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答案】C【解析】【详解】主动运输可以使离子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以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所以细胞膜两侧的例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错误;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不完全相同,例如细胞膜上有糖蛋白,线粒体膜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等,B错误;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着膜的融合和变形,体现了膜的流动性,C正确;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D错误。2.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答案】C【解析】细胞根据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不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A错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且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C正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D错误。-2-【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共性的理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都是DNA,虽然原核细胞不具有真核细胞的某些结构,但也能进行相应的生理功能,如蓝藻无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对于这样的特例,需重点掌握,也是高考的重点。3.液泡来源于高尔基体,内含酸性水解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液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DNA等物质B.外界水分子至少经过2层磷脂分子进入根毛细胞的液泡C.用纸层析法分离液泡中的色素,可以出现4条色素带D.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并保持细胞形态【答案】D【解析】【分析】液泡是单层膜的细胞器,它由液泡膜和细胞液组成,其中细胞液容易和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混淆,其中主要成分是水;不同种类细胞的液泡中含有不同的物质,如无机盐、糖类、色素、脂类、蛋白质、酶、树胶、丹宁、生物碱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会具有液泡这个结构,液泡具有贮存营养物质的作用和维持渗透压的作用。【详解】A、细胞液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但是不含DNA,A错误;B、外界水分子至少经过4层磷脂分子进入根毛细胞的液泡,B错误;C、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出现4条色素带,C错误;D、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并保持细胞形态,D正确。故选D。4.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A.三磷酸腺苷和核糖核酸B.脂肪酸和磷脂C.纤维素和胰岛素D.胆固醇和血红蛋白【答案】A【解析】【分析】-3-本题是细胞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糖类和脂肪的元素组成是C、H、O,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详解】A、三磷酸腺苷是由1分子核糖、1分子碱基、3个磷酸基团构成,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N、P,A正确;B、脂肪酸是脂肪的组成单位,其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B错误;C、纤维素属于糖类,其元素组成是C、H、O;胰岛素本质是蛋白质,元素组成C、H、O、N、S,C错误;D、血红蛋白是含Fe的蛋白质,元素组成C、H、O、N、Fe;胆固醇属于脂质,不含有Fe,二者元素组成不同,D错误。故选A。5.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甲、乙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B.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则甲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图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与正常情况下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无关D.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乙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答案】C【解析】【详解】A、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甲、乙化合物分别为水和蛋白质,二者共有的元素中氧元素含量最高,A正确;B、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则甲化合物为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正确;C、图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为O元素,正常情况下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水,因为含有水-4-多,所以O元素才是含量最多的元素,C错误;D、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乙化合物为蛋白质,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和元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6.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A.用碘液染色,检测马铃薯匀浆中的淀粉B.用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C.用苏丹III染色,检测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D.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观察细胞中的DNA和RNA的分布【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学实验中,有些实验需要保持细胞活性,如观察细胞质环流、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等实验,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时,经过盐酸处理后,细胞已经死亡。据此答题。【详解】A、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碘液无法进入细胞将淀粉染成蓝色,A错误;B、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B正确;C、在细胞保持活性的条件下,苏丹Ⅲ无法进入细胞将脂肪染色,C错误;D、在细胞保持活性的条件下,甲基绿吡罗红无法进入细胞将DNA和RNA染色,D错误。故选B。7.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碳原子多少决定的B.氨基酸和蛋白质都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C.蛋白质中折叠的肽链被解开时,特定功能也发生改变D.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中不能检测出蛋白质-5-【答案】C【解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详解】A、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决定的,A错误;B、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B错误;C、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中折叠的肽链被解开时蛋白质的结构会发生改变,其特定功能也发生改变,C正确;D、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蛋白质,因此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中能检测出蛋白质,D错误。故选C。8.下边表示糖类的一个转化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A.发生转化的四种糖均能发生水解B.完成该转化过程的可以是植物体C.发生转化的四种糖的分布场所不同D.麦芽糖和淀粉都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多糖【答案】C【解析】【分析】淀粉是植物多糖,糖原是动物多糖,根据题意“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在生物体中将淀粉分解最终合成糖原,可以看出是在动物体内完成的。【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A错误;B、糖原是动物多糖,植物不能合成糖原,B错误;C、发生转化的四种糖的分布场所不同,淀粉和麦芽糖分布于植物细胞,糖原分布于动物细胞,葡萄糖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C正确;D、麦芽糖是植物二糖,D错误。-6-故选C。9.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中,只有磷脂参与细胞膜的构成B.脂肪只存在于脂肪细胞中C.某些脂质可调节动物的生命活动D.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多糖少【答案】C【解析】【分析】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细胞中常见的脂质有:1、脂肪: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1)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3)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详解】A、参与动物细胞膜构成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A错误;B、脂肪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B错误;C、某些脂质可调节动物的生命活动,如性激素,C正确;D、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多糖多,D错误。故选C。10.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B.血细胞中的水大部分是自由水C.细胞内结合水的含量与新陈代谢强度无关D.自由水可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与化学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水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7-形式自由水结合水定义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含量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功能①细胞内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生化反应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联系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够随新陈代谢的进行而相互转化【详解】A、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A正确;B、血细胞中的水大部分是自由水,B正确;C、细胞内结合水的含量与新陈代谢强度有一定的关系,自由水的比例越高、结合水的比例越低,新陈代谢越旺盛,C错误;D、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可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与化学反应,D正确。故选C。11.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A.调节渗透压B.组成细胞内化合物C.维持正常PHD.提供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是对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和无机盐作用的考查,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渗透吸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失水;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8-【详解】A、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使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促进细胞从高盐、干旱的土壤中吸收水分,这个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渗透压的调节,A正确;B、题干中没有涉及钠离子参与化合物的组成,B错误;C、题干中没有涉及钠离子参与酸碱度的调节,C错误;D、液泡内的Na+不参与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A。12.图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①②形成的复合物与细胞间的识别关系密切B.将图乙铺在水面上,A与水面接触C.由②参加的物质跨膜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D.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有关,而与③无关【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细胞膜的成分包括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以及多糖,其中①表示细胞膜上的多糖,②表示蛋白质,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其中A端表示亲水一端,B端表示疏水一端。【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中①表示细胞膜上的多糖,②表示蛋白质,两者组成的糖蛋白与细胞间的识别关系密切,A正确;B、图乙中的A部分表示亲水端,B端表示疏水端,因此将磷脂分子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B正确;C、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②为载体蛋白,载体蛋白协助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C正确;D、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均有关,D错误。-9-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结构以及磷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并识别图中数字标号表示的物质;识记磷脂分子的亲水端和疏水端;识记糖蛋白的组成和生理作用等知识。13.如图中曲线a、
本文标题: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2757 .html