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北省衡水梁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六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1河北省衡水梁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六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1.5分)某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读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10年来,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低就业年龄B.鼓励妇女就业C.人口迁移D.出生率稳定2.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A.老龄化严重B.死亡率较低C.人口迁移D.出生率过低【答案】1.C2.D【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该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年和2015年,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最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导致的,一个国家的就业年龄基本保持稳定,鼓励妇女就业对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影响不大,出生率无法保证在10年内保持稳定,所以C正确。【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国为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30-50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呈下降趋势,51-64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呈上升趋势,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过低,所以D正确。2考点:劳动人口结构变化的因素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时期大量的人口流入东莞。现今,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频繁出现了企业“东南飞”的外迁现象。而东莞的制造业也逐渐由“代工厂”向“梦工厂”实现漂亮转身。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3.影响人口“孔雀东南飞”的主导因素是()A.家庭因素B.气候因素C.经济因素D.政策因素4.下列工厂属于“梦工厂”的是()A.OPPO智能手机厂B.电子装配厂C.普通服装厂D.皮鞋箱包厂5.企业“东南飞”的目的地是东南亚,那么对东南亚会产生的影响有()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④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3.C4.A5.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的影响。【3题详解】20世纪90年代,东南沿海受改革开放影响早,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吸引大量人口“孔雀东南飞”。选C正确。【4题详解】“梦工厂”指的是智能制造企业;电子装配厂、普通服装厂、皮鞋箱包厂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选A正确。【5题详解】随着产业迁入,外来企业落户,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①正确;产业迁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③正确;就业机会增加,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④正确;产业转入带来的污染,不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②错。选D正确。3【点睛】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自然灾害,资源状况等社会经济:国家政策,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战争,婚姻家庭等读我国2000年和2010年各省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6.由图可以看出,川渝地区从2000年到2010年人口老龄化发展较快,其原因有①中、青年人大量外迁②出生率上升③老年人口寿命延长④二孩政策的推进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7.2010年下列地区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是A.青藏地区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云贵地区8.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变化特点有①老龄化程度整体加深②深度老龄化地区由分散到集中连片③浅度老龄化地区由分散到集中连片④未达老龄化地区稳定、变化小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6.A7.B8.D【解析】【6题详解】出生率上升、二孩政策的推进会使得老龄化减慢,中、青年人大量外迁、老年人口寿命延长会加剧老龄化,据此选C【7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201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是东北地区。【8题详解】根据对两图的信息对比可知,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整体加深,且浅度老4龄化地区由分散到集中连片,选B。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下面小题。9.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10.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对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B.接近公路线,商贸活动便利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工业区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答案】9.B10.A【解析】试题分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影响地租的因素。地租的影响因素有二个,一方面是距市中心的距离;一方面是交通的通达度。等值线向外凸出,主要是交通影响造成的。选择B项。【10题详解】本题考查高级住宅区的区位条件。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高,基础设施齐全。选择A项。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经济因素。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1)影响城市地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二是交通通达程度,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越高。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是因为道路沿线地租水平较高。(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较多,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等。其中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非常显著。5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11.下列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地区为乳畜业B.②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C.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D.三地区均为传统农业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的相似B.②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为草场面积C.大力发展种植业是③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D.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答案】11.C12.D【解析】【11题详解】读图可知,①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高,应当为混合农业,A错。②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B错。③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应当为大牧场放牧业或者乳畜业,C对。季风水田农业为传统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与混合农业均属于现代农业,D错。故选C。【12题详解】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①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高,应当为混合农业,A错。②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A错。②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与草场面积无关,B错。③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应当为大牧场放牧业或者乳畜业,不是种植业,C错。③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应当为大牧场放牧业或者乳畜业,应当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提高载畜量,D对。故选D。6读某市城郊农业分布模拟图,回答下面小题。13.形成此种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便利B.市场需求C.地势平坦D.气候适宜14.该市所在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应属于()A.商品谷物农业B.混合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季风水田农业【答案】13.B14.D【解析】考查城郊农业分布的主导因素,农业地域类型。【13题详解】由图可知中心市区周围是种植蔬菜,奶牛,花卉的集中分布区,最外围是粮,棉分布区,导致这种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市场,市场需求决定了城郊农业分布。故选B。【14题详解】通过图中经纬度位置判断可知,该位置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其农业地域类型应属于季风水田农业,故选D。15.下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7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B.炼铝、制糖、啤酒生产C.汽车、造船、水泥D.炼铜、奶制品、制鞋【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坐标图的判读和工业主要区位因素。【详解】读图,图中的①能源占比重最大,是动力指向型产业,适合有色金属冶炼。②原料占比重最大,是原料指向型产业,符合制糖业。③劳动力占比重最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制鞋产业。所以D对。家具制造、啤酒生产是市场指向型产业,A、B错。水泥是原料指向型产业,C错。读下面“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816.人类活动对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A.农业机械、化肥B.饲料加工、科技C.灌溉水源、大棚D.优良品种、城市17.该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消费市场的扩大B.国家政策的调整C.交通运输的改善D.科学技术的进步【答案】16.C17.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要区别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从图中的信息能够判断影响农业因素的变化。【16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增加了灌溉水源和大棚,这两者属于改造自然环境;农业机械、优良品种、化肥农药、科技灯都不是改造自然条件。选择C。【17题详解】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主要是满足城市需要,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消费市场的扩大,选择A。18.读“雅丹地貌示意图”,回答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雅丹地貌。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东南丘陵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风力侵蚀地貌。9【详解】结合材料“湖底干缩龟裂”“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反映了干旱地区因风力侵蚀作用是雅丹地貌的主要成因,故判断可能分布于我国的干旱地区,结合选项只要塔里木盆地属于干旱地区。B正确。【点睛】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内地某大型铁矿区附近有炼焦煤、石灰石、粘土矿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该地区接近河流和铁路干线,周围是棉花、麦产区。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9.随着大型铁矿的开发该地将建立焦化厂、钢铁厂、发电厂和水泥厂(图中用A,B,C,D表示),这四个工厂对应正确的是A.A-钢铁厂B.B-发电厂C.C-焦化厂D.D-水泥厂20.为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该地还可能建立的工业部门是A.精密仪表厂B.家具制造厂C.电子组装厂D.食品加工厂【答案】19.D20.D【解析】主要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熟悉主要工厂的生产需要的原料,利用生产上的关系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属于哪一个工厂,根据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以判10断利用当地原料建设的主要工厂。【19题详解】粘土矿和石灰石矿可以烧制水泥,D是水泥厂;利用铁矿石可以发展钢铁厂,C是钢铁厂;煤可以发电,电力工业可以为其他工厂提供电能,A是发电厂;煤可以作为焦化厂的原料,B是焦化厂;选择D。【20题详解】该地区种植棉花和小麦,利用棉花可以发展纺织工业,利用小麦可以发展食品工业,所以为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该地还可能建立的工业部门是食品加工厂,选择D。2015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16个城市开始试点。“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下面小题。2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有()。A.增加下渗量B.减少蒸发量C.增加地表径流D.减少地下径流22.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④热岛效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21.A22.B【解析】试题考查水循环。【21题详解】由材料“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可知,海绵城市建设可增加下渗量、增加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A正确,故选A。11【22题详解】由材料“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可知,海绵城市建设可缓解城市淡水不足、雨季内涝和热岛效应,①②④正确;不会缓解城市用地紧张,③错误。故选B。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甲、乙、丙、丁四处最合适建高级住宅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24.该地早期形成城市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B.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C.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本文标题:河北省衡水梁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六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24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