】甲图中:表1两极均在膜外连接,表2两极分别连在膜内和膜外。乙图中:①→③会发生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对应甲图的表2。丙图中:④表示甲图b点兴奋,⑤表示兴奋传至a、b之间。【详解】A、表1记录得到丙图所示的曲线图,b、a两点会先后发生兴奋,A错误;B、乙图①点处于静息电位,Na+的内流速率比②点时小,B错误;C、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说明d点处于兴奋状态,丙图曲线正处于④点即b点兴奋时,C正确;-6-D、丙图曲线处于⑤点时,兴奋传至ab之间,甲图a处于静息电位,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D错误。故选C。8.下图为人体胰岛分泌激素的作用机理模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若激素是胰高血糖素,A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起催化作用B.若激素是胰岛素,与A结合会加速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C.A参与激素的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若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可促进靶细胞的肝糖原、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答案】B【解析】【分析】胰岛A细胞可以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胰岛B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详解】A、若激素是胰高血糖素,A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激素只有调节作用,无催化作用,A错误;B、若激素是胰岛素,与A结合会加速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降低血糖,B正确;C、A受体蛋白参与激素的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C错误;D、若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可促进靶细胞的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故选B。【点睛】注意:肝糖原可以水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浓度,肌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浓度。9.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三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7-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它是由下丘脑分泌并释放的B.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激素④和①(或②)两种激素的分泌C.胰岛中的B和C两种细胞虽然分泌的激素不同,但它们含有相同的核基因D.性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的分级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类似【答案】A【解析】【分析】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详解】A、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的,A错误;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即激素④和①(或②)两种激素的分泌量会减少,B正确;C、胰岛中的B(胰岛B细胞)和C(胰岛A细胞)两种细胞分泌的激素不同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它们的核基因是相同的,C正确;D、图中显示,性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的分级调节,D正确。故选A。10.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8-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兴奋由轴突末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答案】B【解析】【分析】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详解】①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①正确;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②错误;③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③错误;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④正确;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⑤正确。故选:B。11.当环境温度从0℃改变为23℃,某人体温基本不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其他条件不变)A.若在23℃环境下他没有出汗,则没有通过蒸发途径散热B.此过程中机体进行的调节是减小产热,增大散热C.进入23℃环境后他的实际产热和散热量都减小了,且基本相等D.若环境温度升高至他的体表温度,蒸发是唯一有效的散热途径【答案】A【解析】【分析】1、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9-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3、人体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是人体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详解】A.人体即便没有出汗,也有少量体内水分从皮肤表面蒸发,只是通过蒸发途径散热较少,A错误;B.人由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由于体内与环境温度差变小,散热速度变慢,人体可通过减小产热,增加散热的调节过程使体温维持基本不变,B正确;C.人体进入23℃环境后,散热速度变慢,要维持体温基本不变,则机体的实际产热和散热量都减小了,且基本相等,C正确;D.若环境温度升高至他的体表温度,由于无法通过对流和辐射方式散热,所以体表蒸发是唯一散热途径,D正确。【点睛】注意:人体不管出于什么环境条件,只要机体的体温正常且基本不变,则他(她)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唯一不同的是在寒冷环境中,由于散热速度快,所以产热随之更多;反之,在炎热环境中,由于散热速度变慢,产热也
本文标题: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17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