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北省定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定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调查发现引发2015年巴西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元凶是寨卡病毒,其遗传物质为RNA,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寨卡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最低层次B.寨卡病毒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C.组成寨卡病毒的化学物质只有RNAD.寨卡病毒能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上生长【答案】B【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详解】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除此之外,在RNA外部还有蛋白质外壳,C错误;病毒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不能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上生长,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B正确、D错误。【点睛】易错选项C、D,容易忽视选项中描述的是该病毒的化学物质,而不是遗传物质。2.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和天鹅的越冬地。每年冬季,占全球总数98%的白鹤以及几十万只天鹅会来此越冬。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鄱阳湖的所有候鸟构成一个群落B.鄱阳湖中的所有鲫鱼构成一个种群C.整个鄱阳湖区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鄱阳湖中的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答案】A【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详解】群落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的总和,鄱阳湖的所有候鸟没有包括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A错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鄱阳湖中的所有鲫鱼可构成一个种群,B正确;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为生态系统,故整个鄱阳湖区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正确;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D正确。故选A。3.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的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C.转换高倍物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D.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答案】A【解析】【分析】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详解】标本颜色较深时,为了观察清楚,应该使视野调亮,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A错误。标本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的中央,3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B正确。在高倍镜下,只能转动细准焦螺旋,C正确。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D正确。【点睛】高倍镜使用的注意事项:1.显微镜使用时,不能直接使用高倍镜,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上高倍物镜。因为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范围大,高倍镜下观察的范围小,若直接使用高倍镜,则很难找到物像,若不移到视野中央,则找到的物像换成高倍镜下会不在观察范围内。2.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而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因为粗准焦螺旋移动距离大,会破坏物镜。4.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①蓝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黑藻⑤发菜⑥青霉菌⑦变形虫A.①⑦B.①②④⑤C.①⑤D.①⑤⑦【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的分类判断:(1)病毒(含噬菌体):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2)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等。关于判断细菌:带“菌”字的生物中,“菌”字前有“杆”“球”“弧”“螺旋”等表示形态的字的都是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是细菌。(3)真核生物:有衣藻、水绵等绿藻;海带、紫菜等褐藻;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酵母菌、霉菌(如青霉、根霉、曲霉等)、“菇”类食用菌等真菌;植物、动物。(4)带“菌”字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都是真核生物,带“藻”字的也不一定是原核生物,蓝藻以外的藻类如绿藻、褐藻、红藻都是真核生物。【详解】①蓝藻是原核生物,①正确;②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②错误;③草履虫是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③错误;④黑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属于真核生物,④错误;⑤发菜是蓝藻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⑤正确;⑥青霉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⑥错误;⑦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⑦错误。综上分析,①⑤是原核生物,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错误的是()4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B.大多数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的体积小,结构简单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原核细胞无任何细胞器,真核细胞有多种细胞器【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A正确;大多数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的体积小,结构简单,B正确;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真核细胞含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正确;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错误。6.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及细胞学说是由虎克发现及最终建立的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界的多样性C.施旺和施莱登通过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细胞学说D.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明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详解】虎克发现了细胞,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A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未揭示多样性,B错误。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未进一步证实了细胞学说,C错误。魏尔肖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D正确。【点睛】细胞学说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5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7.生物体内含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下列实例能证明微量元素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A.绿色植物缺Mg元素时叶片变黄B.生物体缺N元素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C.动物血液中Ca元素的含量过低会出现肌肉抽搐D.人体缺Fe元素会导致贫血症【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中有些含量较多,如C、H、O、N、P、S、K、Ca、Mg等,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含量很少,如Fe、Mn、Zn、Cu、B、Mo等,称为微量元素。【详解】Mg是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Mg是中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绿色植物缺Mg元素时无法合成叶绿素,植物叶片变黄,A不符合题目要求。N是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蛋白质中含有氮元素,因此生物体缺N元素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B不符合题目要求。Ca是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钙离子,如果钙离子的含量大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C不符合题目要求。Fe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人体缺Fe会导致贫血症,Fe也是微量元素,符合题目要求,选D。【点睛】准确识记常见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具体名称及各自的生理功能是解题关键。8.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蛋白质的的斐林试剂可使溶液呈紫色B.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答案】B【解析】【分析】略【详解】6A.用于鉴定蛋白质的的是双缩脲斐林试剂,A错误;B.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染色的脂肪滴,B正确;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的甲液与乙液应等量混匀后再加入,C错误;D.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应先加入A液,振荡摇匀后再加入B液,D错误。故选B。9.有关下表的分析错误的是溶液溶质的元素组成检测试剂颜色反应溶质的基本单位甲C、H、O①砖红色葡萄糖乙C、H、O、N等双缩脲试剂②③A.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B.①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C.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D.②是紫色,③是核苷酸【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蔗糖、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A、斐林试剂用于鉴定还原性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7合形成的二糖,A正确;B、斐林试剂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B正确;C、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C正确;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需要考生熟记相关知识,联系选项做出正确分析。10.下列有关图中所示多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5个氨基酸缩合而成B.该多肽在形成过程中失去了3分子水C.由4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D.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1个【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多肽含有三个肽键(-CO-NH-),即含有4个氨基酸,氨基酸的R基团分别为:-CH2-CH2-COOH、-CH3、-CH2SH、-CH3,说明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有三种。【详解】分析图解可知,图中多肽有三个肽键(-CO-NH-),即含有4个氨基酸,A错误;四个氨基酸在脱水缩合过程中要失去3分子的水,B正确;图中氨基酸的R基团分别为:-CH2-CH2-COOH、-CH3、-CH2SH、-CH3,即表示有3种不同的侧链基团,即由3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C错误;图中多肽有两个游离的羧基和一个游离的氨基,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理解应用能力。考生在分析此类图解时,首先找到肽键的个数,然后确定R基的种类,再进行相关判断。11.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一定不会发生的是()A.脱水缩合B.肽链盘曲C.形成肽键D.丢掉氨基中的氮【答案】D【解析】8【分析】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通过肽键连接形成肽链,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详解】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经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A正确;多肽通常呈链状叫肽链,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B正确;氨基酸之间的相互结合的方式为脱水缩合,连接两个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是肽键(—CO-NH-),C正确;脱水缩合是一个氨基分子的羧基(-COO
本文标题:河北省定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23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